楊天欣
摘要:苗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但其歷史悠久,人口量在我國民族中排行第四,關注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重視苗族文化的文化保護是促進中國各民族平等、民主、互助發展的前提。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在苗族幾千年的發展中,苗族人民用歌舞反映自己的實際生活,表達自己的美好愿望,形成了具有苗族特色的苗族舞蹈。苗族舞蹈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如何在當代教育中傳承和發揚苗族舞蹈文化,是現今舞蹈教育學者關心的重點問題。本文立足于苗族舞蹈的發展現狀,分析了將原生態苗族舞蹈引入高等院校課堂的重要性,旨在能夠促進原生態苗族舞蹈課堂教學的發展,加強對苗族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關鍵詞:原生態;苗族舞蹈;課堂教育
一、苗族舞蹈的發展現狀
苗族舞蹈具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縱觀苗族舞蹈的發展歷史,一方面能夠感受到苗族人民生活狀態發生的變化,另一方面也能夠感知到苗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了解苗族舞蹈的發展現狀能夠正視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給苗族舞蹈帶來的變化,從而更好地發現苗族舞蹈發展中的問題并進行解決,利于苗族舞蹈文化的發揚和傳承。當代苗族舞蹈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多種苗族舞蹈遍地開花
苗族人口比較多,且其分布于中國的不同地方,這就使苗族舞蹈呈現多種形式遍地開花的現象。一方面,苗族舞蹈是反映苗族人民生活狀態的一種藝術形式,不同地域的苗族人民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這種導致苗族舞蹈種類繁多。在苗族舞蹈的發展中,形成了以蘆笙舞、木鼓舞、湘西鼓舞為主的多種苗族舞蹈。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對苗族舞蹈重視程度的增強,部分苗族人民開始大力進行苗族舞蹈的研究和改進,使得苗族舞蹈的舞蹈形式越來越多樣化。
(二)違背初衷,出現跟風式傳承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民族文化越來越重視,苗族舞蹈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部分苗族人民違背苗族舞蹈創立初衷,開始跟風式傳承的現象。部分苗族人員會有少數民族的自我優異性,認為在國家政策的保護下,進行苗族舞蹈的傳承會有便捷性,甚至想要實現苗族舞蹈的商業化,通過苗族舞蹈的傳承獲取更多的個人利益,這種利欲熏心的行為不利于苗族舞蹈的繼承和發揚。
(三)外來元素對苗族舞蹈的傳承造成一定影響
外來元素是苗族舞蹈傳承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不利于苗族舞蹈的原生態發展。一方面,在其他文化的沖擊下,部分苗族人民會喪失自我,甚至會自我懷疑,懷疑苗族舞蹈的文化底蘊,懷疑堅持和發揚苗族舞蹈的意義,這種現象不利于苗族舞蹈的傳承。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和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影響下,部分苗族人民會被現實中的種種誘惑蒙蔽了自己的雙眼,會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摒棄苗族舞蹈的學習,認為苗族舞蹈沒有街舞、踢踏舞等現代舞蹈受歡迎,從而加入到現代舞的浪潮中,不利于苗族舞蹈的未來發展。
(四)表演地方減少,苗族舞蹈的創作性減弱
表演地方減少,民族舞蹈的創作性減弱是苗族舞蹈繼承和發揚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一方面,中國每年的土地利用率都在增長,這就使得苗族舞蹈表演的地方減少,比如,貴州劍河縣城的搬遷使得水鼓舞的文化和自然環境受到了巨大影響,水鼓舞面臨著“無水、無泥、無地”的危險。另一方面,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民對勞作的美好愿望更容易實現,這就導致當代苗族舞蹈的發展過程中苗族舞蹈的創作性逐漸減弱。
二、原生態苗族舞蹈進課堂的意義
苗族舞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苗族舞蹈的原生態性有助于苗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原生態苗族舞蹈具有較強的民族性,是代表民族特征的重要舞蹈,盡管現今社會多元文化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沖擊,但在苗族舞蹈創新的過程中,保持苗族舞蹈的原生態性非常重要。在苗族舞蹈傳承的過程中,保障苗族舞蹈的原生態性,需要將原生態的苗族舞蹈引入舞蹈教學課堂中。將原生態苗族舞蹈引進舞蹈課堂中具有非常深遠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改善高校舞蹈教學的局限性
原生態苗族舞蹈進課堂能夠改善高等院校舞蹈教學過程中的局限性。首先,盡管部分高等院校中已開設苗族舞蹈教學相關課程,但其對苗族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在大學階段選擇進行舞蹈學習的藝術生比較少,使舞蹈教學存在局限性。其次,大部分高等院校進行舞蹈教學的時候多采用視頻觀摩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很難從苗族舞蹈教學中真正體會到苗族舞蹈的舞蹈之美,也很難區分不同苗族舞蹈中苗族服飾的不同。原生態苗族舞蹈進課堂一方面能夠讓同學們對苗族人民的歷史生活感同身受,感嘆于苗族人民的智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苗族舞蹈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將原生態舞蹈引入到高等院校的舞蹈課堂中能夠讓學生們的苗族舞蹈學習更加系統,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從而改善高校舞蹈教學的局限性,在保障苗族舞蹈“原汁原味兒”的前提下進行苗族舞蹈的傳承和發揚。
(二)有助于苗族舞蹈的未來傳承和創新發展
在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學過程中,加強原生態苗族舞蹈教學有助于苗族舞蹈的未來傳承。在苗族舞蹈傳承和發揚的過程中,傳承者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責任,選擇具有絕對苗族舞蹈實力的傳承者對于苗族舞蹈的發展非常必要。原生態苗族舞蹈進課堂能夠更好地進行苗族舞蹈傳承者的選擇,有助于苗族舞蹈的未來傳承。首先,原生態苗族舞蹈是最具苗族韻味的舞蹈,如果在高校的舞蹈課堂中引進原生態苗族舞蹈,就能調動舞蹈學習者的積極性,使其能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對原生態舞蹈進行學習和研究中。其次,在原生態苗族舞蹈課堂中可以根據學生對苗族舞蹈技巧、苗族舞蹈服飾等的學習情況進行苗族舞蹈未來繼承人的篩選,在選定繼承候選人之后可以對其進行更加嚴格的考察和培訓,助力于苗族舞蹈的未來傳承。再者,在原生態苗族舞蹈課堂上,學生能夠吸收原生態苗族舞蹈的特性,從而在未來對苗族舞蹈進行創新研究的時候,能夠保留苗族舞蹈的民族韻味,從而助力于苗族舞蹈的創新和發展。
(三)能夠促進原生態苗族舞蹈吸收和傳承范圍的增大
原生態苗族舞蹈進課堂不僅能夠提升舞蹈專業學生對苗族舞蹈的認識和見解,同時也能夠提升音樂專業大學生對苗族歌曲的認知和研究水平。一方面,繼承和發揚苗族舞蹈的過程中不僅要能夠掌握苗族舞蹈的舞蹈元素,同時也要能夠更好地進行苗族歌舞的研究和改進。歌曲和舞蹈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但其都能給觀眾帶來相同的美感。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多民族之間相互包容的國家,各民族之間的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依賴才形成了中國文化百花齊放的局面,將原生態苗族舞蹈帶進高等院校的舞蹈課堂有助于其他民族學生更好的了解苗族舞蹈,促進苗族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間的吸收和傳承。因此,原生態苗族舞蹈進課堂能夠促進其他專業人員對原生態苗族舞蹈的吸收和傳承。
(四)有利于舞蹈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原生態苗族舞蹈進課堂有利于舞蹈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首先,當代社會不再是“一招鮮,吃遍天”的年代,在舞蹈教學課堂中引入原生態苗族舞蹈有助于提升藝術生表演苗族舞蹈的能力,使其能夠掌握更多舞種。其次,原生態苗族文化的引入能夠增強學生對苗族文化的認識,具有更強的苗族文化儲備,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言語之中展現較高的個人修養和綜合素質。
三、總結
在高等院校進行舞蹈教學的時候,加大對原生態苗族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是保護和宣揚苗族舞蹈和苗族文化過程中的大勢所趨。原生態苗族舞蹈進課堂能夠改善高等院校舞蹈教學的局限性,有助苗族舞蹈的未來傳承和創新發展,同時有利于專業舞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袁理脈.貴州松桃苗族花鼓舞傳承現狀與體育推廣路徑研究[D].貴陽:貴州民族大學.2018.
[2]羅洋,吳鈺菡.苗族舞蹈文化進入小學課堂的思考[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
[3]鄭榮榮.貴州苗族舞蹈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研究[J].藝術評鑒.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