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茜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藝體系,四川 遂寧 629000)
在黨中央、國務院出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全新歷史背景下,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問題1]。學校體育教學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重任。特別是近年來,學校的體育工作同經濟社會的大發展以及教育事業的大改革不斷融合,學校體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基本形成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各級政府部門統籌協調,各級各類學校落實政策,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梢哉f,學校體育工作正在成為“健康中國”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保障”。新時期,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也面臨著全新的問題和挑戰,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生人數不斷增加,給改革中的高職體育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特別是在健美操選項課教學中,課堂人數增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使傳統教學模式舉步維艱。為此,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健美操選項課教學,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在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引入“小團體”教學模式,以期對高職院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有所幫助。
以四川職業技術學院2016級健美操選項課86名同學為實驗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為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現狀,以“小團體教學模式”“健美操教學”“教學改革”為關鍵詞,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為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1.2.2 問卷調查法
設計了調查問卷86份,對參與實驗的86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發放調查問卷86份,回收86份。
1.2.3 對照實驗法
將所選的86名同學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第一組為實驗組,周一上課,共計42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30人,采用“小團體”教學模式教學,第二組為對照組,周三上課,共計44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34人,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在實驗后,將兩組對照比較。實驗的時間為2018年2月~2018年7月,學習時間為32學時,考核為4學時。
小團體教學法是教師和學生相互結合進行技術教學的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本身的基礎,分析學習情況,還要發揮基礎好水平高學生的帶動作用,從而帶動技術較差的學生提高技術,使整個團體的技術都有提高?!靶F隊”教學法作為一種體育教學模式,教學的設計既要考慮傳統體育教學的要素,又要結合“小團體”教學法的教學特點來設計。其教學流程如下:
學生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在團隊意識的驅動下,學習注意力和興趣有很大的提升,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便會主動地學習動作技術,無論是課堂秩序還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較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較大提高,而一些優秀學生也充分展示了自己,帶動了其他同學學習的努力度和認真程度。
對選取的86名實驗對象進行基礎檢驗(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個班級的學生,無論是在身體素質條件和技術基礎方面都相差不多。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對比情況表
(注:技術評價得分為上學期期末成績)
在教學條件和內容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根據實驗要求,兩個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照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講解并示范→學生練習→教師繼續指導→學生繼續練習→總結評價。實驗班采用“小團體”教學模式,由學生自由組成“小團體”,每個“小團體”的人數在8~10人,教師指定一名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先由教師講解示范,再分組練習,各組之間指導交流,然后教師進行組間指導,充分協調組與組的交流,最后總結評價。
教學實驗完成后,對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情況進行考核,根據動作的熟練和規范程度,把考核分為五個等級:差、較差、合格、良、優秀,學生能夠達到合格及以上為基本掌握技能。從表2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同學在技術掌握程度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實驗組優秀的比例為19.0%,大于對照組的13.6%;實驗組合格以上的學生占85.7%,而對照組學生為72.7%;另外從合格和良兩個檔次來看,實驗組的比例也都優于對照組;而較差和差兩個檔次,對照組的比例要明顯高于實驗組。從數據來看,在技能掌握的情況上,實驗組的同學要優于對照組的同學。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技能掌握對照表
從表3看,實驗前后兩組學生在運動參與度和健美操運動興趣方面并無顯著差異,而在實驗之后,實驗組的學生在“小團體”教學模式的教學環境下,通過健美操課程的學習,運動參與度和運動興趣都有明顯的提高。反觀對照組,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進行了32學時的健美操課程之后,學生的運動參與度和運動興趣都沒有明顯提高,運動興趣還有下降的趨勢。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明顯感覺到對照組的同學,學習自主性不強,能動性較差,感覺學習過程枯燥無味,對健美操學習的興趣不濃。從實驗組同學的課堂學習表現看,學生在小團體中,互相探討,相互糾錯,互相學習,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提高,從對學習的無所謂到為不影響團隊,拖團隊的后腿而主動學習。

表3 實驗前后學生課堂學習參與情況
在實驗完成后,為了準確評價“小團體”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對兩個組別的學生分別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表4可以看出,調查問卷所涉及的問題中,實驗組的贊成比例幾乎都高于對照組。在“健美操學習有一定樂趣”中,實驗組占89.5%,對照組只占83.6%,在“健美操課中我學會了與人互動和互相幫助”中,實驗組占93.2%,對照組只占85.2%。由調查問卷結果得出,采用“小團體”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同學們學習健美操的興趣,他們既收獲了自信,又體驗了運動的樂趣。

表4 實驗后教學效果問卷調查情況
以“小團體”和“自主學習”為理念的小團體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它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由學生自由發揮,大膽嘗試。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在接受了教師傳授的基本技術和基本理論后,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練習和提高,特別是在小組里水平相對較高同學的帶領下,團隊協作共同提高。因此,“小團體”教學模式適合高職院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
“小團體”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團隊”的設立,無形中引入“競爭機制”和“主動性學習機制”,讓同學們在積極自主的學習中,培養了主動學習、互相糾錯、自我評價等方面的能力,也讓同學們學會了互相合作與競爭,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學生的潛能,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然后通過團體內大家的共同探討,進行了創造性的學習,再通過與他組之間的交流,實現了對動作技術掌握的創新發展。通過實驗對比,“小團體”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
反饋是學習過程中對動作技術的自我調整和完善,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傳統的健美操教學中,同學們的反饋信息一般是由教師或者鏡子里的影像而得到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課堂上學生人數較多,加之鏡子的影像較多,不容易看到動作的細節,動作技術的反饋就較難獲得。而在“小團體”教學模式中,團隊成員數量較少,并可以相互指點溝通,相互糾正,大大提高了反饋的速度和質量。另外,團隊成員之間還可以相互攝像,觀看回放,從而使學生更為直觀地知道自身動作的不足,加快了改進速度,提高了學習效率。
“小團體”教學模式,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用優美有力的動作、通俗易懂的語言、神采飛揚的精神,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多表揚,多鼓勵,調動學生積極投入到健美操的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要把學習健美操視為“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團體”教學模式作為新教法的一種,在高職院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中,教學效果明顯,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這個教學方法發揮了更大的作用?!靶F體”教學模式雖取得了一些教學效果,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仍需結合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取長補短,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