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牛
2019年1月21日(臘月十六)—3月1日(正月廿五),為期40天的2019年春運結束。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春運40天,全國旅客發送量達29.8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0.33%。其中鐵路發送4.07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67%,道路發送24.6億人次、下降0.83%,水運發送4076.9萬人次、比去年略有下降,民航發送7288.2萬人次、增長11.38%。
地鐵春運數據屬于城市內部短途運輸數據,不含在全國春運交通數據里面,后者數據主要指城市間、省際間的長途運輸數據。
2019年春運中國內地30城(暫缺無錫與長春)40天總客運量為21.13億人次,日均5283萬人次。北京日均約903萬人次,以不到1萬的微弱差距超過上海領跑全國;新面孔溫州以38天日均1.97萬人次首次亮相,雖說墊底亦情有可原。
(一)觀察點1:內地除福州外各城同比2018春運均為增加,內地增幅最大為天津(50.61%)、其次有青島(41.57%)、西安(33.08%),而此三家同比均有新線開通;在未有新線開通的城市中增幅最大的前三家分別有廈門(32.75%)、東莞(28.02%)、杭州(17.79%);在客流超過200萬的一二級城市中,深圳是唯一未增加里程的城市,同比增加6.75%表現不俗,但較2018年春運時的增幅(12.47%)增速已趨緩。
(二)觀察點2:2019年春運期間內地各大城市客運量走勢呈劇烈變化,但總體趨勢基本一致。即以春節假期為節點,節前客流持續下降,除溫州特殊外,均在除夕至最低水平(全國總量僅剩下平日的約四分之一),春節七天低水平運行,節后逐步恢復至正常,部分城市在節后客流創歷史新高。
內地日均客運量超百萬前11城與香港的每日走勢圖見圖2,日均客運量100-40萬的各城每日走勢圖見圖3,日均客運量40萬以下的各城每日走勢圖見圖4。

圖2

圖3

圖4

表1
從以上各圖表可看出,春運期間,客流下降最典型的為北京,冰點時減少1000多萬人次,減少84.81%;下降幅度最大的石家莊達85.59%。而春節期間香港客流變化不大。
點評:春節城市人口的劇烈變動反應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含與情感歸屬源自古老的農耕文明與鄉村文明,源自歷史記憶中永遠揮之不去的美麗鄉愁。而春運是中國大陸各地區間、城鄉間最典型也非常獨特的人口大遷徙現象,被形容為“史上最大規模人類周期性遷徙運動”,春運造成大城市尤其是一線大城市出現了一段明顯的“空城”狀態,這在香港或其他經濟體基本不可能發生的,比如韓國也有所謂的春運現象,但跟中國大陸近30億人次的流動比起來,其持續時間與運輸體量根本不在一個量級(和中國一樣,韓國人也非常重視春節,春節期間,在異鄉生活的韓國人也會回到故鄉,拜訪親朋好友,還要祭祀先祖。韓國人也講究年三十之前回家,年夜飯要在家里自己動手做。因此,每到春節前夕,韓國人也開啟“春運”模式,踏上返鄉路。據有關媒體報道,韓國的“春運”大軍約為三千多萬人次,平均每天有五萬多萬人次踏上返鄉路)。
【2019.2.5(除夕)~2.11(初六)】
春運40天中其中春節放假黃金周7天期間的表現如下圖5。

圖5
從上圖可看出,節日期間內地四大一線城市中,上海地鐵連續2年日均客流居首位,北京同比增幅2.8%最小,2019廣州日均客流因增幅11.9%而超過北京上升至第二位,深圳同比漲幅12.8%為四城中最大?!胺聪虼哼\”特征開始顯現,廣州、深圳為熱門目的地。
內地二線城市客流同比均上升明顯,其中,西安同比漲幅46.7%最大,成都、南京、重慶和杭州同比增長27%~20%。
中國內地30城2019年2月總客運量13.85億人次,日均約4948萬人次,受春節影響環比1月降低了17.55%。
中國香港2019年2月總換算客運量2.29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約818萬人次(其中純進站為511.29萬人次),環比1月上漲5.86%。
(1)構成
月客運量>1億:內地從高至低依次有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加上香港合計5家。
月客運量1~0.5億:從高至低依次有成都、南京、武漢、重慶、西安共5家。
月客運量5~1千萬:從高至低依次有杭州、天津、蘇州、沈陽、鄭州、長沙、南寧、昆明、大連、合肥、青島共11家。
月客運量1千萬~1百萬:從高至低依次有南昌、
寧波、石家莊、哈爾濱、福州、廈門、東莞、貴陽共8家。
月客運量<1百萬:從高至低依次有烏魯木齊、溫州共2家。
(2)增幅方面
環比上月,因春運緣故,內地除了新線開通的溫州日均客流比上個月有所增加外,其余29家均有不同程度的跌幅,跌幅前三的有深圳(-26.78%),杭州(-20.57%),北京(-20.2%)。
中國香港環比有所上漲(5.86%),未與內地春運同步下降,反而“逆勢上漲”。
(1)構成
本月無城市日均客運量>1000萬
日均客運量>500萬:上海、北京、廣州以及香港共計4家;
日均客運量>400萬:無;
日均客運量>300萬:深圳、成都2家;
日均客運量>200萬:南京、武漢、重慶、西安4家
日均客運量>100萬:杭州、天津2家;
日均客運量>50萬:蘇州等5家;
日均客運量<50萬:昆明等14家。
點評:內地本月日均客運量量級有所下調,如北京、上海由“超1000”下調至“超八百萬”,深圳由“超500萬”下調至“超300萬”。
(2)休息日與工作日對比
本月除了東莞和溫州這兩個城市,其余28個城市全都是工作日>休息日。
點評:本月受春運影響,一些休息日客流高的城市也被工作日反超(例如南寧、合肥等城市)
(3)最高紀錄情況(內地)
2019年2月共有7家打破歷史最高紀錄。
其中重慶3次(都在年后的同一周內,分別為2月18日的299.2萬、2月21日的307.5萬和2月22日的335.6萬);
溫州2次(年初一2月5日的3.04萬和年初二2月6日的3.6萬);
成都1次(元宵節2月19日的448.36萬);
武漢1次(2月22日的380.43萬);
西安1次(元宵節2月19日的299.17萬)
天津1次(2月22日的160.98萬);
石家莊1次(情人節2月14日的38.17萬)。
(1)內地30城本月每日平均客流強度為1.00萬人次/公里,其中:
日均客流強度>1.00:從高至低依次有西安、廣州、成都等共計9家(表中客流強度數字標黑色的)。
日均客流強度1.00~0.7:從高至低依次有南寧、哈爾濱、武漢、合肥、石家莊、重慶以及鄭州共計7家(表中客流強度數字標綠色的)。
日均客流強度<0.7:有南京等共計14家(表中客流強度數字標紅色的)。
(2)中國香港的日一均客流強度達到驚人的3.68,比內地第一名的2倍還要多,基本沒有受到春運因素的影響。
點評:本月內地日均客流強度最大為西安,其次為廣州、成都;在日均200萬以上的大城市中,由于受到一年一度的春運因素影響,都呈現工作日客運量遠大于休息日客運量的一邊倒局面。

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