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坤杰 溫美春
2013年到2018年,是廣州地鐵大發展的6年。
這6年,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廣州地鐵線網里程從260公里擴展為478公里,日均客運量從563萬人次增長到829萬人次,客運強度居全國前列。這6年,廣州地鐵不斷延伸,不僅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更是推動著廣州這座樞紐型網絡城市的跨越式大發展。
從2013年的260公里,到2018年的478公里,廣州地鐵在這6年里快速織網,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2013年12月28日,跨越白云、荔灣、越秀、天河等多個中心城區的六號線一期開通;2015年12月28日,廣佛線從西朗進一步延伸至燕崗;2016年12月28日,廣佛線二期開通,6號線二期向科學城板塊挺進,而番禺區首條東西橫貫大動脈的七號線一期也同日開通;2017年12月28日,4號線南延段、9號線一期、13號線一期和14號線知識城支線4條地鐵新線開通試運營;2018年月4月26日,3號線機場南至機場北段建成開通;2018年12月28日,14號線一期、21號線增城廣場至鎮龍西段、廣佛線燕崗至瀝滘段將建成開通。至此,廣州地鐵將實現區區通地鐵,中心城區與周邊的互聯互通,為網絡型城市建設奠定了交通基礎。

行駛中的廣州地鐵十四號線,該線在2018年年底開通攝/李劍華
地鐵線網通達性的日趨增強,使市民越來越喜歡乘坐廣州地鐵。六年來,廣州地鐵安全行車15.93億公里,運送乘客151.3億人次,單日最高客運量100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從563萬人次增長到829萬人次,承擔全市公共交通出行量從37%增長至56.7%。更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地鐵的客運強度從2011年起一直位于全國前列。面對如此高強度的運輸壓力,廣州地鐵仍然保持安全可靠的服務狀態,根據國際地鐵協會的統計數據,在世界各大城市地鐵系統中,廣州地鐵的運營服務可靠度、正點率、公共安全水平等指標名列前茅。同時,廣州地鐵服務滿意度多年穩居廣東省交通行業榜首。

6年線網年客運總量

6年單日最高客流量
2016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7號線一期開通試運營。這是國內首條搭載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信號系統的線路,其列車信號系統由廣州地鐵和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聯合研制,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7號線一期信號系統國產化,只是廣州地鐵這6年來在自主創新道路上的一個縮影。這6年來,廣州地鐵還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直線電機車輛,標志著我國直線電機地鐵列車的自主研制技術邁入世界先進水平;牽頭完成國家“863”項目《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在途監測與安全預警關鍵技術》,成為我國第一個現代交通領域城軌列車安全保障的高技術研究項目;全國首創盾構帶壓開倉“衡盾泥”輔助工法,全國率先廣泛應用多元化支付及寬帶LTE無線系統,首個實現BIM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應用;廣州地鐵也是全國地鐵行業中首個率先實現互聯網購票的軌道交通企業。
2016年7月31日,由廣州地鐵牽頭組建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啟動,成為了全國軌道交通行業中首個牽頭建設國家工程實驗室的企業。近三年共牽頭和參與國家、省、市重大科技項目35項,承擔編制行業標準28項,獲得政府科技獎勵12項,申請國家專利達326項。

6年日均客流量

6年運營服務表現
當前,廣州地鐵上下一心,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以“攻城拔寨”的精神推動新一輪軌道交通建設。
從2013年開始,廣州地鐵以平均每年有1條(段)線路建成開通的速度,不斷在刷新著線網里程。2018年12月28,廣州同時開通14號線一期、21號線增城廣場至鎮龍西段、廣佛線燕崗至瀝滘段等線路,廣州地鐵形成近500公里的線網格局,成為廣州城市新發展的助推器。
2018年11月19日,廣州地鐵3號線東延段、5號線東延段、7號線二期、10號線、12號線、14號線二期等6條新線正式開工建設。廣州進入地鐵建設最高峰,在建線路多達13條(段)、345公里,除了上述6條新線,還包括8號線北延段、11號線、13號線二期、18號線、21號線后通段、22號線、7號線西延段。根據國家批復的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預計到2023年,廣州將形成總長約80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四面八方、四通八達的地鐵網,將使城市發展更強勁,市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