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本報記者 譚福榕 ●陳欣
針對解放軍軍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當地時間1日發表內容相同的聲明,敦促大陸不要企圖單方面改變臺?,F狀。隨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在推特上喊話稱,“與臺灣關系法”及美方承諾是明確的。然而,美方通過“臺灣旅行法”、軍艦前所未有地密集穿越臺灣海峽、對臺售武放風試探等,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國是在倒打一耙。美國眾議院議員1日拋出的兩項“友臺”法案更是明證——他們提出對臺軍售常態化,支持臺灣參加國際組織和與臺簽訂自貿協議等一系列目標。香港《南華早報》援引美國國務院東亞事務前高官蘇珊·桑頓的話說,特朗普政府可能缺乏對臺海關系敏感性的了解,美國強硬派正把他們在臺灣問題上的嘩眾取寵提到新高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日“敦促美方有關人士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多做有利于中美關系和促進臺海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下令對“挑釁行為”必須第一時間“強勢驅離”,被島內輿論諷為“拿人命去換她的政治生命”。對于蔡英文的表態,耿爽說:“她的胡言亂語、狂言妄語實在令人氣憤,但畢竟不算是外交問題。”
美方密集表態
繼美國在臺協會率先就解放軍軍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表態之后,當地時間1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伊斯特伯恩在發給媒體的聲明中說,美國反對任何一方旨在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動,包括任何訴諸武力或其他形式脅迫,聲稱“北京企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做法有害,不利于區域穩定,反而破壞數十年來和平、穩定與發展架構”。
同一時間,美國國務院發出內容相同的聲明,稱贊臺灣“是世界一股善良的力量”,敦促大陸放棄“對臺灣人民安全、社會、經濟制度的脅迫”?!懊绹簟狈Q,這顯示出美國政府重視臺灣海峽局勢的最新發展,且不同部門在這一問題上采取了協調一致的立場。
在大陸兩架殲-11戰機3月31日下午越過“海峽中線”后,臺“外交部”急發推特強調“第一時間通知區域伙伴國家”。臺灣《聯合報》將這稱作蔡英文的“劇本”,一針見血地指出,最需要“第一時間”被告知的是人民,“外交部”這樣做不過是為了證明蔡英文有美日支持,為其黨內初選政治造勢。
美國看來是給了蔡英文這個面子,博爾頓的表態尤其讓蔡當局受寵若驚。他1日發推特稱,“大陸的軍事挑釁不會贏得臺灣任何民心”。臺灣“外長”吳釗燮隨后轉發這則推特,表示“很珍惜”博爾頓對臺堅定不移的友誼和支持,正如他所說“投降不是選項”,臺方會堅定對抗任何越過“海峽中線”的軍事“侵犯”。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說,隨著臺美將在4月10日紀念所謂“與臺灣關系法”40周年,雙方互動日益頻繁。過去3個月,美方至少每月派一次艦船穿越臺海。媒體傳出美國政府已默許對臺出售F-16V戰機,加上國務卿蓬佩奧等高官最近的挺臺言論,引起大陸不滿?!懊绹簟狈Q,這些舉動被認為是無論象征意義還是實質上,特朗普政府都比往屆美國政府更愿意公開表態支持臺灣。
“大陸軍機越過‘海峽中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謹慎行動”,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在接受美媒采訪時說,大陸顯然是向美臺發出雙重信號,既對臺灣“獨派”施壓,也挑戰美方近來不斷強調的航行自由權。香港《明報》2日評論稱,未來美艦再穿越臺灣海峽,不排除解放軍戰艦尾隨護送,即不斷反向“切香腸”。而一旦美方行動升級,如戰艦、戰機停泊臺灣港口、機場,大陸也可能相應升級行動,最后美方終會面臨“是否為臺灣不惜一戰”的選擇。
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有臺灣問題分析人士提醒臺當局想想前車之鑒。他說,美國人今天是出于自己的利益才為臺灣喊話,當年它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說拋棄臺灣就拋棄了。美國當年對蔣經國“斷交”、撤軍、廢約,陳水扁鬧“一邊一國”,最終也以失敗告終。在關鍵時刻,臺灣對美國來說只能是個棄子。
誰在改變現狀?
民進黨發言人李問2日稱,大陸“頻頻派遣軍機進行挑釁的行為,不僅是破壞臺?,F狀,也危害印太地區的區域穩定與和平,證明大陸就是國際社會的麻煩制造者”。然而,在臺灣《聯合報》看來,對大陸來說,特朗普政府涉臺的一系列動作,才是帶頭打破原有平衡。該報稱,“海峽中線”只是兩岸間的“默契”,沒有任何文字和口頭承諾,連“共識”都談不上。
就在這個當口,美國眾議院議員拋出兩項“友臺”法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等人1日提出“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執行‘與臺灣關系法承諾”決議草案和眾議院版“2019年臺灣保證法”草案。這一草案的參議院版本于上周被提出。臺北駐美代表處急表“誠摯感謝”,稱正值解放軍軍機越過“海峽中線”之際,兩項法案草案的提出“意義非凡”。
“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執行‘與臺灣關系法承諾”決議草案提出,以去年生效的“臺灣旅行法”為依據,鼓勵美臺所有層級官員互訪并與其對口會晤,根據安全所需,常態性移轉國防裝備給臺灣?!芭_灣保證法”草案強調對臺軍售應常態化外,還提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應以簽訂自貿協議為目標,于今年重啟美臺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會談。此外,兩份草案都要求為臺灣參加一些國際組織提供支持。
“美國之音”稱,美臺之間的自貿協定幾乎可以肯定會令北京不快。對任何政府單獨與臺灣簽訂協議,大陸都持反對態度?!赌先A早報》說,“臺灣保證法”反映了博爾頓要求重新評估一中政策的訴求。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稱,這一方案確認國會強力在政治上支持臺灣,部分是因為本屆國會相當反華。
“挑釁方是美臺而不是大陸”,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方反復在涉臺問題上煽風點火,不斷作出挑釁和冒險行動,都是改變臺?,F狀的嘗試。大陸做一些主權范圍內的事,卻被倒打一耙,反映出美國的傲慢思維,也違背一中政策精神。
在傳出美將售臺F-16V戰機后,有美專家甚至揚言,面對解放軍的快速現代化,美國遲早都必須考慮售臺F-35戰機問題?!赌先A早報》稱,從華盛頓傳出的這些令人警醒的信號,甚至讓一名前白宮負責亞洲事務的高官鄙夷特朗普政府的臺灣政策決策者。他說,“特朗普政府的每一個角落,錯誤的人都在發號施令?!泵绹度A盛頓觀察》提醒這樣做“風險很高”,稱特朗普政府的對臺政策需要“微妙的舞蹈”,如果玩過頭,大陸會感到必須武力解決臺灣問題。
“兩岸和平才是臺灣的保命符”
針對解放軍軍機越過“海峽中線”,蔡英文聲稱“一寸不讓”,下令必須第一時間“強勢驅離”。有臺媒揶揄蔡“總統”的“第一時間”很有戲劇張力,但在高喊“一寸不讓”后,還有啥劇本?臺“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2日給出的答案是,臺軍“有規劃”,但內容不便對外說明。
對于所謂的“海峽中線”,大陸并不承認,因為海峽兩岸都屬于中國?!稘h和防務評論》創辦人兼總編輯平可夫分析說,如果某方戰斗機越過“海峽中線”,但依然在公海上飛行,另一方能夠做的基本上只有伴飛監視、提高戰備等級,若采取驅離動作,包括雷達照射鎖定,發射曳光彈、距離過度接近等,反倒會構成國際法議題上的“挑釁行為”。
臺灣《中國時報》2日稱,面對“強勢驅離”這樣的模糊字眼,臺灣飛行員在空中壓力非常大,一不小心就會擦槍走火。該報奉勸軍人“別因政治人物的煽動語言而盲目犧牲”,“執政黨”也不要把臺灣安危當作政治籌碼。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問說,美國軍艦最近也進出臺灣海峽,美國不也是境外勢力,就不用提防嗎?兩岸一旦有戰爭,戰場肯定是在臺灣而非美國,美國艦隊真的會來協防嗎?就算協防,臺灣也已經付出犧牲。
島內輿論呼吁蔡英文當局別再“反中”。臺海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梅復興說,北京在臺海問題上擺出不再買華盛頓賬的架勢,“臺海未來9個月暗濤洶涌”?!堵摵蠄蟆?日稱,中美較勁,臺灣應避免淪為兩方秀肌肉的角力場,兩岸和平才是臺灣的保命符?!?/p>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本報記者 譚福榕 ●陳欣
針對解放軍軍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當地時間1日發表內容相同的聲明,敦促大陸不要企圖單方面改變臺?,F狀。隨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在推特上喊話稱,“與臺灣關系法”及美方承諾是明確的。然而,美方通過“臺灣旅行法”、軍艦前所未有地密集穿越臺灣海峽、對臺售武放風試探等,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國是在倒打一耙。美國眾議院議員1日拋出的兩項“友臺”法案更是明證——他們提出對臺軍售常態化,支持臺灣參加國際組織和與臺簽訂自貿協議等一系列目標。香港《南華早報》援引美國國務院東亞事務前高官蘇珊·桑頓的話說,特朗普政府可能缺乏對臺海關系敏感性的了解,美國強硬派正把他們在臺灣問題上的嘩眾取寵提到新高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日“敦促美方有關人士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多做有利于中美關系和促進臺海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下令對“挑釁行為”必須第一時間“強勢驅離”,被島內輿論諷為“拿人命去換她的政治生命”。對于蔡英文的表態,耿爽說:“她的胡言亂語、狂言妄語實在令人氣憤,但畢竟不算是外交問題?!?/p>
美方密集表態
繼美國在臺協會率先就解放軍軍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表態之后,當地時間1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伊斯特伯恩在發給媒體的聲明中說,美國反對任何一方旨在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動,包括任何訴諸武力或其他形式脅迫,聲稱“北京企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做法有害,不利于區域穩定,反而破壞數十年來和平、穩定與發展架構”。
同一時間,美國國務院發出內容相同的聲明,稱贊臺灣“是世界一股善良的力量”,敦促大陸放棄“對臺灣人民安全、社會、經濟制度的脅迫”?!懊绹簟狈Q,這顯示出美國政府重視臺灣海峽局勢的最新發展,且不同部門在這一問題上采取了協調一致的立場。
在大陸兩架殲-11戰機3月31日下午越過“海峽中線”后,臺“外交部”急發推特強調“第一時間通知區域伙伴國家”。臺灣《聯合報》將這稱作蔡英文的“劇本”,一針見血地指出,最需要“第一時間”被告知的是人民,“外交部”這樣做不過是為了證明蔡英文有美日支持,為其黨內初選政治造勢。
美國看來是給了蔡英文這個面子,博爾頓的表態尤其讓蔡當局受寵若驚。他1日發推特稱,“大陸的軍事挑釁不會贏得臺灣任何民心”。臺灣“外長”吳釗燮隨后轉發這則推特,表示“很珍惜”博爾頓對臺堅定不移的友誼和支持,正如他所說“投降不是選項”,臺方會堅定對抗任何越過“海峽中線”的軍事“侵犯”。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說,隨著臺美將在4月10日紀念所謂“與臺灣關系法”40周年,雙方互動日益頻繁。過去3個月,美方至少每月派一次艦船穿越臺海。媒體傳出美國政府已默許對臺出售F-16V戰機,加上國務卿蓬佩奧等高官最近的挺臺言論,引起大陸不滿。“美國之音”稱,這些舉動被認為是無論象征意義還是實質上,特朗普政府都比往屆美國政府更愿意公開表態支持臺灣。
“大陸軍機越過‘海峽中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謹慎行動”,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在接受美媒采訪時說,大陸顯然是向美臺發出雙重信號,既對臺灣“獨派”施壓,也挑戰美方近來不斷強調的航行自由權。香港《明報》2日評論稱,未來美艦再穿越臺灣海峽,不排除解放軍戰艦尾隨護送,即不斷反向“切香腸”。而一旦美方行動升級,如戰艦、戰機停泊臺灣港口、機場,大陸也可能相應升級行動,最后美方終會面臨“是否為臺灣不惜一戰”的選擇。
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有臺灣問題分析人士提醒臺當局想想前車之鑒。他說,美國人今天是出于自己的利益才為臺灣喊話,當年它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說拋棄臺灣就拋棄了。美國當年對蔣經國“斷交”、撤軍、廢約,陳水扁鬧“一邊一國”,最終也以失敗告終。在關鍵時刻,臺灣對美國來說只能是個棄子。
誰在改變現狀?
民進黨發言人李問2日稱,大陸“頻頻派遣軍機進行挑釁的行為,不僅是破壞臺?,F狀,也危害印太地區的區域穩定與和平,證明大陸就是國際社會的麻煩制造者”。然而,在臺灣《聯合報》看來,對大陸來說,特朗普政府涉臺的一系列動作,才是帶頭打破原有平衡。該報稱,“海峽中線”只是兩岸間的“默契”,沒有任何文字和口頭承諾,連“共識”都談不上。
就在這個當口,美國眾議院議員拋出兩項“友臺”法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等人1日提出“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執行‘與臺灣關系法承諾”決議草案和眾議院版“2019年臺灣保證法”草案。這一草案的參議院版本于上周被提出。臺北駐美代表處急表“誠摯感謝”,稱正值解放軍軍機越過“海峽中線”之際,兩項法案草案的提出“意義非凡”。
“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執行‘與臺灣關系法承諾”決議草案提出,以去年生效的“臺灣旅行法”為依據,鼓勵美臺所有層級官員互訪并與其對口會晤,根據安全所需,常態性移轉國防裝備給臺灣?!芭_灣保證法”草案強調對臺軍售應常態化外,還提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應以簽訂自貿協議為目標,于今年重啟美臺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會談。此外,兩份草案都要求為臺灣參加一些國際組織提供支持。
“美國之音”稱,美臺之間的自貿協定幾乎可以肯定會令北京不快。對任何政府單獨與臺灣簽訂協議,大陸都持反對態度?!赌先A早報》說,“臺灣保證法”反映了博爾頓要求重新評估一中政策的訴求。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稱,這一方案確認國會強力在政治上支持臺灣,部分是因為本屆國會相當反華。
“挑釁方是美臺而不是大陸”,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方反復在涉臺問題上煽風點火,不斷作出挑釁和冒險行動,都是改變臺海現狀的嘗試。大陸做一些主權范圍內的事,卻被倒打一耙,反映出美國的傲慢思維,也違背一中政策精神。
在傳出美將售臺F-16V戰機后,有美專家甚至揚言,面對解放軍的快速現代化,美國遲早都必須考慮售臺F-35戰機問題?!赌先A早報》稱,從華盛頓傳出的這些令人警醒的信號,甚至讓一名前白宮負責亞洲事務的高官鄙夷特朗普政府的臺灣政策決策者。他說,“特朗普政府的每一個角落,錯誤的人都在發號施令?!泵绹度A盛頓觀察》提醒這樣做“風險很高”,稱特朗普政府的對臺政策需要“微妙的舞蹈”,如果玩過頭,大陸會感到必須武力解決臺灣問題。
“兩岸和平才是臺灣的保命符”
針對解放軍軍機越過“海峽中線”,蔡英文聲稱“一寸不讓”,下令必須第一時間“強勢驅離”。有臺媒揶揄蔡“總統”的“第一時間”很有戲劇張力,但在高喊“一寸不讓”后,還有啥劇本?臺“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2日給出的答案是,臺軍“有規劃”,但內容不便對外說明。
對于所謂的“海峽中線”,大陸并不承認,因為海峽兩岸都屬于中國?!稘h和防務評論》創辦人兼總編輯平可夫分析說,如果某方戰斗機越過“海峽中線”,但依然在公海上飛行,另一方能夠做的基本上只有伴飛監視、提高戰備等級,若采取驅離動作,包括雷達照射鎖定,發射曳光彈、距離過度接近等,反倒會構成國際法議題上的“挑釁行為”。
臺灣《中國時報》2日稱,面對“強勢驅離”這樣的模糊字眼,臺灣飛行員在空中壓力非常大,一不小心就會擦槍走火。該報奉勸軍人“別因政治人物的煽動語言而盲目犧牲”,“執政黨”也不要把臺灣安危當作政治籌碼。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問說,美國軍艦最近也進出臺灣海峽,美國不也是境外勢力,就不用提防嗎?兩岸一旦有戰爭,戰場肯定是在臺灣而非美國,美國艦隊真的會來協防嗎?就算協防,臺灣也已經付出犧牲。
島內輿論呼吁蔡英文當局別再“反中”。臺海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梅復興說,北京在臺海問題上擺出不再買華盛頓賬的架勢,“臺海未來9個月暗濤洶涌”?!堵摵蠄蟆?日稱,中美較勁,臺灣應避免淪為兩方秀肌肉的角力場,兩岸和平才是臺灣的保命符?!?/p>
環球時報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