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蓮
檢測機構授權簽字人應當符合資質認定評審準則規定的能力要求。非授權簽字人不得對外簽發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1]。實驗室授權簽字人是實驗室關鍵技術人員、崗位人員,是實驗室檢驗檢測報告三級審核中的最后重要一關,對所簽發報告的準確性、全面性、完整性和合法性的保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
授權簽字人是由所在實驗室根據簽發檢驗檢測報告的領域提交申請,結合申請人的專業技術能力,提出合適的候選人名單,并由有關部門準備相應的證明材料,供評審組在現場評審時逐一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報審批發證機構進行最終批準認可。
國家認監委印發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3]及釋義中規定:授權簽字人是由檢驗檢測機構提名,經資質認定部門考核合格后,在其資質認定授權的能力范圍內簽發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的人員。
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發布實施一系列文件規定了授權簽字人的定義[4-7],文字上稍有差別,實質意義相同。經 CNAS 認可,可以簽發帶相關認可標識的報告或證書的人員。
授權簽字人是代表實驗室簽發專業技術領域檢驗檢測報告的人員,承擔檢驗檢測報告發出后的法律責任,對簽發報告的結論負有重大責任。所以CNAS對授權簽字人的要求比關鍵技術人員更為嚴格。《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和CNAS都對授權簽字人的要求做了相應規定。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3]及釋義中規定授權簽字人應:a)熟悉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熟悉《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及其相關的技術文件的要求;b)具備從事相關專業檢驗檢測的工作經歷,掌握所承擔簽字領域的檢驗檢測技術,熟悉所承擔簽字領域的相應標準或者技術規范;c)熟悉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審核簽發程序,具備對檢驗檢測結果做出評價的判斷能力;d)檢驗檢測機構對其簽發報告或證書的職責和范圍應有正式授權;e)檢驗檢測機構授權簽字人應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者同等能力。
CNAS-CL52:2014[6]規定授權簽字人應熟悉CNAS所有相關的認可要求,并具有本專業中級以上(含中級)技術職稱或同等能力。 其中“同等能力”指需滿足以下條件:a)大專畢業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 7 年以上;或b)大學本科畢業,從事相關專業 5 年以上;或c)碩士學位以上(含),從事相關專業 2 年以上。
各種文件中規定了授權簽字人的基本要求,主要需要具備對檢驗檢測報告的審查把關能力、判斷能力,確保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的真實、可靠。除了這些業務能力,還需要恪守職業道德,保持誠信、正確、公平和負責的職業品行。
紡織品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檢測報告為政府和社會提供公正、準確、合法的測試數據和結果,而作為最終審核、簽發報告的授權簽字人,承擔簽發報告的技術和法律責任,需具備紡織品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技術能力,必須切實履行好自身的職責。紡織品測試可能涉及很多領域,比如紡織品、化學、微生物、皮革和玩具等領域,若作為一名紡織品檢測機構的全項目授權簽字人,還要滿足CNAS在紡織品、化學、微生物、皮革和玩具等這些領域技術人員的相關規定[8-11]。
每個獲得CNAS授權的實驗室都必須有相應的管理體系文件,保證每個部門、崗位各司其職,保證檢驗活動的合理、有序進行,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12]。授權簽字人的審核內容包括對所有檢驗環節的審核,從合同評審到檢驗室完成一份報告數據,如果授權簽字人在簽發報告前,對每份單、每張原始記錄都逐字逐句審核、對試驗數據進行計算,把前面檢驗員、復核員的工作重復一遍,不但工作量巨大,而且審核效率低下,反而影響對審核重點的把握,審核質量不高。授權簽字人的工作雖然包含前面人員的工作,但應有所區別,應結合樣品實際狀態、標準及個人積累的經驗和知識,確定并執行好審核范圍、審核重點、審核進度,把握報告整體性、全面性、及時率、準確率。
2.1.1 任務單的審核
任務單是根據客戶測試需求,完整體現客戶信息、樣品信息、檢測項目、檢測標準等內容的。授權簽字人對任務單的審核包括:1)樣品信息是否正確,比如樣品顏色是否與實物相符,樣品描述是否有誤;2)檢測項目是否完整、合理,全檢是否漏檢測項目,樣品是否適合做這個項目;3)檢測標準是否正確,包括測試產品標準和測試方法標準,樣品是否選用合適的產品標準,方法標準是否適用,是否與產品標準匹配;4)檢測標準是否在授權范圍,根據CNAS的要求,只能出具在其認可授權范圍的項目,全部不在認可范圍內或全部由分包方完成,不允許在其報告或證書上使用認可標識,報告包含部分非認可項目時,應清晰標明此項目不在認可范圍內[4]。
其他要求:任務單是否備注了客戶的特殊需求,還有其他注意事項都應在任務單體現,比如產品等級、安全類別等影響檢驗工作的要素,保證后續試驗人員的工作開展和跟進。
2.1.2 原始記錄的審核
原始記錄是進行檢驗活動的記錄,是出具檢驗檢測報告的依據,是最重要的檢驗過程記錄。 為了保證能夠復現檢驗活動的全部過程, 原始記錄應包含足夠的信息。原始記錄在使用前已經由技術部門審核備案,賦予唯一編號的標識,一般具有固定的格式。授權簽字人對原始記錄的審核包括:1)完整性審核。各項記錄是否填寫完整;修改處是否按要求更改并簽名蓋章;與標準偏離或客戶特殊要求是否備注說明;檢驗員、復核員及檢驗審核員是否漏簽名;符合復驗要求的是否復驗。2)準確性審核。填寫的記錄是否正確、合理;分樣、取樣是否合理,檢驗室是否取錯樣,測試結果是否正確、合理;是否按標準進行檢驗;是否按任務單的要求檢驗及判定;判定依據、判定指標是否正確;做出的符合性判定是否正確。3)一致性審核。各項目之間是否存在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地方,如正反面、精粗梳、磨毛起絨、彈性織物的判斷;項目的等級是否與提供的吊牌明示產品等級、任務單備注等級一致;各項目取樣是否存在一致。
2.1.3 報告整體性的審核
一份報告流轉到授權簽字人,授權簽字人要保證整份報告的完整性,每個項目取樣正確,報告格式是否合理、可讀性強,沒有缺頁漏項目;按規定出具綜合結論;按程序給出必要的提示以提醒后續工作人員注意,比如分包、三合一標識等。
授權簽字人的審核內容應涵蓋所有要素,重點把握人、機、料、法、環等五要素。應根據樣品、實際檢驗工作和積累的經驗,對報告實行分類審核,哪些可以一帶而過,哪些要特別留意,哪些需要精細審核。
2.2.1 常規報告的審核
常規報告是指日常工作中經常測試的項目,比如成分、強力和GB 18401[13]中的項目等,應著重把握報告與記錄的一致性、完整性和規范性。主要工作內容如下:1)核查檢驗結果的完整性,客戶要求的檢驗結果是否已經得出。2)判定依據和判定結論是否正確。3)客戶有要求時,做出綜合評價結論。4)核查檢驗結果的正確性,可通過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判斷,檢驗結果之間的關聯性、檢查原始記錄等方法進行核查,防止報告有問題的結果。5)對某些結果進行注解,以方便客戶對檢驗檢測報告的理解,或防止報告中檢驗結果的誤用。 6)補充其他應該提供給客戶的信息。 7)核查報告中 CNAS、CMA、CAL標識標志的正確使用情況。
2.2.2 特殊報告的審核
特殊報告涉及新項目第一次出報告、以前未檢驗的樣品等其他特殊的報告。
2.2.2.1 對新項目的審核
新項目是指實驗室之前未檢測的檢驗項目。實驗室已經具備檢驗能力,但卻因沒有相關標準,沒有測試需要,或者樣品、標物、標樣未配置到位等原因未開展該項目。授權簽字人對新項目的審核一定要加倍留意、需仔細、全面,包括任務單、原始記錄和檢驗過程,熟讀標準,依據標準審核,除了常規報告的注意事項之外,審核還應包括原始記錄的編制美觀實用且全面體現標準要求,審核的重點是檢驗過程(人、機、料、法、環等要素的控制),必要時查看技術記錄,包括檢驗細則、儀器操作規程、檢驗人員培訓記錄等。
2.2.2.2 對新樣品的審核
新樣品是指實驗室第一次檢驗的樣品。授權簽字人應了解樣品的相關信息,確定選用的標準是否合適,檢測項目是否合理,并與相似的樣品進行比較,橫向縱向全面分析進行更優質的審核。
授權簽字人必須完成所有審核程序并確認無誤后才能最后簽名。有任何疑義、問題都要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并持續跟進,保證報告及時、準確地發出,若可能延期,也要及時反饋,保持溝通,這樣才能整個流程順暢,各個部門配合良好。控制好審核進度,檢驗報告有周期要求,必須把審核時間與報告出證周期相關聯,應在保證報告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時間,既要控制差錯率,也要保證及時率,準確率重于及時率,寧可慢點也要保證報告正確。審核需要授權簽字人有強烈的責任心,在長期的審核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才能有效地控制差錯,又加快對報告的審核。
紡織品檢驗檢測報告體現了紡織品的質量,具有法律效力,是質量技術管理和工商行政處罰的技術依據,所以授權簽字人的責任重大,對授權簽字人的要求也高。除了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水平、豐富的糾錯經驗,也要有敏銳的審核眼光,發現報告中存在的錯誤,對報告中可能存在的不符合統計規律的離群值等具有敏銳的判斷能力,這些都需要建立在掌握必要的檢測理論知識和擁有豐富的檢測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確保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的真實、客觀、準確,并控制審核進度,保證每一份簽發報告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