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霞 陳浩 張婷婷
絲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絲綢產業是我國傳統的優勢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絲綢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由于我國目前規模化、工廠化、智能化、標準化養蠶程度還不高,養蠶易受桑蠶病蟲害、環境污染、不利氣候條件等因素影響,且現行推廣應用的家蠶品種對氣候條件、桑葉、消毒環境、飼養操作處理等要求普遍較高,導致蠶病時常發生,一旦暴發蠶病,將嚴重影響蠶繭質量和產量,從而在供給側方面對絲綢行業產生不利影響。方麗[1]等認為病毒病特別是血液型膿病較為常見,康國平[2]等認為蠶的病毒病特別是血液型膿病呈流行趨勢,吳國富[3]等認為蠶病的發生現以血液型膿病、僵病和農藥中毒等對蠶桑生產的危害較為嚴重。
為有效地防治血液型膿病等蠶病的發生,除了繼續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蠶病防治方針外,我國蠶業科研人員在培育具有高抗性蠶品種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研究,江蘇科技大學蠶業研究所新近育成的家蠶新品種“華康3號”于2018年3月通過了四川省蠶品種審定,并已在部分蠶繭產區推廣應用。“華康3號”是以我國現今當家品種“菁松×皓月”品種為基礎,導入抗血液型膿病主基因后培育出的對血液型膿病具有高抗性的新品種之一,以期除了能保持“菁松×皓月”的優良特性外,還兼具對血液型膿病的高度抵抗性。本文通過對“華康3號”和“菁松×皓月”桑蠶干繭公證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以驗證新品種的質量特性。
試驗材料為莒縣海通繭絲綢有限公司生產的桑蠶干繭,產地為莒縣,蠶繭飼養方式為小蠶共育,蔟具為方格蔟,繭期為春繭和秋繭,其中春繭4個莊口、秋繭11個莊口,蠶品種為“華康3號”;對照材料為同一企業、同一產地、同一飼養方式、相同蔟具、相同繭期的桑蠶干繭,其中春繭7個莊口、秋繭2個莊口,蠶品種為“菁松×皓月”。全部材料均為2018年桑蠶干繭公證檢驗樣品。
XY500C型電子天平(常州市幸運電子設備有限公司),YP10K-1型電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L600X型自動煮繭器(華龍紡織機械有限公司),XJ401型蠶繭自動繅絲測試儀(杭州紡織機械有限公司),YG747C型全自動快速八藍烘箱(南通宏大實驗儀器有限公司),DJ104型切斷機(四川康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蠶絲黑板檢驗用暗室(海寧市硤石永興絲業機械廠)。
1.3.1 現場檢驗與抽樣
在莒縣海通繭絲綢有限公司申報公證檢驗和中纖局公檢任務受理后,依據GB/T 9111—2015《桑蠶干繭試驗方法》4.2“抽樣方法”和《桑蠶干繭公證檢驗工作規程(試行)》(中纖局檢二發〔2014〕38號)第五章“現場檢驗與抽樣”相關規定,每個莊口均抽取2個樣品,一個作為試驗樣品,一個作為備用樣品。
1.3.2 實驗室檢驗
1.3.2.1 選繭試驗
依據GB/T 9111—2015《桑蠶干繭試驗方法》6“選繭試驗”,在剝除全部樣繭繭衣且剝光率符合6.4.2條要求后,選出樣品中全部下繭后得上車繭,在數準全部上車繭粒數和稱準各類樣品質量后,以等粒等量法制備試驗樣品5區,每區400粒,其中1區用于切剖試驗,3區用于解舒試驗,1區為解舒試驗備用樣品,并按照公式(6)計算選繭上車繭率。
1.3.2.2 切剖試驗
依據GB/T 9111—2015《桑蠶干繭試驗方法》7“切剖試驗”,在按等粒等量法制備切剖樣品和逐粒切剖繭層后,檢查內印繭、病蛹繭、內霉繭、毛腳繭等數量,并參照公式(13)計算各類樣品所占比例。
1.3.2.3 解舒試驗
依據GB/T 9111—2015《桑蠶干繭試驗方法》8“解舒試驗”,對解舒樣品進行煮繭和解舒試驗,在對檢驗結果進行判斷后,取解舒率與3區解舒率平均值的絕對值最小的2區大箹絲片作為公量試驗樣品,另外1區作為清潔潔凈試驗樣品,按照公式(19)至公式(23)分別計算上車繭率、繭絲長、解舒率、解舒絲長、萬米吊糙。
1.3.2.4 公量試驗
依據GB/T 9111—2015《桑蠶干繭試驗方法》9“公量試驗”,對公量試驗樣品烘至恒重后,按照公式(29)和公式(30)計算毛繭出絲率和解舒光折。
1.3.2.5 清潔潔凈試驗
依據GB/T 9111—2015《桑蠶干繭試驗方法》10“潔凈試驗”和GB/T 1798—2008《生絲試驗方法》對清潔潔凈試驗樣品進行檢驗,計算清潔和潔凈。
“華康3號”和“菁松×皓月”的病蛹率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抗病性指標對比分析
由表1可知,“華康3號”病蠶率低于“菁松×皓月”,其中:春繭病蛹率要低2.46個百分點,秋繭病蛹率低7.41個百分點。分析認為,這與“華康3號”蠶品種導入了抗血液型膿病主效基因,提高了家蠶抗病性有關,但兩個品種秋繭的病蛹率均明顯高于春繭。
體現桑蠶干繭質量好壞的主要指標可分為質量指標、消耗指標和綜合指標三類,其中:清潔和潔凈指標是桑蠶干繭主要的質量指標,也是決定生絲等級的主要項目[4];毛繭出絲率指標是目前蠶繭交易計價最重要的價格影響因素,是反映原料繭消耗的唯一指標[5];解舒率是反映蠶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關鍵性指標[6],萬米吊糙直接關系到繅絲生產的效率、效益、工人的勞動強度和桑蠶干繭制成品(生絲)質量的指標[7]。“華康3號”和“菁松×皓月”主要指標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華康3號”春繭和秋繭的清潔、潔凈等質量指標與“菁松×皓月”基本相當,其中潔凈指標略高或持平,清潔指標稍低。“華康3號”毛繭出絲率和解舒光折等消耗指標均優于“菁松×皓月”;在綜合質量指標中,“華康3號”解舒絲長指標優于“菁松×皓月”,萬米吊糙指標稍劣,春繭解舒率指標較優,但秋繭解舒率相對較差。

表2 主要指標對比分析
“華康3號”和“菁松×皓月”其他指標測定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中可知,“華康3號”春繭和秋繭的平均粒繭重量和繭絲纖度等其他指標均小于“菁松×皓月”,“華康3號”春繭的繭層率指標稍大,秋繭的繭層率偏小。

表3 其他指標對比分析
1)“華康3號”采用雜交技術將抗病主效基因導入基礎品種,對血液型膿病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性,病蛹率指標相對較低,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蠶繭質量的提高,但不同繭期病蛹率差異明顯。
2)“華康3號”潔凈、毛繭出絲率、解舒光折、解舒絲長等指標優于“菁松×皓月”,繭絲纖度稍細可更利于繅絲工藝設計和生絲纖度控制,但清潔、萬米吊糙指標相比“菁松×皓月”稍劣,“華康3號”基本保持了“菁松×皓月”的“優質”“多絲量”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