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錕
摘 要: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媒體行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媒體作為新型傳播方式,具有多元性、即時性等特點,迅速在媒體中占據主導地位。為了確保媒體行業的良好發展,應該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機融合在一起,促進內容的傳播,確保媒體行業能夠滿足大眾的需求。文章重點就新媒體融合發展對內容傳播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融合發展;內容傳播;影響
引言
媒體融合作為未來數字化媒體發展的大方向,對社會媒體與輿論格局,對社會思想文化與信息傳播,甚至社會與國家的運行模式等,都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對媒體融合影響進行研究,最早是由本世紀初西方一些國家的學者進行的。在美國早年間,部分新聞傳播學院就已經開辦了新聞融合的相關專業。伴隨傳播科技日新月異的變遷與傳媒業不斷興起,全球多個國家,還有我國的一些經濟較發達地區也著手對媒體融合進行一系列的探究與探索活動。
1新媒體融合發展現狀
雖然我們對于新媒體沒有什么直觀印象,但是我們對媒體融合未來還是可以期待的。媒體融合可以把人們日常生活必備之物手機,電視機,電腦,報紙與收音機等媒體特點與功能融合到一起,借助無線技術,對人類閱讀新聞得到信息的終端加以改進。我們針對媒體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影響的研究相對比較滯后,但媒體融合勢頭還是初見端倪,略見一斑,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各種各樣的新媒體都逐漸加入到新聞傳播這個大家庭里,無論是各類網站還是搜索引擎,融合媒體運用傳統媒體的新聞生產力,結合新聞信息內容,在現今各類新聞傳播中占有重要比例;第二,手機這一新興產物無論是新聞傳播或者是政府發布信息等方面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自媒體,比如像微博與微信等對新聞傳播也起到很良好的效果;第三,傳統媒體的良性作用依舊是不可取代的,比如自媒體將信息傳遞到傳統媒體,為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節目互動、采集信息獲取新聞線索與計算機網絡協同對新聞進行報道等;第四,傳統媒體通過數字和網絡技術,在原有基礎上拓展出了新興的媒體,例如網絡電視,網絡廣播,移動電視,手機報,電子雜志與電子報等。可以看出,當新的新聞終端伴隨媒體融合誕生,我們勢必也會對媒體新聞加以融合,并且未來新聞傳播市場也將由融合新聞占據。
2新媒體融合發展對內容傳播的影響
2.1媒體融合促進了新聞傳播主體的多元化
在傳統的新聞傳播過程中,人們通常只能接收新聞,不具備發布和傳播新聞的權利,媒體融合轉變了這一現狀,極大的促進了網絡媒介工具的誕生和推廣,如QQ、微信、微博、貼吧等社交軟件我們都不陌生,這些平臺為人們提供了參與新聞傳播的機會,人們不但可以利用其來將身邊發生的時事熱點發布到網絡上,并寫上自己的觀點,還可以隨時隨地的在平臺上瀏覽自己感興趣的新聞,表達對新聞事件的想法,每個人都成為了新聞的傳播者和受眾者,在新聞傳播中扮演著多個角色。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的便捷化、人性化服務滿足了人們的多樣化需求,越來越多的人依賴于網絡來獲取信息,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超過了7億,人們每天都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上網,新聞傳播不單單是專業媒體和新聞機構的職責,個體在新聞傳播中的作用也愈發彰顯出來。在傳統新聞傳播理念中,專業媒體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如今這一理念正在被逐漸顛覆,媒體融合促進了新媒體的崛起,利用互聯網來傳播新聞信息已經成為了未來傳媒領域發展的一大趨勢。
2.2媒體融合促進了接收終端的統一化
新聞信息的接收終端主要有手機、電腦和各類智能電子設備,新聞傳播的形式單一化,相對的人們需求卻愈發多樣化,這種不對等的狀態不利于新聞傳播的發展。媒體融合對接收終端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信息技術的引領下,推進接收終端向著聚合化的方向發展。如今電腦與電視、影音設備和智能終端的融合已經成為了現實,在通信協議的支持下,新聞信息將會以更加多樣的形式出現在媒體平臺,給人們提供完善優質的信息服務。在接收終端方面,其不僅要能夠支持視頻、音頻、圖像、文本等載體形式,還要具備整合加工的功能,可以將新聞信息有機融合到一起,然后再發送出去,由不同的終端設備來接收信息,這就是接收終端一體化的實際內涵。
2.3媒體融合促進了組織方式的一體化
傳媒市場畢竟是有限的,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形勢,如何能夠保有持久的競爭力,確保在傳媒市場中分得最大的那塊蛋糕,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媒體孜孜不倦思考和探究的重大課題。實際上合作帶來的好處遠遠大于競爭,在傳媒行業也不例外,這一點需要所有媒體達成共識。媒體融合改變了媒體之間的競爭關系,消除了媒體之間的隔閡,加強了媒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了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構建了一體化的組織方式,促使媒體的生產經營流程更加科學高效,資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合理使用,各個媒體的優勢也得以留存下來,不會泯然于眾媒體之間,真正做到了傳媒行業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2.4媒體融合促進了經營方式的綜合化
媒體融合使媒體之間處于共同運作的狀態,新聞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將采用聯合行動的方式,無需不同的媒介逐一完成,大大節約了資源投入力度,降低了新聞傳播和生產的成本,展現了資源互享的優勢。由此可見,媒體融合給新聞信息的采集帶來了巨大的便利,經營方式的綜合化是媒體融合和傳統媒體在本質上的區別。新聞傳播方式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過去的傳媒占有絕對主導地位變成了全民共同參與、互動和分享的局面,這些新聞信息源通過人際的交流和大眾的主動傳播得到快速的結合與擴散。新聞發布的方法和手段隨著技術的更新發展而推陳出新,從傳統的紙媒、廣播到現在的多媒體形式,終端設備上可以是實現錄、說、寫、看、讀、聽等方式方法。
2.5媒體融合促進了媒介產權結構的多樣化
長期以來,在傳播媒介之間都存在著厚厚的壁壘,媒介之間往往各自為政,一些大型的傳媒企業都是由地方政府出資創建,政府占有大部分的產權,這類企業的競爭意識普遍較為薄弱,缺乏創新精神,已經不符合媒體融合背景下傳媒行業的發展需求。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媒體融合趨勢是不可逆轉的,使得信息的傳播渠道愈發寬泛,相同的信息能夠出現在不同的傳播媒介上,以滿足人們對新聞信息的獲取要求。媒介產權結構的多樣化有助于激發企業的競爭意識,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提高媒體業務的運行效率,那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會大幅度提升,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數字技術的應用,媒體融合逐漸席卷全球。結合市場需求,我國媒體亟待轉型,這是對未來合理構想,是在新媒體這個大背景下對經營理念的創新,所以我們要針對媒體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影響進行研究,走融合創新之路,融合中進行創新,創新中求融合,加強新聞傳播實效、客觀、真實、公正、民主、多樣和法制的特點,切實做好服務工作,服務于民,為社會與國家的持續發展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喇全梅,牛法雯.新媒體與廣播電視的融合及對內容傳播的影響[J].傳媒論壇,2018,1(18):79.
[2]黃爾嘉.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徑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18(07):39-40.
[3]王銀鎖.淺談時下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性[J].科技傳播,2018,10(22):61-62.
[4]王順善,李敏.媒體融合下的學術期刊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06):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