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芩利
摘 要:柔性管理主張以人為中心,通過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在保持學生的人性自由和人格獨立的前提下,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提升學生歸屬感和班級的凝聚力,從而創造更加和諧的班級氛圍。目前,我國中職學生多處于青春叛逆期,剛性管理容易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長期發展下去,師生關系容易緊張,管理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探索中職學生的柔性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柔性管理;中職;班主任管理
1柔性管理的概念
柔性管理的本質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采用非強制性方式,使被管理者心中產生一種潛在說服力,從而把組織意志變為個人的自覺行動。柔性管理的最大特點在于不依靠權力的影響力(如上級的發號施令),而是依賴被管理者的心理過程,依賴每個被管理者內心深處被激發的主動性、內在潛力和創造精神,因此具有明顯的內在驅動性。柔性管理同剛性管理是對應的,剛性管理是一種以任務為中心,強調規章制度的管理模式。它憑借制度約束、紀律監督、獎懲規則等手段對被管理者進行管理。在實際的管理活動中,剛性管理表現為一切按規章制度辦事,不講情面,注重實績。在中職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通常采取剛性管理,然而,由于這種剛性管理具有強制性、不可抗性等特點,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使其對班級規章制度和教師的教導出現抵觸情緒,甚至對其學習積極性起負面作用。
相對于剛性管理,柔性管理不依靠強制性,而是提倡通過人性化和民主的管理方式,觸動每個人的內心深處,讓他們自覺地遵守紀律,聽從教師的教導,從而實現自我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柔性管理可以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增強其學習的興趣和創造力。值得強調的是,雖然提倡在中職班級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辦法,但這并不意味著要拋棄剛性管理,而是以規章制度作為支撐,將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適當融合,以取得班級管理的最佳效果。
2中職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教育體制注重成績,輕視青少年心理健康
目前我國教育的現狀仍然是重視學生分數的高低,輕視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相當一部分中職班主任的管理模式較為陳舊,缺少對學生個性差異的了解,在規章制度前缺少變通和靈活性,逼迫學生接受命令,時常出現學生與班主任對峙的現象。
2.2叛逆期的少年不適合剛性管理
剛性管理常常忽視學生的思想、性格和情感,采用硬性的監督措施,通過懲罰學生,強制學生服從命令,以達到學生遵守校紀校規的管理效果。中職學生多處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較強,剛性管理中的懲罰措施容易傷及學生的自尊心,或使學生對教師、學校甚至社會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學生自身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2.3家長對子女教育的不重視、不理解、不配合增大了班主任的管理難度
中職學生家長在子女教育方面不同程度存在不重視、不理解甚至不配合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班主任的管理難度。一些家長認為,中職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差,性格頑皮惡劣,為了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教育不應該采取柔性管理而應該采取嚴厲的剛性管理模式。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并且繳納的學費,教育孩子便是學校老師的責任。甚至有少數家長認為,中職學校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平穩渡過青春叛逆期,對他們的學習及其他綜合素質方面不做要求。家長對中職學生教育的忽視和錯誤理解大大增加了班主任管理的壓力。家庭教育才是學生教育的基礎,在孩子的健康成長中起著關鍵作用,班主任對于學生的管理需要家長的理解與配合,這樣才能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使學校管理發揮理想的效果。
3柔性管理在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
3.1營造自由民主的班級氛圍
自由民主的班級氛圍是柔性管理的前提。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多數班主任更偏愛成績好的學生,給予這部分學生的關注也會更多,而一些調皮、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常常被老師忽略。這樣的管理模式下,學生之間形成的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師生之間也會存在明顯的距離感。在柔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應積極的營造自由民主的班級氛圍,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給予每個學生足夠的尊重,才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可以在班級學習活動、課外活動的開展中,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充分挖掘學生自我管理的潛力。比如,小明的自我管理比較差,但在組織秋游活動時,班主任將全班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并任命小明擔任組長。在活動過程中,小明要負責將本組成員組織起來,安排好組員在活動中準備需要的物品,并檢查物品的準備情況。在活動過程中,小明需要隨時與組員溝通,關注組員的表現,在秋游結束后,還要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通過這次活動,小明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好地鍛煉,其自我管理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2班級紀律柔性化,合理運用柔性化的管理方法
柔性管理不是放任不管,它同樣需要班級紀律作為支撐,只不過更加強調班級紀律的人性化。在班級紀律制定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聽取學生意見同時讓學生感受班級管理的不易,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輕易觸犯自己制定的班級紀律。在班級紀律的執行中,既要考慮到中職生的自尊心,掌握好批評教育的分寸,又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有了班級紀律的支撐,班主任還需要合理運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提高柔性管理的成效。首先要注重班級管理溝通的技巧。師生之間要保持和諧的關系,就需要在溝通中表現人文關懷,讓學生感受到溫暖。班主任要傾聽每一個學生的心聲,既要看到每一個學生的困難,又要看到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其次要注重班級管理的彈性化。彈性化就是管理中的“度”和“分寸感”。既要給學生留余地,不能一棒子打死又要善于變通,又不能和學生硬碰硬,更不能一味地遷就學生。最后還要注重班級管理的情感激勵。中職生已經形成了細膩豐富的情感世界,要尊重學生,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激勵他們積極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當中。
4結語
班主任在進行柔性管理時要在紀律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愛護學生,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并且建立感情,用柔性思維提高班級的管理效率,為中職教育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勇.柔性管理在中職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02):37-38.
[2]胡丹.柔性管理在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9):181.
[3]黃嵚.柔性管理在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5(12):87.
[4]張玉芳.班主任管理中柔性管理方法的應用[J].中國城市經濟,2011(01):183.
[5]曾小苑,張登山.柔性管理在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10(1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