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創業,在國家政策和市場環境等因素的多重影響下,更多的年輕、自我、有追求的大學生加入到創業隊伍中來。當問及他們的創業目的時,自由、好玩、讓家人過得更好、造福社會各種答案不一而足,然而,當面對沉重的資金壓力、殘酷的市場競爭時,這樣的心理準備是那樣的單薄無力。本文嘗試從市場規律來揭示大學生創業的校園目標,希望大學生創業時保持清醒的頭腦,量力而行,進一步降低創業風險。創業“三活”,來自于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經驗總結,從市場及贏利前景的角度對大學生創業目標進行了初步的定位,在大學生能力成長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定位了創業目標,即:“養”活、“存”活、“快”活。
關鍵詞:創業大學生創業目標三活
大學生是否愿意創業?大學生創業為什么失敗率高?前者的答案是肯定的,但為什么愿意創業和實際創業的人數相關巨大?后者的答案往往是年輕、沖動、沒經驗、沒能力。很少有人思考大學生創業的目的和成敗的關系。實際上大學生的創業目的常常是:自由、好玩、讓家人過得更好、造福社會等,帶著這種期待面對沉重的資金壓力、殘酷的市場競爭時,往往不戰而敗。合理的創業目標定位,不僅符合發展規律,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創業成功機率,從而帶動更多的大學生實際創業。
一、大學生創業意向
自2014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提出以來,做為最為年輕、有思想、有活力的大學生,成為了創業的“大眾”中主力陣營之一,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投入到創業洪流之中。
(一)宏觀環境利好大學生創業
國家政策、資金申請、市場放開、技術發展,一系列因素,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綠色通道,首先是國家對創業的大力扶持,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相繼出臺,從而帶動了創業資金申請的便利性、人為的市場壁壘進一步打破,獲得專家指導、咨詢的機會大幅上升,特別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發展而帶來的電子商務,打破了地域、空間的限制,真正實現了地球村、交易空間虛擬化,為無資金、無技術、無場地、無人脈的多“無”創業小白大大降低了創業門檻。以深圳市為例,在前期的各項創業優惠政策的基礎上,于2018年,由深圳市人力資源保障局聯合市財政委,進一步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等人才參與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該制度提供包括辦公場地租金補貼標準、創業資助最高50萬元標準,以及休學、戶籍、貸款、注冊等多項支持政策。再次降低了大學生創業的門檻。
不僅如此,大學生創業教育也相伴而生,并日益普及,預計2019年將全面覆蓋職業類院校。校內創業教育不僅培養了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更在一定程度上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平臺和渠道,如深圳技師學院的市場營銷專業,利用充沛的校企合作資源,引入了創業專家指導、合適的創業項目,僅此一項,每年孵化的創業項目就在20個以上。
無論政策支持還是創業資源的獲得,大學生無疑擁有了非常好的創業機會。
(二)大學生創業意向強烈
據不完全統計,受國家政策引導、就業壓力及自我實現意識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大學生創業呈漸增趨勢,以深圳技師學院的100人樣本為例,近5年內的創業意向從不足百分之五到漸增至百分之十以上,自開設創業實踐課程以來,有校內創業經歷的學生人數比例呈倍數增長,其市場營銷專業更是借助專業優勢,實現專業學生創業體驗百分百。
雖然調查樣本有著一定的特殊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創業大環境的影響下,大學生創業意向正日益增長。
二、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問題
盡管有著良好的政策和平臺,但對于大部分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來說,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什么是創業?創什么業?資金從哪里來?如何開拓市場?怎么組建團隊?日常運營管理等等。其中,與創業直接相關的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什么是創業?
提到什么是創業,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給出的答案是新技術、新產品、新公司,創業就是開公司唄,研發一個新產品,自己開公司自己賣。這個答案,代表了關于大學生創業的一個主流認知,在這個認知的基礎上創業,意味著漫長的新產品研發周期及巨額的研發成本,不可預知的市場前景及相伴的創業風險。
事實上,關于創業,《辭海》給出了非常簡約的解釋,“創”即創造,有創立、創建、創新之意;“業”即基業,可以是學業、事業、產業、家業、企業等,二者聯合,指創立基業,即開拓創造業績和成就。有了這個解釋,從市場的角度來講,創業就是實現價值的產生、增加、實現或更新。
(二)創什么業?
理解了創業以后,這個問題變得相對簡單。所謂的創業并不一定是要新產品、新技術、新企業等等的全新,創業可以是創新但也可以借鑒模仿,用于新市場、新領域,也可以在原有的市場投入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如將用于軍事的無人機投入民用市場,從傳統的店面經營到現在的新零售,從線下到線上再到線下,從基因美容產業到手工饅頭(第三屆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項目“羅三長紅糖饅頭”)都可以創業。
(三)資金問題
實際上,在解決了什么是創業和創什么業之后,資金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大半。大學生創業,如果避免了大量的廠房、設備、研發投入,選擇啟動資金小、投資收益快、運營難度低的項目,完全可以擺脫四處舉債、艱難度日、竹籃打水的資金困境,達到從小做起、日積月累、不斷做大做強的效果。
(四)創業難,成功率低
大學生創業難,難在沒有項目、沒有資金、沒有人脈……
大學生創業十創九死!
實際上,在大學生強烈的創業意愿前提下,之所以產生上述對大學生創業的印象,根本原因在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創業認不足,存在眼高手低、急于求成的心理,又缺乏實踐經驗及基本的團隊建設、市場開拓、企業運營等創業必備能力,未能從自身條件出發,合理規劃創業目標所致。
三、創業“三活”,大學生創業基本目標
由此可見,大學生創業難、創業成功率低,和其創業的目標定位有著很大的關系。創喜歡的業,很可能市場不接受,無以為繼;以巨額財富為目標,如小蛇吞象,很難實現;以服務社會為目標,可是自己都養不活,何談養活他人?
因為沒有合理的市場定位,所以沒有合適的成敗評價標準,那么,大學生究竟應該如何確定自己的創業目標呢?這里將校內創業目標大致規劃為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目標,“存”活
經濟是基礎,在不過多影響目前生活的前提下,保證項目能夠“存”活下來。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項目本身的收支要基本平衡,這就要求大學生在確定創業項目之前進行過充分的市場調查、甚至是一定的試運營后在正式投入。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那些投入過高、回收期過長、項目市場化難度過大的項目,首選無(少)設備、無(少)場地,可憑單兵作戰及發揮一技之長的項目,如校企合作企業的代理項目、藝術類學生的演出項目。
(二)第二階段目標,“養”活
經歷了第一階段的考察實施、經驗積累后,可以以稍微專業一點的眼光來重新評價創業項目,那就是項目是否具備市場發展前景,用更直接的評價標準來說,能否養活創業者自己甚至一定規模的團隊?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市場拓展費用,以期獲得更多的市場收益。當然,如果達不到期望目標,也可以果斷放棄或重選項目,避免時間、精力的浪費,也完全規避了創業失敗的風險。
這一階段的目標建議用當地最低工資水平(2018年深圳最低工資標準為2200元/月)來做為評價指標,基本實現校內衣食住行自己解決,不當伸手族。
(三)第三階段目標,“快”活
相信經過前兩輪市場的洗禮后,創業的大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項目選擇、市場洞察運作能力,有了一定的資金風險及成本意識,對未來有了更高的期待,那么,來實現校園財富自由吧!
這一階段,開始為更高層次的創業項目做準備,積累資金、人脈,籌建團隊,滿足自己、甚至家人的消費需求,偶爾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配置一些高檔的裝備,接受更高層次的創業培訓,嘗試按公司的規模組建創業團隊,為新一輪的投資創業做準備,開啟快樂的校園生活模式,參考標準:2018年大學生平均就業工資,5000~10000元/月。因為居住成本及社交成本較低,不考慮成人的家庭及贍養等義務,這一標準完全可以滿足校園快樂生活的需要,并能夠為一些小型創業項目如網店、代理等積累啟動資金,有了更多的創業項目選擇余地。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的分析和定位,即:一要“養”活(項目開始贏利),二要“存”活(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水平),三要“快”活(實現校園財富自由),充分闡述了大學生創業的價值體現,同時基于大學生的能力水平,制定了短期較為合理的發展目標,從而避免了大學生創業的眼高手低、經驗不足、能力不夠、資源匱乏等先天缺陷導致的創業風險高、成功率低現象,符合發展規律,既滿足了大學生創業的自我實現需求,又實現了項目及自身的發展完善,并為今后更高層次的創業、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打好基礎。合理的創業目標定位,將讓大學生創業不再那么難,大大提高創業成功率,從而讓更多的大學生投入到創業隊伍中來。
參考文獻:
[1][美]本·霍洛維茨,創業維艱:如何完成比難更難的事[M].中信出版社,2015.
[2]王彬.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集體經濟,2019(04):158-159.
[3]金帥哲. AT公司創業團隊沖突案例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9.
[4]李海群,彭文靜,段晶晶.大數據時代下大學生創業機會與風險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04):102-103.
[5]韓飛,高文智.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作用分析[J].北方經貿,2019(01):155-156+160.
[6]孫參運.構建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要求的高職電商“四崗雙創”新模式——以商丘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孫參運[J/OL].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1):1-8[2019-01-16].
作者簡介:崔麗芳,高級講師、高級營銷師、創業導師,就職于深圳技師學院,長期從事技工教育,主要研究方向:微小企業運營、項目管理、大學生創業指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