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 杜雪 葉章俊
摘 要:文章主要闡述了攀枝花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預算管理業務方面的一些現狀及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迫在眉睫。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預算管理業務
一.攀枝花市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業務的內部控制現狀
(一)預算編制現狀
按照攀枝花市財政部門的部署和要求,目前各單位是按照《市本級部門預算編制方法和口徑》規定實施預算編制及上報管理的。
單位的基本開支,包括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兩部分,采取人員經費按標準、公用經費按定額的方法編制。按照財政部門要求,收集基本信息和資助標準。對符合要求納入部門預算編制的項目支出,各預算單位進行了論證和可行性分析,并按有關要求進行項目申報。
(二)預算編報程序
各單位接到預算編制通知后,財務部門先按照市財政部門下達的部門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原則、標準、程序和要求等,結合本單位相關實際情況,編制單位預算建議數,同時通知各業務部門編制各自的部門預算建議數,匯總后形成單位預算建議數,報經主管領導審核,再報辦公會討論通過。市財政局根據各單位上報的預算情況,對工資等基礎信息進行審核,確定人員經費及日常公用經費支出總額,計算并確定市本級剩余的可用財力。同時,積極與各預算單位進行溝通,全面了解各單位的工作任務、項目輕重緩急及預算安排情況,在市本級可用財力范圍內,對各預算單位上報的部門預算草案進行修訂和完善。
(三)預算執行
根據財政部門下達的部門預算執行的指導思想、原則、標準、程序和要求等,將預算按時間段來進行劃分,劃分為月度預算和季度預算,對預算執行進度和控制目標進行總體把握和掌控,如果因為國家政策變化、總體規劃或工作任務變化需要調整預算,按規定提出申請,填制預算調整審批表,報相關部門審核備案。審核備案后,各部門應根據部門工作內容的變化進行上報。
具體預算由相關部門負責執行。公用經費支出按時間進度掌握執行,專項經費支出按工作進度掌握執行。各部門出差、到基層調研等活動需要的經費支出,由分管部門領導簽批同意,然后由分管財務的領導批準,到財務部門報銷、結算費用;辦公設備購置由部門提出申請,經分管領導批準后,零星購置由辦公室等相關部門向政府采購協議供應商購置,批量多、數額大的購置按政府采購管理辦法實行政府采購;車輛、空調等公用設備及基建、維修工程等工程由相關部門直接負責,按有關管理辦法實施,資金結算由財務部門負責。
二.攀枝花市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業務的內部控制問題
從調研的整體情況來說,預算管理體系尚不健全,預算管理過程僅包含了預算編制和執行,預算監控和預算考評工作尚未真正實施。預算管理工作僅由財務部門承擔,其他內部部門尚沒有完全參與到預算編制和管理中來,沒有真正成為預算責任主體。預算管理比較粗放,缺乏科學性、合理性,預算管理的站位高度、覆蓋范圍和觸及深度等遠未達到理想的狀態,需加以強化和改進。具體如下:
(一)預算管理意識不強,預算管理力量薄弱
一方面,全員參與預算管理的意識淡薄,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普遍認為預算管理工作是財務部的事情,與自己無關并且一些部門沒有參與到預算編制的過程中來,領導層和工作執行層缺乏有效的溝通,決策者聽不到基層意見的反饋,對于單位的預算目標不了解,基層編制預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被調動,有些單位領導層及一些部門目前的預算管理意識僅限于部門預算,對于強化預算管理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理解,缺乏全面預算管理的理念,往往混淆部門預算和全面預算,以部門預算代替全面預算,對全面預算在預算管理中的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認識。
另一方面,很多單位沒有負責預算管理工作的專門機構,預算工作人員有些是非專業人員,有些是由任務繁重的財務人員兼職,由于缺乏長期的工作經驗以及全面預算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很難勝任全面預算管理這一艱巨的工作任務。
(二)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預算編制質量有待提高
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預算改革雖然在“基數增長”模式上提出了以零基預算為基礎,但是目前,大部分單位仍然采用的是增量預算編制方法。在編制預算報表的時候財務部門缺乏與其他部門的溝通交流,并且不愿主動去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和論證工作。由于負責預算工作只有1名工作人員,而領導層往往給的預算編制時間又短,在任務量大、時間緊的情況下,財務部門只能選擇在上年實際支出的基礎上加上新增加的因素編制,有的數據甚至直接采用上年度的一些預算數據。
(三)缺乏科學的預算編制規范,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多
由于預算編制者受觀念、知識和技能的限制,以及對各部門工作和發展規劃缺乏足夠的了解,習慣于以以前年度的預算為基礎,且不合理的因素沒有剔除,新的因素考慮不足,主觀人為因素的滲透使得預算在編制的時候,只考慮了單位目前的資金需求,而忽略了單位的長遠發展,粗略的編制預算項目,這樣編制的預算,對于日常工作不能起到實質性的指導作用,在實際工作中難以很好地執行,造成了預算執行困難。
(四)缺乏監管控制體系,監督不力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單位預算管理體系只有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兩個環節,由于有些單位本身預算任務繁重、工作量大、涉及面廣,而領導的考察方式大多不夠深入細致,缺乏系統、連續的檢查,領導并沒有在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的監控工作起到實質性作用。
另外,隨著新預算法的頒布,要求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公開化和透明化,但這點做的不夠細化。
(五)缺乏考核評價機制,不能為預算改進提供支持
很多單位預算管理工作更多的是在關注財政資金的使用及預算執行情況,缺少對預算執行的科學性、合理性及效果的考評機制。久而久之會使得預算的執行不能真正的落到實處。
三.攀枝花市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業務的內部控制政策建議
(一)改善預算管理環境,提高全員預算意識
領導應重視和支持預算管理工作。給予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視,更加科學合理的調整機構和人員的配置,建立預算部門和其他各個部門的聯結,做到部門間及時溝通,保證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能夠被及時解決。同時,在開始進行預算的編制工作之前能為預算的編制工作提供更實際的資料證據和充分的時間。
(二)設立預算管理機構,明確各科室職責
預算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工作,一個完整的預算管理需要將預算滲透到每一個科室、部門的每一項工作中。需要調動每個科室的積極性,通過建立一個具有執行力的預算管理組織來保證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單位的領導層應該重視和支持預算管理委員會的工作,賦予其調動各方面力量實施預算管理的權利。在預算管理委員會里,各成員要分工明確,各盡其職、保證預算管理的順利實施。
(三)提高預算編制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行政事業單位要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來具體的分析。根據單位的資產數量變動等情況,調劑其增加的量和原來的存量的使用情況使其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同時還要詳細的盤點單位的實際資產數目、變動的情況以及各個部門的占用量等,然后在依照單位的發展規劃來為各項資產的分配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并且要做到具有可實際操作性,在這些工作完成之后便可以形成最后的資產配置方案。為了減少過程中資源的浪費或重復現象,如果在編制過程中出現不切實際或者過失的情況,這個配置方案要能對其及時的識別和改正并且能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更重要的項目。
(四)采取科學的預算執行方法。
一是建立和健全一套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二是以國家經濟、財政和社會管理政策為指導,根據部門預算管理要求和預算政策、項目、指標、標準等因素制定具體的支出預算管理辦法。
(五)建立科學完善的監控機制
建立預算監控機制。預算監控系統的建立就是為了能夠及時發現預算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如以下兩方面:
一是預算編制方面的監控:預算編制的方法是否符合單位的實際工作情況、方法是否正確、合理;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是否覆蓋了所有的層級;編制的報表是否達到平衡,是否出現金額錯誤、不夠詳盡的情況;編制的程序是否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和單位的實際財務情況等;二是預算執行方面的監控:預算收支執行的進度是否與單位的正常工作進度相匹配;是否實現了預期的預算收入目標,是否有未預計的收入進賬;各項花費支出是否有預算,預算支出是否在規定范圍內,有無違規使用預算資金的現象;年終決算報表是否準確無誤,是否完整可靠等。對預算的差異分析,分析造成差異的原因,尋找減少差異的方法,爭取在下一年度的預算編制工作中汲取教訓,不斷縮小兩者的差異。還有預算的各個環節是否銜接順利,相關的資料的是否完整,是否真實可靠等。
(六)開展績效考評工作
一個科學、合理、獎懲分明的考核評價制度可以保證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因此要選擇合適的預算考評方法。如對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綜合記分等級評價法。建立績效評價體系,設置預算評價指標的時候把握好準確性和合理性的原則。實施獎懲措施,將獎懲落到實處。建立反饋機制,了解各部門的動態,對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對于預算執行情況較差的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并督促其落實。對于逾期不予落實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參考文獻:
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問題的若干思考[J].納稅,2018,12(34):266+268.
[2]姚浩然.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研究[J].財經界,2018(12):132.
[3]范永剛.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35):48-49.
作者簡介:
一作:陳巧,攀枝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2016級會計學本科,
二作:杜雪,攀枝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2016級會計學本科
三作:葉章俊,攀枝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2016級會計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