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盼
摘 要:油公司體制機制建設的推進,給勝利油田開發單位帶來了深刻變化,二、三級機關機構更加精簡高效,管理職能更加清晰規范;管理層級進一步壓扁,健全專業管理體系,實現“七化”運營模式。隨著改革的推進,在黨建思想文化工作中著力推陳出新、去粗取精、與時俱進至關重要。
關鍵詞:黨建思想文化;油公司;創新
石油開發中心自油公司體制機制建設開始就不斷探索新形勢下黨建思想文化開展的新思路、新模式,通過創新黨建、思想政治、和諧建設的工作模式,充分發揮了黨建思想工作優勢,推動了新形勢下的黨建思想文化工作,形成思想工作與生產經營互融共進的發展合力。
一、創新黨建模式,激發隊伍新活力
石油開發中心不斷探索基層黨建模式,做到基層黨建與生產經營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持續鞏固基層黨建工作在推動改革轉型發展和實現效益開發的戰斗堡壘作用。
1.黨群同步,全面推進。按照“新建行政單位與建立黨組織同步考慮,調整行政單位與調整黨組織同步進行,黨務政工干部與行政干部同步配備”三同步的要求,打破傳統的“書記管思想、站(班)長管生產”理念,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責任鏈管理體系,全面實施專業化管理站班長和支部書記“雙向監督 交叉任職”,做到基層專職黨建思想工作人員能帶生產、專業站班長會抓思想,使生產指揮、思想工作相互滲透、相互指導。按照以黨建帶團建,以黨建帶工建的要求,形成了“黨支部+團支部+工會小組”三位一體的“大黨群”、“大黨建”格局,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全能員工”為載體,開展崗位練兵、業務競賽等,形成目標同向、決策同定、責任同負的共同體。
2.區域共建,合作共贏。結合基層單位所處油地大環境,中心引導各三級黨群組織利用油地、相鄰油田單位的屬地區域內的教育陣地、活動場所、人員等資源優勢,開展油地及油田單位內部的黨建聯動工作,通過進一步鞏固教育活動陣地,創新活動載體,使共建共贏效果呈現多層次、多角度、系統化、規范化,進而營造了合作共贏、協調發展的積極氛圍。位于河口的勝發采油管理區創新制定《區域黨建聯動實施方案》,與河口社區、河口采油廠等單位組成區域內黨建聯動共同體,通過組織開展交流聯席、志愿幫扶、紅色行動等合作式的運行手段,實現了區域黨建活動靈活多樣,實現了“1+1>2”的積極效果,促進了基層黨建工作的互動交流。
3.搭建平臺,互促提升。該單位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抓好黨員、技術、員工三支隊伍的數據庫建設,并以此為契機把隊伍管理納入信息化、規范化、集中式的專業管理體系。在基層單位創辦了黨建E網通學習網站、微信交流平臺等,根據員工的不同年齡、不同層級、不同需求設置相應的學習欄目,提升各個群體的學習能力及業務水平,讓思想在先、行動在前的先進典型在改革轉型中持續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為生產經營工作注入新能量
公司積極適應新變化,不斷創新和改進工作模式,創造性地開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為生產經營建設注入了新能量。
1.創新形勢任務教育方式,由傳遞壓力向緩解壓力轉變。中心創新形勢任務教育引導方式,先是組建了一支由機關科室責任人及基層正職組成的形勢任務教育宣講團,一方面通過分析經濟利益、現實壓力把企業與員工緊緊聯系在一起,結成利益共同體,一方面把困難和壓力轉化為企業及個人發展的有利條件,以疏導和緩解的方式認清形勢把握機遇。宣講團在這一特殊的時期彰顯了黨群、生產、安全、經營等科室攜手合作,中心上下“同呼吸、共命運”的合志合力局面。為進一步增強認同感,實現“單向灌輸”向“多面疏導”的轉變,中心開展“我的幸福故事”征集、“主題講故事”演講比賽等活動,把教育從硬性變為悄然植入。
2.創新EAP服務方式,推進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同步開展。中心吸納30余名二、三級心理咨詢師及青年志愿者成立了EAP拓展活動組,成立幸福教練小組,針對思想工作,安排現場心理測試、人偶游戲、模擬幸福銀行等活動,打破單位壁壘、性別界限,開放工作室服務職能,邀請兄弟單位有經驗的思想政治工作專員、創新創效技術能手指導交流,并開通了中心的思想工作交流群、創新創效業務群等移動交流平臺,讓這些增進交流、強化素質、提升能力的活動陣地得以壯大、科學運營,既提升了員工幸福感,又促進了大家在生產生活中互勉共進、良性發展。
3.創新零距離交流方式,確?!皟勺ァ眱刹徽`。中心注重活動載體的形式創新及實在效果,組織開展“四個交流”活動(即承包責任區的承包干部一個季度輪換一個責任區進行交流、基層單位樣板井站貢獻標兵進行交流、獲獎經營合理化建議進行交流、QC成果及思想成果進行交流),交流活動點多面廣,無形中激勵了黨員干部、典型帶動群體爭當先進、建功立業戰斗力。各基層單位的黨員干部在單位內部自發進行責任區輪崗交流,深入站班交流談心,解難題、送溫暖、辦實事,全方位把脈員工思想脈搏,提升相互信任度,營造了“思想問題無界溝”的和諧氛圍,增強工作融合力。
三、創新群眾工作模式,營造和諧發展新氛圍
公司創新群眾工作模式,充分落實依靠群眾辦企業方針,關注民計民生,營造了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
1.民主管理促和諧。落實“依靠”方針,在各基層單位成立民主管理小組,定期收集、廣泛征求職工意見建議,定期召開小組會、懇談會,匯聚了全員智慧,督促了基層管理陽光操作。積極開展職工代表活動日活動,充分發揮職工代表作用,提升了基層民主管理水平。按照“功能完備、各具特色”要求,因地制宜地在基層單位開展新型標準化職工之家建設,建立了集民主管理、黨團活動、創新創效、素質提升、文體活動為一體的基層活動陣地,促進了和諧發展。
2.暢通渠道促和諧。石油開發中心堅持完善專業技術和高技能人才崗位序列,建立競聘、管理、考核、激勵配套措施,推進油田導師帶徒“金鑰匙”技術競賽、職業技能競賽,在中心內部舉辦技術比武、業務競賽、“一專多能”比賽、工況分析比賽等,通過搭建成長平臺、暢通成才渠道實現各層面人才的全覆蓋,為企業發展儲備復合型人才,也營造了在成長成才上比學趕幫超的積極氛圍。
3.改善民生促和諧。面對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式和日趨多元化的利益需求,結合油田百隊幫扶項目,積極改善基層工作生活條件,共建“幸福之家”。應對油公司體制機制下服務專業化、市場化的新要求,在全中心就餐推行“一卡通”,優化了就餐環境,方便了就餐環節。扎實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及困難職工幫扶,把好事實事辦到了職工心坎上。以“送文化下基層”活動為載體,送圖書、送拓展、送講座、送基層職工書屋、送流動團課等活動同步開展,豐富了一線職工的文化生活,凝聚了團隊力量,促進了和諧發展。
通過在黨組織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群眾工作等方面的創新推動,石油開發中心各級黨組織與廣大職工充分適應了油公司體制機制下的黨建思想文化工作,各級黨組織戰斗力進一步增強,隊伍作風素質能力進一步提升,黨建思想文化工作與生產經營的結合更加緊密,中心的管理水平與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