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珵 郭茜
摘 要:互聯網金融在當下的信息化時代取得迅速的發展,其在互聯網企業以及金融發展機構中,通過信息化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使用實現新型的支付以及投資業務服務。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逐漸進入到人們的生活并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ヂ摼W金融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時還伴隨著相當的風險,本文通過對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為今后的互聯網金融安全環境的構建提出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影響因素;防范機制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對我們的生活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當下的互聯網時代已經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并成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為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自從上世紀以來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網絡化技術不僅在人們的生活方式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在人們的理財方式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網絡債券以及網上投資等已經成為人們投資普遍采用的方式,近幾年來支付寶的使用更是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推向高潮。互聯網金融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因素。如今的網絡安全依然存在缺陷,需要在此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建立新的安全平臺。本文正是針對這些風險因素的研究,提出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為今后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參考。
1、互聯網金融的定義
互聯網金融可以定義為互聯網發起的由金融機構以及互聯網企業共同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的金融投資以及消費支付的新形式的服務方式?;ヂ摼W金融不僅實現了互聯網與金融機構的融合,同時還實現了一定條件下的新型交易方式。其結果的實現必然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以及消費方式的巨大變化?;ヂ摼W金融的發生以及發展必然存在一定的基礎性,它的發展是基于安全可靠以及移動式的前提下進行的互聯網平臺的交易模式,同時又是人們深入了解而且熟悉的新型消費方式。
2、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互聯網金融更多的依賴于網絡技術的發展,相關技術的發展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主要的風險現歸結如下:1)網絡新興技術的風險。技術方面的風險依舊存在與如今的網絡體系中,需要對其加以足夠的重視;2)網絡化的業務流程風險;網絡形式下的金融業務流程相對較為復雜,而且業務追蹤較為困難,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3)法律實行的風險?;ヂ摼W金融相比于傳統的金融體系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自然存在較多的風險;4)用戶個人信譽風險。用戶個人的信譽對于金融機構而言相當重要,網絡的力量足夠強大的同時所帶來的副作用也是巨大的,這同樣是互聯網金融機構做需要承擔的風險[1]。
3、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機制
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發展環境,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缺乏法律法規以及監管的機制下,很難確保行業自身能夠實現健康有序發展,所以必須建立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機制,從而推動互聯網金融能夠實現健康有序發展。
3.1進一步加強有關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力度。明確監管的主體以及監管的對象監管范圍等內容。同時對監管部門實施合理的引導以及體系規范,建立有效的風險監測以及應對機制,實現互聯網金融的特性監管。
3.2建立適應性的行業發展體系?;ヂ摼W金融的發展不應該僅僅依靠政府部門的監管,而是需要建立整套的行業自律體系規范。其中,政府部門負責制定一系列的監管制度,完善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法規系統,同時界定互聯網金融的范圍,設定行業內部管理制度,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市場提供良好的外部競爭環境。同時政府需要鼓勵行業內部建立自己的行為規范準則,從而適應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是消費者獲得應有的權益。
3.3建立完善的互聯網金融法律體系。其一是加大對互聯網金融體系的立法監管力度,明確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地位,同時規范互聯網金融的資格條件以及經營方式。嚴厲打擊不法分子進行網絡金融詐騙等違法活動。其二、明確互聯網金融準入以及推出機制,嚴格制定互聯網金融機構注冊資金量,加強企業準入門檻的制定,同時制定詳細的制度規范,防止違法分子鉆營取巧。其三、制定詳盡的互聯網金融交易規范,建立相對較為公平的交易環境,在交易的過程中建立憑證信息的交易規則,保護雙方的交易信息。
3.4強化有關互聯網金融的技術監督體系。正是因為互聯網金融較多的依賴于互聯網的發展技術,所以需要針對技術難題上的風險進行控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加強計算機技術的研究開發,自行研制適應性的計算機技術。同時在行業內部建立行業發展標準,加強行業內部的溝通,強化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體系建設。同時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實現互聯網金融的內部有效管理,提高互聯網金融機構對于技術風險的管控,實現聯動的風險防范機制建設。
3.5完善互聯網金融體系的責任追究機制。對于那些交易范圍較大而且涉及到的金額量較大的金融交易機構,一定要對交易過程進行及時備案,實現國家層面的信息安全保護。同時建立責任制度,優化相關的訴訟管理機制,更好的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3.6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以及信息披露機制。為了更好地發揮市場的監督作用,建立適應性的信息披露機制。互聯網金融企業同時應該定期進行行業經營狀況匯報,將各類信息公開到民眾視野之內,以此增加投資者的信任,從而更好地增加行業的信任度。與此同時,建立消費者保護機制,解決各類問題糾紛,進而更好的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2]。
4、結論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適應了當下的金融發展市場,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理財渠道,進而滿足了民眾的理財需求,對于當下的經濟發展需求同樣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對互聯網金融風險進行監管的過程中,監管部門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監管,同時建立適應性的法律法規,以此規范行業的發展,進而推動互聯網金融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鄧青青.互聯網金融風險影響因素及其防范機制研究[J].市場研究,2016,(4):21-22.
[2]曾薇.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機制研究[J].華北金融,2017,0(8).
作者簡介:
宋珵,1996.03.01,女, 漢族, 湖北省咸寧市赤壁市 ,本科,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