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海 王俊生
摘 要: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電網也邁向了智能化,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的終端,它與傳統的機械電表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綜合了多項技術,科學化程度更高,具有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多種特征,而且功能強大、多樣,極大的簡便了相關工作,提高了電網運行的效率、穩定性,優化了電網服務。不過,智能電表在使用過程當中,同樣可能會發生故障,進而影響到電網的運行,降低電網服務的質量,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出現,我們就必須要對智能電表做好維護工作。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實際工作經驗與學習認識,首先簡單介紹了智能電表的概念及維護的必要性,然后主要就如何做好對智能電表的維護工作提出了部分探討性建議,以期能為相關的工作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能電表;概念;維護
當前,智能電表已經在我國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和使用,它是構成我國智能電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緊緊關系著電網的運行和服務,我們必須要對智能電表做好維護工作,使其能夠始終保持正常、良好的狀態,這樣才能確保好整個電網的運行和服務。
一、智能電表的概念及維護的必要性
電表,直觀來說就是測量用電量的一種設備裝置,它位于電網的終端。從電表的整個發展歷程上來看,其一共經過了三次較大的變化,第一代電表屬于是感應式機械電表,第二代電表屬于是機電一體或全電子式電表,第三代電表是當前正在大范圍推廣的智能電表。感應式機械電表是最早投入使用的電表,這種電表的技術與科學含量較低,必須要人工抄讀,只能通過先用電后抄表的方式進行電費結算,而且穩定性、準確性、安全性較低,容易出現計量不準確、安全事故或是偷電等情況[1];和感應式機械電表相比,機電一體或全電子式電表的功能大大提升,它采用電子器件替代了機械部件,可以進行自動化的電量采集、數據處理,同時還能夠進行分時計量、遠程自動抄表;智能電表在電子式電表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了現代自動化、智能化技術,而且通信能力也更強,其不僅僅可以實現多種模式的用電計量、自動抄表,同時還具有電量記憶、電價查詢、智能扣費、余額報警、抄表時間凍結、遠程控制等諸多的功能,在電網服務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優勢,不僅簡便了相關工作,同時還為用戶用電提供了更多的便捷[2]。不過,如果智能電表在使用過程當中發生了故障的話,便同樣會引起諸多不良的后果,例如計量不準確、無法正常用電或是其他的安全事故,影響到整個電網的穩定性,降低電網服務質量,為此我們就必須要對只能電表做好維護工作,使其能夠始終保持正常、良好的狀態,這樣才能真正確保電網運行的高效、穩定、安全,為用戶提供優質的電網服務。
二、智能電表的維護策略
(一)確保智能電表的安裝符合相關要求
智能電表對工作環境的要求雖然不是非常的苛刻,但是同樣有許多應當注意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安裝過程當中,確保安裝環境、條件符合相關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盡量保證智能電表長時間保持正常、良好的使用狀態。最基本的,應當做到智能電表的安裝環境防塵、防曬、防雨,盡量減少其暴露,做好保護工作。同時智能電表的安裝高度要適中,便于用戶插卡和查看,即不能過高或過低,否則都容易造成智能電表因操作不便而損壞。如果電網的線路較長,同時智能電表又較為分散,則需要安裝信號中繼器,保證信號采集。
(二)加強對智能電表的日常巡檢
智能電表具有一定的故障自我檢測能力,并且能夠遠程反饋自身的狀態,但即使是如此,我們也必須要加強對智能電表的日常巡檢,因為對于一些特殊的故障或隱患,智能電表自檢不到,也不能進行遠程反饋,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只能通過巡檢來發現問題,并及時的解決問題。所以,應當制定明確的日常巡檢制度,安排人員定期進行巡檢,檢查智能電表的作為環境情況以及其自身的狀態。
(三)嚴格對維護工作人員的管理
和以往的電表相比,智能電表在技術與結構方面都更加的復雜,科學程度更高, 因此其維護工作的技術難度也更高,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就必須要對維護工作人員做好管理工作,重點對其做好教育培訓,一方面要提高他們對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使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身工作中來,切實履行自身工作職責;另一方面還要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能力,使其可以高效、準確、安全的完成維護工作,保證智能電表維護工作的質量和成效。
(四)智能電表維護中常見故障的應對、處理
智能電表可能發生的故障多種多樣,但有幾類故障是較為常見的,對于這些常見故障我們必須要重點的應對和處理。首先是智能電表死機,這是常見的智能電表故障之一,表現為智能電表停止工作,指示燈熄滅、顯示屏不亮,同時按鍵無反應。這通常是由于硬件損壞所造成的,如PCB板上元件虛焊、脫落,脈沖線碰到強電而損壞光耦,電壓分壓電阻斷裂等等,根據實際原因可以進行對應的維修或是直接更換電表。少數情況下,軟件問題也可能導致智能電表死機,這種情況下一般通過重啟電表便可以解決問題。
從實際的使用情況來看,智能電表還較為容易發生花屏的現象,花屏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脈沖輸出正常,且RS485口或紅外通訊口工作正常,此時只是單單顯示屏模塊故障,計量數據不會丟失,可通過外部器具如掌機、電腦、主站等進行抄表,更換電表不用追補電量。第二種是電表的主芯片不正常,而主芯片是電能表核心,又是電量的累加、分時處理、數據轉存、通訊輸出等功能的實現者,出現黑屏,意味主芯片沒有正常工作,電量計量就無法實現,這就需要更換電表及追補電量[3]。
終端與電表通訊失敗、終端與主站通訊失敗也是較為容易出現的故障,對于前者應檢查終端與電表的通訊線有無接觸不良或斷股、RS485端口電壓是否正常、終端的抄表設置是否正確,然后進行相應的更換和重新設置。后者應檢查天線有無接觸不良或斷股、電話卡有無損壞或失效、通訊模塊有無損壞、終端上線設置是否正確,然后進行相應的更換和重新設置。
再者是計量精度超差,對于這個問題的處理,一是加大智能表中的電壓,提高電流,看表中的誤差值有沒有顯示,如果脈沖燈一直在閃,但是表中的誤差值卻不顯示具體的數值,那么問題可能出在脈沖線夾或者脈沖中的一些器件上,比如連焊、虛焊等,要想確定是哪一部分出現問題,就要逐個檢查智能表中的脈沖器件,直到找到具體的故障。二是同時調高電壓及電流,如果脈沖燈不閃而且表中也沒有顯示誤差,那么出現故障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表中的電壓或者電流過大。三是電能的計量出現錯誤,主要原因就是表中計量部分中的連焊或者錯焊開裂造成超差[4]。最后,如果在加大了電壓、電流的情況下,智能電表的其他功能可以正常的運轉,但是卻不計算電量,便多是因為計量芯片出錯,需要進行更換。
三、結語
當前,智能電表已經在我國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和使用,我們必須要重視并切實做好對智能電表的維護工作,預防和消除故障,始終保持其正常、良好的狀態,從而維護整個智能電網運行的效率和穩定性,保障電網安全,提高電網服務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晶.祁縣智能電表運行及在電網信息采集中應用的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8(17):138-139.
[2]鄭方圓.基于智能電表的低壓供電可靠性系統建設方案[J].低碳世界,2017(30):70-71.
[3]劉芳.智能電表推廣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24):51-52.
[4]徐麗文,劉金環,房秀麗.智能電表及集抄系統的運行維護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