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菡秋
摘 要:目的:探討自體動靜脈內瘺使用鈍針扣眼穿刺后發生并發癥的原因及護理對策。自體動靜脈內瘺扣眼穿刺并發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衛生習慣不良和反復穿刺所致。雖然扣眼穿刺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但也會發生一些并發癥,經過原因分析及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降低自體動靜脈內瘺扣眼穿刺并發癥的發生,延長內瘺使用壽命。
關鍵詞:自體動靜脈內瘺;扣眼穿刺;并發癥;原因分析;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血液凈化中心2015年5月~2018年5月使用鈍針穿刺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8例,男165例,女93例,年齡25~83歲,血透次數每周2~3次,透析時間4小時。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148例、糖尿病腎病68例、高血壓腎病25例、其它病因17例。
1.2扣眼穿刺方法①采用日本尼普洛生產的銳針16G進行操作。通過體表觸摸,確定動靜脈穿刺點,取相同位置,局部皮膚消毒后進行穿刺。進針角度相同,操作達到相同深度。動脈穿刺點距離內瘺吻合口5cm以上,靜脈穿刺點距離動脈穿刺點7cm以上,重復穿刺12~15次。隧道形成期由一高年資的護士負責穿刺同一患者,3~4周隧道形成后,改用鈍針進行穿刺。②每次穿刺前對內瘺進行評估,確定是否出現并發癥。觀察局部皮膚,及時發現皮疹、硬結情況。觸摸局部內瘺,判斷震顫是否異常。③消毒穿刺處皮膚,達到足夠范圍,尋找扣眼口。去除血痂,動作宜輕柔。準備鈍針,再次消毒扣眼口,將針刺入血管,旋轉進針,逐漸推入。
2結果
258例患者使用鈍針扣眼穿刺并發穿刺點感染14例,穿刺點滲血12例,隧道狹窄10例,穿刺點濕疹4例,血栓形成15例,經有效護理,并發癥消除。
3并發癥分析及護理
3.1感染在研究所觀察的患者中,感染者有14例,所占比例為5.43%。觀察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熱痛等表現,并有膿性分泌物。3.1.1原因分析①患者本身不注意個人衛生,未做好皮膚的清潔,不能保持局部干燥,使創口處于潮濕環境當中,為感染創造條件。皮膚搔癢,不能夠正確處理,進一步加重感染。②護理人員操作不當。為預防感染,穿刺前必須充分消毒皮膚,干后才能進行穿刺操作,操作人員在這方面有所欠缺。扣眼口血痂要充分清除,之后完成二次消毒才能再次穿刺,操作人員忽略這一點,消毒力度不夠,引發局部感染。③局部結痂可以隱藏部分細菌,初次消毒時不能夠做到全面,因此去除血痂后要進行二次消毒,否則會通過皮膚破損處導致血管內感染[3]。④去除血痂時操作不當,導致周邊皮膚出現二次傷害,無法有效抵御外來侵害,促進感染發生。3.1.2護理①加強宣教,充分溝通,讓患者了解日常護理常識。指導其清潔手臂,利用肥皂水操作,保證局部衛生。平時加強針眼護理,透析完成后24小時內不能碰水,一但發現必須立即擦干,保證針眼干燥。②護士穿刺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使用碘伏棉簽消毒兩遍,直徑5~10cm,至穿刺點無血液滲出,碘伏風干后再進行穿刺。因血液是細菌最好的培養基,故祛痂時,動作應輕柔。避免祛痂過大,損傷皮膚。③透析過程中覆蓋針眼的輸液貼有滲血應及時更換。④指導患者用莫匹羅星軟膏外抹,每日3~4次或者用呋喃西林藥水濕敷。⑤改用銳針穿刺,更換新的穿刺點。
3.2穿刺點滲血本組患者發生穿刺點滲血12例。3.2.1原因分析①用12號針頭祛痂,挑痂范圍過大,損傷皮膚引起滲血。②老年人皮膚松弛,彈性差,容易滲血。③消瘦患者皮下脂肪少,肌肉力量不足,血管表淺,易導致滲血。3.2.2護理①穿刺前要做好準備,準備無菌生理鹽水棉球,尋找血痂位置,將棉球放于其上,使后者逐漸軟化,時間為30min。祛痂時動作輕柔,避免祛痂過大損傷周圍皮膚。②消瘦患者皮下組織較少,血管接近皮膚,穿刺時容易滲血,血管內壓力高時更為明顯。對此要根據情況調整進針角度,使皮下隧道長度增加,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上述狀況。
3.3隧道狹窄或閉合在臨床上并不少見,一旦出現上述現象,內瘺將無法使用。本組患者10例出現隧道狹窄或閉合。3.3.1原因分析①操作者技術欠缺。由于經驗不足,進針時過于用力,使局部血管出現二次傷害,導致皮下隧道受到影響。②患者手臂原因。擺放位置發生變化影響隧道線路。③體重增加,皮下脂肪豐厚,導致入口移位。④局部皮膚發生增生樣改變,出現“火山口”樣突起[4],影響操作。⑤進針操作不能保證完全一致,容易形成假隧道,一個患者有兩個隧道,導致穿刺失敗。3.3.2護理①操作前幫助患者擺放正確體位,以平臥位最為適宜,將內瘺手臂放在易操作位置,確保患者舒適。準備銳針對患者進行穿刺,建立隧道。整個過程中不要出現體位變化。確定內瘺穿刺點,防止出現移位,如不成功需要再次穿刺。穿刺前必須要調整手臂位置,確保達到要求。②注意鈍針穿刺手法,速度宜慢,針頭斜面朝上,緩慢旋轉,逐漸推入,體味皮下隧道走向,防止造成血管二次傷害。③穿刺前做好評估,確保穿刺沿著隧道方向進行,防止造成損傷。④對于增生的血痂可加強軟化,利用無菌生理鹽水濕敷達到要求,穿刺時動作緩慢,輕柔,避免形成假隧道。⑤遇到鈍針穿刺困難的,可改用銳針沿原隧道再進行穿刺2~3次,再改為鈍針穿刺。
4小結
扣眼穿刺可以有效降低內瘺并發癥發生,適用性廣,具有較好臨床應用價值。這種操作方式疼痛較輕,內瘺使用時間長,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不過也要認識到這項操作有可能出現一系列并發癥,但只要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改進操作規程,提高穿刺技術,及時分析原因并采取個體化護理對策,并發癥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達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