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
摘? 要:為了保證中小類型河道工程建設質量能有良好質量,應認識到河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能結合河道治理需要以及特點,制定標準化的管理方案。本文就中小類型河道治理階段中標準化管理工作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小河道;標準化;治理
河道對于城市整體運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尤其是當代城市逐漸實現了立體化建設、生態化建設之后,也更需要城市河道工程能在建造質量方面有所提升。為面對當前河道當中存在的不同程度污染問題,也就需要治理人員開展標準化的管理工作,推動河道治理質量提升。
1 當前中小河道在治理方面實現標準化管理的主要措施分析
1.1 強化宣傳引導方面的工作
在推動各種管理方案、計劃落實的階段中,需要做好思想層面的引導工作,讓工作人員能對河道治理工作有更清晰的認識,然河道治理工作的質量得到提升。而在實際開展培訓、引導工作的階段中首先做好引導、宣傳材料的選擇工作,可以將完成編制的規章制度作為教育、引導的主要材料,這樣才開展引導工作的時候也就能引導,加深工作人員對于河道治理工作的重視力度,推動河道治理工作整體質量的提升。而且在實際開展河道治理工作的階段中,需要通過潛移默化的來讓管理人員認識到河道治理工作的關鍵點,避免出現使用灌輸類型教育模式來完成引導、培養工作。
其次,在進行河道治理方面規范知識引導的階段中,也需要注意引導方式的選擇,采用專題講座、巡回演講等方式在讓河道治理方面各項規定以及規范能充的工作人員吸收,為后續河道治理方面標準化類型制度的落實創造良好基礎,這也就能讓河道治理工作的整體效果得到加強,這樣也能保避免河道治理工作出現質量問題。讓河道治理方面的工作人員能在對相應規范制度有更全面了解的情況下,高效的開展相應工作。
第三,應能堅持在河道治理相應規范制度普及的過程中,還應落實以榜樣人物以及典型工程為基礎的講解模式。通過榜樣人物以及典型工程的帶動,就能讓工作人員對河道治理工作有更深刻的認識,讓河道治理的整體質量得到強化。
1.2 建立高度標準化的管理評審機制
通過建立健全建設各方的質量保證體系、安全保證體系、現場監督體系,落實人員,明確職責,形成“執行-檢查-改進-提高”的封閉循環鏈。形成定期檢查的制度,建設各方逐條對照制度進行自查,對查出的問題定人、定時、定措施,確保制度執行不走樣,檢查有人抓,整改到人頭。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發現問題,責令限期整改;建立巡查制度,對各項目建設進行不打招呼檢查,對標準化管理不到位或者不實行標準化管理的,按照《關于實行河道治理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的意見》要求,嚴肅查處。
1.3 落實過程控制工作
在實際開展河道治理工作的時候,需要重視工程質量控制的質量,通過對河道治理工程實際質量的控制來實現整個項目質量的提升。而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階段中,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責任制,讓河道治理任務能夠得到詳細的細化到每一個人,這樣不僅能起到督促工作人員正常工作的效果,同時還能在河道治理工作實際開展中出現了安全事故之后立即找到相關的責任人以及責任部門,及時的對問題進行處理,避免各種事故造成的影響變大。其次,還要強化工程建造中的材料管理工作,為了避免由于材料問題導致工程建設質量受到影響,也就需要工作人員的嚴格的對工程建設中使用的原材料進行質量管理。同時為了保證材料管理質量能得到保證,還可以采用第三方檢測工的方式,讓原材料檢驗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
第三,還要能設立專門的環保、安全監督小組,通過專業小組的設定,讓河道治理工程開展階段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均能得到有效、高質量的管理,避免河道治理工程在實際開展中出現質量問題而影響治理工程的質量。而且通過專業小組檢查制度的建立,也能讓河道治理中的分工更加清晰、明確。
另外,當前河道治理工程往往涉及的內容較多,并且工程整體規模較大,因此在河道治理工程當中也就會存在較多的隱蔽工程,需要施工人員能做好這些隱蔽工程的建造以及管理,避免由于隱蔽工程質量不達標而影響河道治理工程整體質量。尤其要能做好關鍵建筑結構以及核心施工工序的建造以及監控,使河道治理工程的質量能得到保證。
1.4 加強安全生產和廉政風險控制分析
安全生產和廉政工作的重要性用什么來形容都不為過。一是,按照“分工負責,層層落實”的原則,市級河道管理單位和各項目法人、項目法人和各參建單位、參建單位和各班組,逐級簽訂安全責任狀,形成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二是,建立隱患排查制度,制定安全生產總體預案、各項專項預案以及現場處置方案;三是,嚴格落實“十公開”制度,定期監督檢查各參建單位十公開工作執行情況,使工程建設在陽光下運行。
1.5 加強工程進度控制分析
工程進度關乎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要把標準化管理作為推進工程進度的有力抓手。一是,建立工程進度日報、周報、月報和政府、人大、政協檢查和督導制度,加強對施工進度的動態監督檢查;二是,推廣成熟的標準化工法,確保重要施工工序無縫隙銜接;三是,根據工程建設各階段特點,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四是,制定工期節點,實行工程進度月通報、評比制度,實行嚴格的重獎重罰考核辦法。
2 標準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通過標準化管理使以往分割、獨立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質量管理、工程管理、隊伍管理實現了整合與熔煉,使這幾項管理互相滲透、互為作用,成為一個統一的管理體系,優化了管理流程,形成管理合力,促進工程建設由傳統管理向現代管理的轉變。
通過標準化管理,實現對工程建設人、機、料、法、環五大生產要素的協調、有序管理,現在每一處河道治理工程就是一處生態樣板、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
通過標準化管理,建立工程建設活動全過程的行為準則、檢查考核標準和監督制約機制,使參建各方和從業人員對應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何種程度明明白白,實現市場行為的規范化,促進行業素質的快速提升。
通過標準化管理,整合現場管理資源,優化管理流程和施工組織方式,對工程建設活動的各個環節實行程序化管理,做到質量與安全管理環環相扣、層層把關,有效消除質量安全隱患,提升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3 結束語
河道治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推動城市發展的關鍵內容,尤其是當代城市對生態建設重視度增加的趨勢下,也更需強化河道治理工作的質量。而在實際落實河道治理工作的時候,需要工作人員做好標準化建設方面工作,讓河道治理工作整體質量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李強.中小河道治理工程標準化管理模式探討[J].東北水利水電,2016,34(4):61-62.
[2]陰鑫,王國棟,晁越,etal.淺談建筑施工項目標準化建設與管理[J].中國標準化,2016(9x):68-69.
[3]芮曄,周楊,劉曉成.江陰市農村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后的長效管理實踐[J].治淮,2017(1):43-45.
[4]莫巨威.談中小河道治理工程中漿砌石擋墻的施工質量控制[J].城市建筑,2016(11):32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