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丹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銀行業務規模在快速增長后呈現出放緩趨勢,貸款增速也在降低,銀行目前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挑戰和風險問題。在新形勢下,如何合理規避金融風險,提升銀行的盈利水平,降低負債成本,成為了銀行必須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銀行金融風險進行重點分析,并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銀行 金融風險 防范措施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由高速朝著平穩過度,與經濟發展情況相關度較高的銀行業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其各項業務規模增長逐漸變緩,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在經濟形勢變化較快的今天,銀行需要迎接更多的挑戰和金融風險,因此如何認識金融風險,選擇合理的防范和規避方法十分重要。
一、銀行金融風險現狀分析
金融風險是指在銀行經營活動中,由于各種不穩定因素引起的銀行實際收益和預期收益出現的嚴重分離現象,可能導致資金出現損失,影響銀行的發展。由于銀行的運作和經營特點,金融風險是一直存在的,對金融風險的管理和防范也是現代銀行必須面對的問題。在實際的金融風險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有突出表現:
第一,信貸風險。信貸風險是當前經濟形勢下面對的最為復雜的主要風險。由于不良貸款等問題的存在,導致銀行面臨較大的信貸風險。隨著我國征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信貸風險在未來應當能受到一定的控制。第二,流動風險。銀行在運營過程中,需要根據各類存款資金的類型和持續時間,來對資金進行合理的使用和配置。在這一過程中,資金流動并沒有受到100%的安全或收益保障,因此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第三,財務風險。財務風險主要是由于銀行在財務工作中遭遇的不穩定因素,比如資產流動能力減弱、業務維系水平降低,資產負債增加等。第四,利率風險,主要是由于國內和國際上利率變動帶來的影響,經濟形勢的發展和變化,都會導致銀行金融風險問題的出現,在當下國內經濟變化和政策改革帶來的影響中,銀行如何合理控制金融風險,使其處于可控范圍內成為了重要的研究內容。
二、銀行金融風險控制系統構建
(一)系統目標構成
對銀行而言,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金融風險控制系統能夠有效避免資金受損,而制定明確的系統目標,是提升金融風險控制體系穩定的關鍵。首先,系統目標制定需要掌握足夠的信息資源,利用大數據實現當前經濟形勢下銀行經營變革。其次,要建立起以分類金融為基礎的管理模塊,完善金融風險控制系統,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最后,金融風險控制系統應當為決策層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實現對銀行當前各項業務和經營范圍內金融風險的預測能力,避免遭受資金損失。
(二)系統架構構建
銀行的管理系統必須與業務內容緊密聯系起來,同時還需要完善運營管理制度,加強對風險控制系統的架構構建。風險控制系統的主要內容有數據源、數據管理、數據交換分析、綜合服務管理等幾部分。信息管理平臺能夠使銀行對當前經濟形勢有全面的把握,然后將相關數據轉化為有用的信息,通過分析得到相應的預測結論,對高風險項目做出有效的預測,最終達到防范金融風險,避免銀行遭到較大損失。由于銀行金融風險管理涉及到眾多行政部門和學科知識,因此在銀行內部金融風險管理系統中,應當組建起信息知識共享平臺,使金融知識和信息實現統一管理,監控銀行運營過程中資金的循環流動過程,最終構建出能夠融合風險識別和計量控制的綜合性金融風險防范管理系統。
(三)金融風險識別系統
金融風險識別系統,需要從三個方向選擇指標:第一是宏觀經濟指標,對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優劣進行評估,以做出科學的決策;第二是泡沫風險指標,對風險資產的價格變化實時掌握,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第三是全球主要經濟指標,此指標主要考量我國內部宏觀經濟受國際經濟變化的影響程度。金融風險識別系統應當能夠運用計量理論對指標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發現其中的經濟變量的危險性。首先是金融機構的風險計量。金融機構對特定的風險指標進行篩選,然后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和報告。其次是金融行業的風險計量,通過對當前經濟環境下各行各業的指標進行風險計量,由于受到國外經濟變化的沖擊,使得國際貨幣政策和國家的匯率變化成為了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是金融風險識別系統需要給決策層帶來各類風險的控制管理方法,避免風險發生概率,減少銀行經營的損失。
三、銀行金融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國內銀行應當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不斷開拓創新,與國際金融發展接軌。同時,銀行還應當結合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特點和實際國情,打造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金融體制,完善行業內部競爭機制,形成真正的市場主體。銀行金融業在對外開放時,應當重視以下幾個因素,即:目標、順序、穩定。在開放資本市場時尤其應當重視這幾點,以避免出現發展過急導致的金融風險問題增大,不利于經濟發展和銀行穩定。
(二)加強金融監管力度
金融風險要想做到有效防范,還需要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和法律法規。首先是要對銀行內部的金融體系和資金流動環節加強約束管理,完善內部的監督體系。其次是加強行業自律水平,對各行業的成員單位加強監督,做好業務情況和財務狀況等數據的分析整理工作,及時發現金融風險問題。最后,要規范金融業務運營,打造高效規范的金融環境,為可能出現的風險作出預警和及時的準備工作,保障資金的安全。
(三)借鑒先進監管經驗,規避道德風險
國內銀行應當將目光放到全世界,向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學習,與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接軌,建立起完善的監管體系,制定合理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管理手段。金融監管工作對防范金融風險十分重要,要擴大監管政策的覆蓋范圍,全面涵蓋境內外具有管轄權的金融機構。在監管過程中要考慮是否會對全球化金融經濟帶來消極影響,避免出現任何消極影響。在金融風險監管過程中,可以借鑒國際經驗選擇相應的手段,加強會計和審計制度的國際化建設,提升金融風險管理水平。金融從業人員要加強風險意識教育,強化考核;領導層要以身作則,不斷學習更新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和知識學習,提升銀行員工的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與世界經濟息息相關,面對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必須做好風險防范和控制工作。這不僅僅需要銀行自身重視起來,還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共同參與進來,建立起完善的金融風險控制系統,減少金融風險發生的可能。
參考文獻:
[1]任曉軍.當前商業銀行金融風險控制及防范措施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21):43+96.
[2]李婷. 物流金融風險評價及防范對策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
[3]范立兵. 鹽城市農村金融風險及防范對策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1.
[4]孟穎. 金融風險的測評與防范[D].河北大學,2003.
[5]周天宇. 論金融衍生工具及在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中的應用[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