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摘? ?要:交通噪音加重的主要因是城市交通規模不斷擴大,車輛持續性增加,公路等級與規模的擴大,立交橋的大規模建設。道路噪聲是城市噪聲的主要污染源,噪聲對人和生態有著巨大的危害。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城市交通體系的日益完善,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應當把城市交通噪聲污染治理作為重要任務。本文對城市道路交通污染現狀進行分析,總結有效控制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污染的作法。
關鍵詞:城市道路? 交通? 噪聲? 污染
中圖分類號:TE9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1(a)-0005-02
隨著立體化交通體系快速發展建設,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的強度也不斷增大,汽車在行駛中的噪聲為80-90dB(A),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高速行駛的車流噪聲接近100dB(A)。交通噪聲已經成為影響城市環境的重要因素,應當從道路交通噪聲的聲源、傳播途徑方面加以控制,完善相關法規和技術標準,采用針對性的噪聲治理措施,提高城市交通噪聲控制的科學性。
1? 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影響因素
城市交通噪聲污染問題的成因較為復雜,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現象有時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一些城市的道路交通設施規劃不合理,不注重從環保角度構建合理的交通體系,致使某些城市路段車流量過大,車輛擁堵的現象頻繁發生,控制噪聲源到受聲點的距離較短,城市交通噪聲污染嚴重。我國城市機動車的數量不斷增加,實現上進一步增加了噪聲源,加上機動車生產廠商不注重提高降噪技術水,車輛行駛噪聲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機動車噪聲不斷增加。而且,我國道路等級較低,城市立交橋附屬設施缺失,隔音降噪設備質量較低,隔音設備缺乏維護,噪聲未能有效隔離,造成城市居民生活環境的噪聲污染。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是客觀存在的,應當盡可能的控制噪聲污染程度,根據實地情況設置必要的噪聲污染控制設施設備。
2? 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危害特征
2.1 對人的傷害較大
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對人體的危害較大,它不僅干擾居民作息和睡眠,而且嚴重的影響工作效率。首先,夜間城市道路噪聲嚴重的影響人的睡眠質量,進而影響人的情緒,噪聲污染危害會導致居民的神經衰弱。嚴重的交通噪聲污染還會影響人的聽覺,傷害人的視覺和聽覺器官。長期處在噪聲污染的環境會導致耳鳴現象。持續性的交通噪聲污染還會造成聽覺器官永久性損傷。出現耳鳴、聽力損傷、頭暈等癥狀。
2.2 交通噪聲的計算與評價
城市道路交通的噪聲原因多樣,交通噪聲污染的形成原因較多,這些噪聲不僅來源于城市交通參與司機的鳴笛聲,還有很多是汽車發動機發出的聲音,也有一些是汽車快速行駛與空氣摩擦產生的噪聲。汽車車輪與地面摩擦聲也是交通噪聲的重要原因,汽車摩擦聲音較為長見,而且聲音更加密集,有效聲音通過空氣和道路還能傳播到更遠地方,造成較大的噪聲危害。
2.3 噪聲分布不均問題
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具有分布不勻的特征,噪聲分布理論上具有空間差異性,噪聲呈現出極大的不規律性。一般白天的噪聲比晚上大,城市白天噪聲平均監測值在73dB(A),夜晚交通噪聲的平均值在67dB(A)。每天的清晨、中午與傍晚的道路交通噪聲值最大。加上近年來城市城市道路規模的擴大,城市道路密集程度加劇。
2.4 噪聲治理難度較大
由于城市道路交通噪聲聲源廣泛、傳播途徑多樣,相關治理技術不成熟,人治的成本較高,致使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治理難度較大,交通噪聲污染源監管有效性低。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污染源控制難度高,相關技術手段難以在短期突破。
3? 城市道路交通噪聲防治措施
3.1 噪聲源的控制措施
城市交通聲源較多、聲級高,干擾的時間長。應當根據城市交通的現實狀況采用新的降噪技術,有效的避免城市環境過過分嘈雜問題。具體來說,需針對聲源、傳播途徑及受聲點進行相應的控制措施。
3.2 隔音帶的降噪作用
聲屏障是城市道路交通降噪的重要設施,它是在道路與受聲點中間設置阻隔物或吸聲物,以使聲屏障后面形成聲影區,從而使受聲點的噪聲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別是在城市立交橋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應當充分發揮隔音屏障的作用。
3.3 建立降噪綠化帶
優化城市綠化可以極大的消除噪聲污染。應當進一步完善城市綠化體系,發揮綠化隔離帶、城市公園、樓體綠化的降噪作用。首先,增加城市道路中央綠化帶的稠密性,在聲源與受聲點之間加大綠化降低的力度,當樹林高度過視線4.5以上時,應當增加樹林的深度,從而達到提高降噪效果的目標。如果樹林的深度達到60可以降噪10。為了更好的提高綠化降噪的效果,還要增加城市綠化的面積,修建綠化斜坡,加寬沿街的綠化帶,增加街區邊植被。
3.4 優化城市交通布局
應當進一步對城市道路交通進行合理規劃布局,根據實際情況規劃城市交通線路,防止城市交通對居民生活造成的較大影響。首先,全面加強實地調研工作,對商業區、居民區與工業生產區的道路進行專門的規劃,根據不同功能區的需要進行降噪隔離,尤其防止臨街建筑噪聲過程大問題,可以設置隔音帶。其次,控制臨街住宅與道路的距離,適當的增加道路中央隔離帶,把噪聲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第三,城市規劃還要防止商業區過度集中,對商業區進行合理的布局,城市道路既要符合大眾的出行需要,同時強化綠化設計,發揮城市綠化在吸附噪聲方面作用。
3.5 健全噪聲控制法規
為了達到有效控制道路交通噪聲的目標,應當建立健全噪聲管控法規,加大道路交通的監管工作,提高道路交通違法的管制力度。首先,國家應當出臺更為完善的道路交通的環境保護法規,出臺具體的道路交通管理辦法。其次,設立專門的道路交通噪聲污染的監察機構,專門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反饋。第三,組織開展一系列的降低噪聲宣傳活動,使全社會廣泛的關注交通噪聲的危害,形成消除道路交通噪聲的共識,這樣才能達到有效降低噪聲危害的目標。
4? 結論
城市道路交通的快速發展,使得道路交通噪聲問題日益突出,道路交通噪聲對城市居民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只有合理的控制道路交通噪聲來源,把道路交通噪聲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才能給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本文認為應當優化汽車噪聲控制制度,加強道路交通的監管力度,全面提高交通噪聲防控意識,從而達到綜合性的治理交通噪聲污染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韓善靈,朱平,林忠欽.交通噪聲綜合影響指數及噪聲控制研究噪聲與振動控制,2013,(9):121-122.
[2] 閻青,王東.我國交通噪聲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探索[J].四川水泥.2015,(10):54-55.
[3] 周云欣,劉寧,錢新,范海燕,李雯倩,孫瀟瀟.蘇南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復合交通噪聲污染控制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3,(1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