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進 李山林 鄭文鳳
我國酒精性肝硬化的發病率可接近273~482/10 000人左右[1]。臨床上酒精性肝硬化的發生,能夠導致患者終末期肝功能障礙的發生,增加了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發生風險[2]。肉堿轉移酶Ⅰα(CPTⅠα)是脂肪酸氧化的限速酶,CPTⅠα的表達能夠控制脂肪酸進入線粒體的速度,調控脂肪酸的氧化和分解代謝過程。CPTⅠα的過度表達能夠影響脂肪酸代謝,導致游離脂肪酸濃度的上升,增加了氧化應激性損傷,促進了肝臟小葉上皮細胞的凋亡[3]。部分研究者已經探討了CPTⅠα的表達與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損傷的關系,認為CPTⅠα的表達波動與非酒精性肝硬化的肝臟病理性改變的進展密切相關[4],但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研究不足。本次研究探討了CPTⅠα的表達情況及其與患者肝功能和炎癥因子指標的關系,報道如下。
以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成年者;(2)確診為酒精性肝硬化者;(3)無消化系統疾病;排除標準:(1)不愿參與本項研究者;(2)合并惡性腫瘤者。根據納入排除標準共納入研究對象60例,男性52例,女性8例,年齡47~75歲,平均(56.98±5.12)歲,肝硬化病程2~9年,平均(5.15±1.13)年;對照組納入排除標準:成年者,平素體健,共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齡46~74歲,平均(57.03±5.09)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別。本項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評審通過,且患者知情同意。
采集入院后靜脈血,離心后收集上清液,采用免疫發光法檢測CPTⅠα、G-17水平,檢測儀器為美國Bio-Bad全自動酶標儀,配套試劑盒購自羅氏檢測公司;采用全自動生化法檢測ALT、AST、DBil、TBil和Alb值,配套試劑盒購自南京碧云天生物檢測公司;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IL-10、IL-6、IL-12的濃度,化學發光儀器HITETIC購自羅氏檢測公司。
觀察兩組研究對象CPTⅠα表達水平、肝功能指標(ALT、AST、DBIL、TBIL和ALB)和細胞因子(IL-10、IL-6、IL-12)水平的差異,分析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CPTⅠα表達水平與肝功能指標和細胞因子水平的相關性。
(四)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法進行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一、兩組研究對象CPTⅠα表達水平和G-17水平的比較
表1顯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CPTⅠα表達水平和G-17水平高于對照組(t=-33.031、-18.786,P<0.001)。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CPTⅠα表達水平和G-17水平的比較
二、兩組肝功能指標的比較
ALT、AST、DBil、TBil水平高于對照組(t=-31.460、-15.451、-21.106、-12.646,P<0.001),Alb水平低于對照組(t=15.799,P<0.001)。見表2。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IL-10、IL-6、IL-1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t=-28.845、-49.270、-29.824,P<0.001)。見表3。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CPTⅠα表達水平與ALT、AST、DBil、TBil、Alb、IL-10、IL-6、IL-12水平正相關。見表4。

表2 兩組肝功能指標的比較

表3 兩組研究對象細胞因子水平的比較

表4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CPTⅠα表達水平與肝功能指標和細胞因子水平的相關性
酒精性肝硬化的發生主要由于長期的過量飲酒導致的上皮細胞的損傷和間質成分的增生有關,在上皮細胞損傷基礎上,間質成分的纖維化等病理改變,能夠增加肝臟小葉結構重塑的風險,導致假小葉結構的形成[5]。特別是在合并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群中,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發生風險更高,終末期肝功能衰竭的風險也可顯著的上升[6, 7]。現階段臨床上通過抗纖維化藥物、抗病毒藥物等聯合治療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緩解率指標或者肝功能衰竭性發生風險均無明顯的改善,治療后的整體預后情況不佳[8]。CPTⅠα能夠導致脂肪酸進入線粒體速度的降低,導致脂肪酸氧合酶活性的下降,影響脂肪酸的代謝過程。過度蓄積的脂肪酸影響了肝臟上皮細胞線粒體的能量利用過程,導致上皮細胞缺氧性損傷的加劇。脂肪酸孩子能夠整合入肝臟上皮細胞,導致上皮細胞膜流動性的下降,影響肝臟上皮細胞的修復[9]。CPTⅠα的表達上升能夠增加炎癥細胞對于肝臟上皮組織的浸潤,導致間質成分代償性的增生和纖維化[10]。
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PTⅠα的表達濃度明顯的上升,提示了CPTⅠα的高表達能夠參與到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病情進展過程。通過匯集不同的相關文獻,筆者認為這主要與CPTⅠα的下列幾個方面的作用有關[10]:(1)CPTⅠα的表達上升能夠導致脂肪酸鏈分解障礙,促進了過度脂肪酸蓄積導致的肝臟上皮細胞氧化應激障礙的發生;(2)CPTⅠα的上升能夠導致脂酰CoA的利用障礙,造成線粒體內膜的損傷,促進了肝臟上皮細胞的代償性增生。病例組患者血清中ALT、AST、DBil、TBil和ALB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提示了酒精性肝硬化環體內的肝功能的損傷較為明顯,而白蛋白(ALB)水平的下降,則考慮與肝功能損傷導致的肝臟對于白蛋白的合成能力的下降有關。IL-10、IL-6、IL-12的上升能夠加劇肝臟上皮細胞的間質纖維化,導致上皮細胞間質成分的增生,病例組患者血清中IL-10、IL-6、IL-12的表達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體內存在明顯的炎癥反應的激活,這主要由于長期的肝功能損傷、氧化應激障礙等,誘導的體內單核細胞等炎癥細胞的激活有關。本研究發現CPTⅠα的表達與患者體內的肝功能指標和炎癥因子指標密切相關,提示了CPTⅠα的表達能夠顯著影響肝功能的損傷和體內炎癥反應的激活。分析其原因,考慮與CPTⅠα的高表達影響到了局部肝臟上皮組織的炎癥細胞浸潤,導致肝臟上皮細胞膜完整性的破壞,同時CPTⅠα還能夠導致體內炎癥信號通路的激活,促進了IL-10等炎癥因子的釋放。
綜上所述,CPTⅠα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表達明顯的上升,同時CPTⅠα的表達與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損傷和炎癥反應的激活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