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云 陳奎霖

【摘 要】目的:研究胎盤早剝的分娩方式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在本院接收的胎盤早剝產婦中選取48例作為觀察對象,上述產婦的收治時間均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間。依據產婦的胎盤早剝不同分型分為輕型組與重型組,每組產婦例數均為24例,比較分析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和母嬰結局。結果:重型組產婦剖宮產率明顯較輕型組高,母嬰結局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胎盤早剝可嚴重威脅產婦安全分娩,應當盡早發現并且開展積極有效的干預,結合產婦的具體情況選擇分娩方式,以促進母嬰預后的改善。
【關鍵詞】胎盤早剝;剖宮產;陰道順產;母嬰結局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delivery mode of placental abruption on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s. Methods:A total of 48 patients with placental abruption were enrolled in the hospital. The maternal treatment time was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8.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aternal placental abrup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ight group and heavy group. The number of maternal cases in each group was 24 cases. The maternal delivery methods and 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of the sever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ight group. The indexes of maternal and infant outcom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Placental abruption can seriously threaten the safe delivery of the mother. It should be discovered and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intervened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he mode of delivery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mother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prognosis.
【中圖分類號】 R36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056-01
胎盤早剝即為女性在妊娠20周以后或者在分娩期間,原本處于正常位置胎盤在胎兒尚未娩出時即已經從子宮壁發生不同程度的剝離。輕型胎盤早剝患者通常有陰道出血且有輕度腹痛表現、貧血表現存在,重型胎盤早剝患者則常有持續性腹痛、腰部酸痛等癥狀存在[1]。胎盤早剝嚴重程度通常和剝離面積和積血存在密切關聯。胎盤早剝極易提升產婦產后大出血的風險,且可導致胎兒早產甚至死亡。為此針對胎盤早剝產婦應為其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以保證母嬰安全[2]。本研究特選取部分本院接收的胎盤早剝產婦進行比較,旨在明確胎盤早剝的分娩方式和母嬰結局情況,其詳細研究內容見正文所闡述。
1 資料、方法
1.1 資料 本次研究中的觀察對象均為在本院分娩的胎盤早剝產婦,48例產婦均為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間收治,依據病情嚴重程度將其分為輕型組和重型組,例數均為24例。
輕型組:年齡平均值為(28.85±3.61)歲;孕周平均值為(35.62±4.87)周。
重型組:年齡平均值為(28.91±3.58)歲;孕周平均值為(35.65±4.79)周。
納入標準:與我國胎盤早剝相關診斷標準相符的患者;有不同程度陰道出血或者腹痛癥狀存在的患者。
剔除標準:有精神病史存在或者無法配合研究的患者;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存在的產婦。
上述兩組胎盤早剝產婦的資料數據比較,組間未有明顯差異存在,P>0.05。
1.2 方法 對所有胎盤早剝產婦的病歷資料進行整合與統計,對上述產婦胎盤早剝的程度和母嬰結局等進行詳細的記錄。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輕型組和重型組產婦的分娩方式,記錄兩組母嬰結局(產后出血、子宮胎盤卒中、子宮全切、胎兒體重、胎兒窘迫、胎兒死亡)。
1.4 統計學處理 分析并且匯總本次研究中的相關數據,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2.0版進行處理,兩組胎盤早剝產婦的分娩方式占比、母嬰結局各項指標占比均用“%”表示,數據間比對用x2檢驗。若兩組產婦的觀察指標數據比較差異明顯且具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 結果
分析表1數據,輕型組產婦的剖宮產率相比較于重型組,明顯較低,其產后出血占比、子宮胎盤卒中占比、子宮全切占比、胎兒窘迫占比以及胎兒死亡占比相比較于對照組,均明顯較低,P<0.05;兩組胎兒體重比較,P>0.05。
3 討論
胎盤為胎兒生長、發育以及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若有意外發生,極可能對胎兒的生命安全構成危害。胎盤早剝為孕產婦妊娠期間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通常于妊娠20周或者分娩期間發生,大面積胎盤剝落極可能導致患者發生大出血且止血難度極大,可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威脅[3]。與此同時,胎盤早剝可阻礙母體向嬰兒供給營養與氧氣,進而提升胎兒發育不全、死胎或者早產的發生率。目前臨床仍尚未完全明確胎盤早剝的具體發病機制,但是通常認為誘發疾病發生同妊娠期高血壓和外傷等有密切關聯。
由于胎盤早剝病情發展極快,輕度者在短時間之內即可進展為重度,可嚴重影響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為此一旦發現胎兒的胎心有異常情況存在,即需要即刻安排產婦進行陰道分娩[4]。針對病情嚴重或者死胎者,在確定產婦凝血功能正常且產程進展較快的情況之下,可為其開展陰道分娩,若身體狀況不允許者應盡早安排其開展剖宮產終止妊娠[5]。本次研究中,輕型組產婦的陰道分娩率明顯較重型組高,其剖宮產率顯著較低。說明臨床針對胎盤早剝產婦分娩方式的選擇應當依據其病情嚴重程度開展,病情較為嚴重者常予以剖宮產。
確診胎盤早剝以后是否終止妊娠為改善產婦圍產結局的一項重要性因素,因伴隨著胎盤剝離面積的擴大,產婦極可能有凝血功能障礙發生,進而提升大出血或者子宮胎盤卒中等病癥的發生率。此外胎兒可受氧氣供應不足、營養供應不足等問題的干擾而出現宮內死亡。本次研究中,輕型組產婦的母嬰結局各項目占比同重型組相比較,均顯著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輕型胎盤早剝產婦在剝離面積較小的情況下通過陰道分娩或者剖宮產等方式終止妊娠,可以將胎盤早剝面積進一步增大的情況避免,且有利于將產婦的出血量減少,促進母嬰結局的改善。
參考文獻
[1]胡靜, 向文娟, 馬舒寧. 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盤早剝的臨床特征及對母嬰影響研究[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 13(4):527-529.
[2]李浩, 馬愛平. 瘢痕子宮妊娠并發妊娠期高血壓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 臨床誤診誤治, 2018,31(1):92-94.
[3]代琳, 安紅歌. 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孕婦母嬰結局的影響[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12):1793-1795.
[4]陳曉娟, 王潔, 楊永剛.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及抗體篩查對妊娠母嬰結局的影響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 2017, 46(7):804-806.
[5]劉靜, 劉曉巍. 胎盤早剝延誤診治致母嬰不良結局45例臨床分析[J]. 臨床誤診誤治, 2016, 29(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