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35-02
英語自然拼讀法(Phonics),是指通過理解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來教授閱讀的方法,主要教授英文字母(letter)與字母的聲音(sound)間的對應關系。為了幫助學生成為成功的閱讀者,英美等國家在學生閱讀學習初期普遍采用了一種適宜的學習方法——自然拼讀法。
隨著英語閱讀受到國內廣大師生越來越多的認可,作為英語閱讀基礎能力的自然拼讀開始逐漸被英語教師所了解,并引起廣泛關注。作為一種促進英語識詞和閱讀的學習方法,教師們對自然拼讀法教學的研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并開展了許多有益的嘗試。但是,如何把自然拼讀滲透在現有的英語教材中?如何在現有的課時設置中開展自然拼讀教學?如何讓自然拼讀與現有的教材實現無縫對接?下文將以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為例,重點討論如何將自然拼讀法應用在仁愛英語復習課中。
一、發現規律,重組教材
現行的仁愛英語教材存在知識量大、課時緊、任務重的問題,教師往往疲于趕教學進度,而沒有過多的時間花在復習課上,但是對教材進行必要的梳理和總結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資源整合。在復習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The Birthday Party時,我整合出本單元所以O字母或O字母組合的發音 // // /a/ // /:/ /:/ // ,見下表。
首先通過“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競賽,讓學生鞏固新單詞的音和形;接著通過看圖寫句,鞏固新單詞的義;緊接著通過聽短文填詞、閱讀短文根據音標填詞和寫作等訓練,讓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復習的單詞。
二、選取話題,溫故知新
在進行復習課的教學時,一定要選擇一個主線,確定一個主題,然后把需要復習的知識點用一根“線”串聯起來,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或單純地羅列知識要點,或把復習課上成練習課。
在復習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時,我緊緊抓住本單元的話題The Birthday Party展開復習,先引導學生歸納出生日聚會常見的單詞:
然后引導學生根據話題進行字→詞→句→段→篇4的訓練,所有的材料都圍繞生日聚會而展開,最后讓學生給奶奶寫一封信,介紹自己的生日聚會情況就水到渠成了。
三、推陳出新,環環相扣
要想讓復習課活起來,走出“炒舊飯”的套路,讓課堂真正煥發出活力,教師就必須花費心思去設計教學教法,讓學生對知識點得到復習、鞏固、內化和提升,又能積極融入課堂教學,得到美的享受。下面仍然以復習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為例。
1.音樂導入。
在上課伊始,我先用歌曲“The letter Oo sound”導入新課,學生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自然地進入本節課的主題“Review the letter Oo sound”,過度非常的自然,貼切主題;接著我呈現一組含有Oo字母的單詞,讓學生自己發現并總結Oo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情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教會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2.游戲串串燒。
復習課是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總結,重在查缺補漏和鞏固提升。傳統的復習課容易變成“滿堂灌”,以做題代替復習,課堂了無生機,學生缺乏興趣。所以我們要想方設法在復習課教學中設計生動有趣的游戲,為學生營造豐富的語言交際情境,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在這節復習課中,我重點設計了游戲“過三關、斬四將”,將本節復習課推向高潮。
其中“過三關”注重對知識的鞏固,通過三個板塊“單詞辨音”、“繞口令”和“聽音能寫”,讓學生鞏固第七單元所學的含有Oo字母的單詞,對學生進行“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訓練。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所學的單詞,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緊接著我在通過游戲“斬四將”,分別是“記憶大比拼”、“看圖寫句”、“聽短文填詞”和“綜合填空”,對所復習的內容進行全面的拓展和延伸。
第一環節是“記憶大比拼”。在這一環節,我列出了七年級下冊含有Oo字母的所以單詞,讓學生進行拼讀和記憶。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鞏固自然拼讀法,進一步積累詞匯,鞏固目標語言,實現語言的內化(intake),為學生流利輸出語言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環節是“看圖寫句”。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對學生進行詞匯和句型的操練,讓學生結合圖片情景及語境,運用所學的詞匯、句型、時態(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和現在進行時)和there be句型,輕松地掌握中考題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鞏固所學內容。
第三環節是“聽短文填詞”。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訓練學生的聽力和解題技巧。中考聽力的最后一道題是“聽短文填詞”,這是學生最薄弱的題型之一,學生得分率很低。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掃除學生對聽力最后一道題的畏難情緒,讓學生真正體會“我能行”。
第四環節是“綜合填空”。它旨在將語音、詞匯和句型的學習融入到語篇中,使各種知識融合貫通。學生結合音標、聯系上下文寫出正確的單詞,最后讓學生流利地讀出短文。我所選取的短文是第七單元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之一,通過短文挖空,讓大部分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吃”,很好地回歸課文。
總之,初中生還帶著兒童游戲的天分,他們都樂于玩游戲,善于玩游戲,所以我們要創造條件讓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
四、引入競爭機制,提升興趣
教師們通常會感覺到復習課比較枯燥、乏味,課堂猶如“一潭死水”,了無生機。要想打破這種沉悶的課堂氛圍,做到高效復習,讓“死水”活起來,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教師要做那個“在岸上用石子激起漣漪”的人,讓“死水”不“死”。
在以上這節復習課中,我把所有的任務都安排在競爭中完成,我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競爭的主體,每個個體又是小組的一個成員,每個人都必須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學生每完成一項任務,都會得到教師物質或精神的鼓勵,所以學生上課的激情空前的高漲。當所在的組表現最佳或進步最大時,教師還會額外送出一份大禮作為獎勵。這大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最多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發揮到了極致。
總之,“學無常法、教無定法”。要想把自然拼讀法滲透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滲透在每一種課型中,讓自然拼讀法在日常教學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學生能輕松地學好英語,教師仍需不斷地探索和研究。
作者簡介:傅利花(1980.6-),從事中學英語教學15年,中學英語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