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才
【摘 要】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闭f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是學做人,學做有道德之人,學做文明之人,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形成良好的語言環境。摒棄垃圾語言,摒棄不文明用語。本文從分析小學生不文明用語現狀與成因入手,提出小學生文明用語的教育策略,初步探索一條小學生文明用語教育之路。
【關鍵詞】小學生;文明用語;教育
一、小學生不文明用語成因分析
(一)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是實施小學生德育的主要陣地,對培養學生養成文明用語習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但是,個別教師在班級管理或教學活動中,遇到不守紀律的學生會用帶有侮辱性的語言去斥責;當后進生的考試成績位于班級后幾名時,教師會用帶有諷刺性的語言譏諷學生;當教師需要學生幫忙打掃衛生、分發作業或者拿東西時,都是用命令的語言強制性要求學生照做。在教師對文明用語未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情況下,影響著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的養成。
(二)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在規范小學生文明用語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從當前德育現狀來看,普遍存在著家庭教育缺失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部分家長過于溺愛孩子,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思想,當孩子出現不文明用語攻擊他人時,父母沒有及時糾正和教育;二是部分家長的文化素質偏低,在管教孩子時習慣使用粗俗語言辱罵孩子,給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帶來負面影響;三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之間在交流、溝通、爭吵中習慣使用不文明用語,孩子在耳濡目染下效仿父母的不良用語習慣。
面對這樣的家長,就算學校把孩子培養的最講文明用語,經過家長的如此“熏陶”,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三)社會環境因素
社會環境對小學生不文明用語習慣的養成要負一定責任,在缺乏社會文明監督的情況下,大量影視作品、廣告、流行歌曲中都充斥著污穢、粗俗的語言。當一些小學生接觸到這些事物時,就會去模仿這些語言,將其用到日常生活和學習環境中,感覺這些語言很時尚,并未認識到臟話、痞話對個人成長的危害。
二、小學生文明用語的教育方法
(一)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
教師的一言一行是學生學習的榜樣,為此,教師應當認識到“身教”的重要性,在文明用語教育方面做到以身作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基本的語言文明規范融入到教學內容中,推薦學生閱讀文質兼美的書籍和文章,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提高審美品味;在課堂上,教師要規范課堂用語,書寫規范文明的板書,多用激勵性、賞識性的語言引導學生養成文明用語習慣;在師生交往中,教師要與學生處于平等地位,經常性地將“麻煩你”“請”“謝謝”等文明用語融入到與學生的交往中。當學生犯錯時,教師要用正確得體的語言感化學生,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進行改正;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文明班級建設中來,讓學生監督并指出教師的不良用語,形成師生共建文明用語班級的良好氛圍,從而營造文明的校園語言環境。使用文明用語能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造潔凈的校園語言環境,能使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融洽、友善,使校園講文明用語的氛圍進一步加強。
(二)組織多樣化文明用語主題活動
學校應當重視對學生文明用語的培養,通過組織多樣化的主題活動,幫助學生養成使用文明用語的良好習慣。為使相關的主題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應當進行交流溝通,并加強配合,以班會或是團隊活動作為依托,開展文明用語教育。例如:教師可組織主題班會活動,內容為告別語言陋習,在活動中,可成立一個文明禮貌監督小組,對學生進行督促和獎罰。還可以組織文明讀書周活動,由班主任或是科任教師指導學生選取活動場所,并選擇經典的書籍進行閱讀,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帶領學生到博物館進行參觀,參加一些文明城市宣傳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自覺使用文明用語。
(三)加強家庭文明用語教育
學校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文明用語的培養固然重要,但也同樣離不開家庭的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子女的影響非常之大,所以必須加強家庭文明用語教育。作為家長,在平時應當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講粗口,要多使用一些文明禮貌用語,如請、謝謝、辛苦了、麻煩您等等。此外,家長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心中的煩惱,用正確的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而使孩子樹立起陽光、健康的心態。在家庭中,通過多講文明用語,可使之逐漸內化為一種行為本能。為此,學??梢試L試通過召開家長委員會、家長會、舉辦家長開放日、發放家庭文明用語調查表等形式,積極向家長宣傳使用文明用語教育的重要性,爭取家長的配合,形成齊抓共育局面,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文明用語。
英國教育家斯賓賽說:禮儀修養是一個人全部品德的基礎,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為,既不利于孩子自身的發展,也將嚴重危害孩子的品性,在生活中受歡迎的人,往往是那些有禮貌有教養的人,他們也有較好的發展機會與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馮小薇.小學生公民道德教育資源整合研究——以N小學禮儀校本課程開發管理為例[D].廣州大學,2017
[2]蘇艷秋.童言真的無忌嗎——略談小學生文明禮貌用語的流失現象[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4):54-55
[3]陳瑤,王書梅,曲爽笑,孫曄.小學生禮貌用語使用與家庭教養方式關聯性[J].中國公共衛生,2017(8):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