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平
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黨三大優良傳統作風。長期以來,我黨一直堅持這三大優良傳統作風,不斷實踐探索、不斷充實完善。事實告訴我們,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是治國理政的有力銳器,同時也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途徑和有力保障。
我黨歷史功績和偉大成就,與我黨長期堅持三大優良傳統是不可分開的。正因堅持三大優良傳統作風,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革命的徹底勝利;正因堅持三大優良傳統作風,建國后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取得了今天的豐功偉績;正因堅持這三大優良傳統作風,我黨從建黨初期幾十個黨員發展到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龐大隊伍。
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需要每個黨員干部用心領會,更需要體現在各自本職工作中,從而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作用。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國家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堅持三大優良傳統作風,正確履行了黨內政治生活,保證了黨的政策方針路線的科學制定和有效執行,不但增強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而且長期保證了國家繁榮昌盛、多民族大團結和社會秩序穩定。那么,管理一個國有企業,依然離不開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的支撐,同樣也是國有企業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的前提和保證,所以,傳承和發揚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能有效推進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當前,在不斷加強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新形勢下,逐步形成了懲治腐敗、反腐倡廉高壓態勢。新時代,國有企業如何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傳承發揚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就是答案。
現實中,部分國有企業沒有真正發揮和應用好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這一銳利武器。我們必須清醒地、毫不避諱地認識到這一缺點和不足,應及時采取方法措施,認真進行整改,從而讓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在國有企業充分發揮優越性。以“三重一大”重要事項為重點,實事求是進行資金運行、財務管理、資產處置、工程建設、物資采購、招標投標、人事選任等相關制度,充分發揮制度的預防作用,努力構建起不能腐的防范機制,堅決防止國有資產、資源損失、流失,促進反腐敗斗爭的不斷勝利,使國有企業保持健康的肌體并充滿生機活力。以這三大優良傳統作風為機制的自我完善、自我修復能力正是國有企業急之所急、當之需要的力量源泉。
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關鍵是傳承發揚與實際運用。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廣大國有企業黨員干部如何傳承發揚與實際運用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呢?
一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國有企業應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圍繞從實際出發這條思想路線和生命線,努力做到學與用、說與做緊密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理論與實際的脫節,而且也糾正了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形式化。一是繼續深化推進學習教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各項決策部署,推動黨員干部把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二是進一步加強“三基”工作。以上級決策部署和國有企業內部實際相結合,全面提升國有企業基層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從嚴管理的各項要求落實到基層,落實到崗位;三是加強制度建設,認真落實“兩個責任”“一崗雙責”及堅持運用好紀檢監察“四種形態”等制度,確保工作環環相扣、相互完美對接;四是加強“四個意識”,集中體現出黨員干部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要求,也是檢驗黨員、干部政治素養的基本標準。
二是堅持密切聯系群眾,加強鞏固隊伍建設。密切聯系群眾,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相連,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堅實根基。在全力推進新時代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同時,同樣離不開廣大職工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國有企業黨員干部要經常深入基層一線,和職工群眾在一起多接觸,發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關心職工群眾的疾苦和生活最關切的事情,真心實意地為職工群眾謀利益,加強鞏固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三是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所謂批評與自我批評,就是不斷鞭策、完善自己和他人前進的動力。其根本目的就是對他人和自己發現缺點、錯誤和問題、及時糾正、從而進行整改落實,發揚優點、克服不足。同時,要常態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解決黨內矛盾,增進黨群團結和黨內監督,增強黨的凝聚力、提高黨的戰斗力,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使國有企業黨組織永葆肌體健康。

我們要傳承和發揚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黨組織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黨員干部隊伍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責任擔當;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從嚴治黨、從嚴治企的永葆蓬勃生機和健康活力,從而為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發揮政治保障作用,有效推進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