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4月8日文章,原題:西太平洋——中美競爭的新競技場碩大的鳳凰樹下,三十幾名男女在傾聽喬伊斯·科諾菲利亞演講。曾在澳大利亞留學的科諾菲利亞是所羅門群島大選的候選人,在俯瞰首都霍尼亞拉的一處山坡定居點為競選造勢。當地又臟又破,很少有人用上電。但她結束演說后聽眾的第一個問題是關于外交的,“你支持外交關系從臺灣轉向中國大陸嗎?”面臨貧困、腐敗等問題的所羅門群島正感受到中國崛起的全方位沖擊。最近幾年來,當地華人猛增,大有影響當地經濟的勢頭。中企也在當地修建基礎設施。
在所有太平洋島國,類似力量正發揮作用。該地區的廣闊海域長期以來由美國海軍控制。但現在,當地明顯感到中國的存在。北京承諾促進這些國家發展,而西方擔心中國挺進太平洋有軍事企圖。西太平洋多是些蕞爾島國,經濟落后,人口少,卻擁有龐大海上領土。墨爾本拉籌伯大學亞洲系負責人尤安·格雷厄姆說:“我們看到從小規模經濟接觸到全面的精英掌控……在太平洋,對中國沒有真正經濟上有價值的東西。這是沖突前的隱蔽博弈,也是一種非戰爭狀態的登島地緣政治。自二戰以來,太平洋第一次又變得具有戰略重要性。”
當前,華盛頓最直接的擔心是中國試圖在帕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和馬紹爾群島獲取影響力。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與中國投資者有聯系的政界人士推動獨立,這可能令該國與美國的協定解體,給中國軍事利益創造機遇。在帕勞,眾議院議長薩比諾力主將外交關系從臺灣轉向中國大陸……除了政經關系,中國的海洋科考船頻頻出現于這些島嶼國家周邊和接近關島的水域。中國軍隊則在打造反介入和區域阻遏能力,目標是在中國視為“核心利益”的水域阻止美軍介入。
美國開始注意到。美澳1月份同意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建立聯合軍事基地。巴新是華人最多的南太國家,得到北京大量援助。美國還加大對西太國家援助,呼吁后者別轉向北京。但地區國家不愿卷入地緣政治競爭。澳大利亞駐所羅門群島前高級專員詹姆斯·巴特利說:“太平洋島國不想陷入不得不選邊站的境地,連澳大利亞都認為能與中國合作。”
據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報告,盡管中國對該地區的援助僅占其全球援助計劃的4%,但北京的援助具有戰略性,工程項目平均規模也比其他捐助國大得多。▲
(作者凱瑟琳·希勒,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