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隱藏的核心素養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培養方法和路徑,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既要體現語文學科的特性,又要彰顯育人價值,使小學生在獲得文化成長的同時也獲得精神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內涵;困境;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06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55
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語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課程改革的大時代下,小學語文教師應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小學生的語文修養和審美情趣,既要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又要對其在文化方面進行熏陶。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構成分為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其中,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是本質。教師應致力于文字內容的開發,實現學生的自我構建和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是目標。在語言建構和運用的基礎上實現,是語文教育的一種追求。審美鑒賞與創造是關鍵。體現了語文的人文特點,有助于小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念。文化傳承與理解是重中之重。傳承傳統文化,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形成人文素養。
二、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困境
(一)教學脫離學科基礎,學生參與興趣較差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和價值缺乏深刻認識,只重視學科知識的傳承和應試訓練,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教育管理體制僵化,課堂互動效果不佳,學生的參與興趣較差,導致語文教學陷入僵局。有的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脫離學科基礎,在沒有夯實語文基礎的情況下,一味地追求人文價值的構建,使核心素養的培養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還有的小學語文教師課程落實不到位,教學內容繁雜,沒有照顧到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耽誤了教學進度,阻礙了學生思維發展。
(二)師資素養存在差別,核心素養認識不足
要想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教師自身必須要擁有語文核心素養,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但實際教學中,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對語文核心素養的理解還停留在淺顯的層面,出現了對核心素養認識的窄化、泛化和機械化等誤區。教學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片面地認為只有讀寫結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核心素養訓練,并且存在急功近利的表現,嚴重影響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只有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增強核心意識,走出教育誤區,才能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三)教學手段缺乏規范,濫用現代信息技術
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不深入、不準確,給學生帶來一種快餐式的學習體驗,學生不能感受到真正的人文關懷,更加無法體現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時,教學手段不規范,教師過分強調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濫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華而不實,脫離實際,造成了小學生雖然一時提起了學習興趣,但并沒有掌握所學知識,甚至有的小學生不知道教師在講什么,有問題也不敢舉手發言。信息化教育是一把雙刃劍,語文教師必須要認清它的優勢和弊端,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
(一)探究教學激發興趣,加強學科融合發展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究適合實際學情的教學方式,不斷創新與發展,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還要善于將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相融合,強化小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學生提供適應性教學,體現教學的全面性和系統性。比如講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語文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小學生展示課文的核心內容,吸引小學生的求知興趣。同時,還可以結合生物知識,讓小學生了解小蝌蚪向青蛙發育的過程,了解青蛙的形體變化,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全面認識事物的能力。
(二)理念先行提升自我,強化師生互動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承擔著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角色,所以必須要對語文核心素養有深刻的了解,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的專業化水平,推動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比如講小學語文《花的勇氣》,課堂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小學生通過朗讀,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采用重點突破法,從花的逐漸出現和作者的情感變化兩條線索雙管齊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主動學習。課堂開展“尋找畫面取美名”“我是拍攝小能手”等一系列實踐活動,強化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引導小學生理解“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
(三)多元創新和諧共振,優化語文教育質量
課程與教材的創新與改革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育的前提,語文教師應提高創新意識,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的教學內容,增強小學生的認同感和榮譽感,從而優化語文教育質量,實現各類資源的和諧共振。比如講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語文教師可以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地球的知識,為學生播放教學短片,渲染濃郁的課堂氛圍。首先,可開展“訴說地球的奉獻”討論活動,引導小學生思考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地球。其次,組織“愛護環境”的演講比賽,激發學生保護地球的信心和決心。最后帶領小學生到戶外進行保護環境的宣傳活動,提高責任意識。
參考文獻:
[1]鐘桂嬌.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研究[J].新課程(中),2017(7).
[2]白世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8).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任彥蕊(1972.7— ),女,漢族,河北寧晉人,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