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高芃
摘要:山區高速公路是山區運輸的主要通道,線路長,數量多,輻射范圍廣,山區高速公路施工會產生很多棄渣,不可避免的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建設棄渣場,實行復墾,進行生態恢復十分重要,文章將簡要分析棄渣場的選址原則和復墾方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山區高速公路;棄渣場;選址原則;復墾方式
公路是山區交通運輸的主要方式,其中,高速公路又占了其中重要的部分,高速公路的建設和施工會產生很多棄渣,棄渣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不僅占用土地,還會產生很多生態環境問題,比如棄渣隨意堆放破壞植被,棄渣中的放射性圍巖產生輻射污染,暴雨時,棄渣會成為泥石流的物質源帶來地質災害,堆放在河緣、山嶺凹部的棄渣很可能造成河床堵塞,行洪通道被堵,造成洪水災害等等,所以,保證棄渣場選址的科學性,減少污染,對破壞的環境進行復墾生態恢復十分必要。
一、山區高速公路棄渣場選址原則
山區高速公路棄渣場的選址對減少環境破壞十分重要,應堅持安全性、經濟性、環保性、合法性原則,科學選址。棄渣場選址的安全性,是指棄渣場設計和建設的時候要考慮棄渣場可能存在的部分或全部的滑坡問題,以免給下游人民帶來生命財產安全威脅,或造成建筑物損壞;經濟性,是指棄渣場選址要節約用地,減少占用耕地,被迫占用后要實行復墾。棄渣場的選址要減少運距,為施工創造便利;環保性,是說棄渣場的選址必須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要實施一定的水土整治措施和復墾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合法性,是說棄渣場的選址要符合我國《森林法》、《在自然保護區條例》、《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文物保護條例》、《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在相關規定下設計和建設。
棄渣場的選擇要堅持以上原則,具體說來,選址時要格外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根據土方石的平衡情況確定棄渣場的綜合容量,棄渣場和施工場的運距要合理,盡可能的減少運距,降低成本;②路基、隧道開挖出的棄渣盡量用于高速公路工程中,比如填筑路基、地方建設;③棄渣場一定不能建在滑坡崩塌、泥石流易發區;④棄渣場的設置要避開當地水源區、風景區、風景名勝區、歷史遺跡、文物保護區、森林公園、重點農田規劃區等;⑤棄渣場的設置不得影響公路、鐵路、橋梁、隧道、通訊設施、水利水電工程、網管、民房民屋等當地的工農業建筑、設施;⑥棄渣場應穩定可靠,不宜建在軟土區;⑦棄渣場要堅持“少占農田,不占好田,盡量復墾”的原則,不占或最大限度的減少耕地、林地、園地的占用;⑧棄渣場應盡量遠離江河湖海及水庫,減少水源污染;⑨棄渣場的設置也應考慮景觀性,使其保持與公路、沿線景觀相協調;⑩棄渣場不可選在上游溝、谷地區,也不宜設在溝谷的中、下部,宜設在凹地、溝谷的頂部,或者平地、坡地等。
二、山區高速公路棄渣場的復墾
山區高速公路建設所造成的土地損壞是很嚴重的,然而復墾率卻很低,土地的浪費和因此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已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由此頒布了《土地復墾條例》,要求對公路鐵路建設的損毀土地積積極進行復墾,增加耕地數量,提高土地質量,恢復生態環境。
1、棄渣場復墾為農業用地
棄渣場根據實際用途復墾成農業、林業、牧業用地。復墾成農業用地一般包含復墾工程和生態恢復兩個階段,也有的只有復墾工程一個階段。棄渣場復墾為農業用地時,要選擇和當地地形、地貌、地理環境相互協調的復墾方式,保障邊坡的穩定性,覆蓋材料首選廢棄地區的表土,材料要清潔無污染,不可有毒有害,覆蓋后要平整土地,要建設排水、防洪設施,土石的堆放根據一定的次序,按照不良成分、品質一般、富營養的次序從下往上堆放,棄渣要分級堆放,臺階的高度一般6~8m為宜,邊坡角度小于35°,如果復墾為旱地、林地,地面坡度應小于等于5°,如果復墾為水田,坡度更小,2°~3°就足夠;如果復墾地用于果樹種植,坡度在15°~20°之間較好,根據用途復墾的農業用地,平地和邊坡適宜的覆蓋土層厚度也不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棄渣場復墾預防控制
為了減少棄渣場復墾帶來新的環境問題,應加強預防控制。首先,應做好表土層剝離與存放,剝離的表土層應集中堆放,作為后續土地復墾的土源,棄渣場剝離后的表土堆放高度在5~6m之間,邊坡坡度低于1:1.5,表土可灑播草籽、種植草本植物。然后,要做好排水與防護工程。棄土要分層碾壓,保障壓實度高于90%,要攔擋,要設排水溝,坡腳要設沉淀池;最后,要進行土地的整治。具體說來,主要是平整土地,將棄渣場凹凸不平的地方進行平整,撿到大塊石頭,初步建立復墾的立地條件,然后根據復墾用途進行表土的覆蓋,最后再采用喬灌混植、草植等生物措施進行棄渣場植被的恢復。
3、棄渣場復墾為建設用地
將棄渣場復墾為停車場、服務區、拆遷安置區等建設用地。棄渣場復墾為建設用地時,要格外注意排水問題。選址地要經過很多次的分層壓實、多方測試產地的穩定性,經過試驗精確計算場地的承載力、穩定性指標、變形指標等相關數據,只要有其中一項不達標,就要根據當地條件、巖土的性能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同樣,棄渣場復墾為建設用地也要考慮邊坡坡度,通常情況下,坡地不宜超過35%,這樣才能盡可能的保持邊坡的穩定性,也為邊坡采取工程措施或生物措施進行加固、植被恢復提供便利。
結語
山區高速公路建設是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部分,高速公路建設會產生很多棄渣,這些棄渣如得不到合理處理會帶來很多的環境問題,必須重視。高速公路的棄渣場主要用來解決這個問題,選址時,要堅持安全性、經濟性、環保性、合法性原則,還要積極進行棄渣場的復墾,復墾成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等,盡量發揮棄渣場的作用,減少土地損耗,也要預防復墾時帶來新的生態環境問題,多種手段,促進高速公路棄渣場的生態恢復。
參考文獻
[1]朱艷玲.山丘區鐵路工程棄渣場分類及防護措施[J].安徽農業科學.2012(10).
[2]姜英.高速公路棄渣場水土流失特征試驗研究[J].民營科技.2018(08).
[3]張華君.山丘區高速公路棄渣場選址原則及復墾方式探討[J].公路交通技術.2011(04).
[4]李文輝.山西省高速公路棄渣場現狀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山西交通科技.2015(02).
[5]董建志,張科利,張衛香,邵社剛.山區高速公路棄土場形態研究及區域差異分析[J].水土保持通報.2011(02).
(作者單位:云南潤亞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