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應生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鄉村休閑游逐漸興起,將葡萄生產和觀光旅游相結合成為當前農業發展的新途徑。在這樣的社會新形勢下,許多地方都開始推行葡萄避雨栽培,加強無公害葡萄的種植管理,以下就對葡萄避雨栽培的相關技術進行簡單的介紹,以期增加無公害葡萄產值。
關鍵詞:葡萄栽培;管理;技術
作為一種既美味又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水果,葡萄一直備受歡迎,特別是它還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對降低膽固醇以及防止心血管疾病也有著極好的效用,因此如何提高葡萄的栽培質量,完善無公害葡萄的培植也就成為了當下重要的工作。
一、葡萄園選址及苗木栽植
葡萄園的選址應重點考慮土壤、通風、交通等環境條件,土層應深厚疏松,深度要保持在五十厘米以上,向陽透光且通風良好,最好是選在向陽背風的地域,并且對外交通要方便快速。建園時要用菌包、雞糞有機肥培肥土壤,并配施80~120kg/667m2鉀肥。對于葡萄品種的選擇,要結合當地的環境實際以及市場情況,如今大多數消費者都比較喜歡歐亞種葡萄品質,目前所選擇的栽培品種也以醉金香、夏黑、巨玫瑰等居多。為了保持通風透光的生長條件,在苗木栽植時要以稀植為主,株行距通常為(2~3.5)m×(4~5)m,坡度則要在一百五十度以內。最后是氣候要求,必須要保證栽培地區的無霜期要在125天 以上,年平均溫度則要始終保持在3.7℃之上,并且日照時數要超過兩千兩百小時,年降雨量則是要維持在四百毫升到一千毫升之間,綜合氣候地理和品種等多方面的因素考量認真選址,才能為無公害高品種葡萄的栽培創造條件。
二、搭建避雨大棚
當葡萄種植規模比較大時,我們要對其搭建大面積的避雨棚。首先我們要對葡萄的實際種植行進行考察了解,每兩行葡萄搭建一個避雨棚。先按照4m×6m的規格搭建水泥柱,再用鋼架將水泥柱連接起來,避雨棚的頂部用鋼管做成拱狀,拱形鋼管之間 要設置竹片拱環,普通鋼管之間要拉上鐵絲,以保障避雨棚結構的穩定牢固。如果來不及搭建大規模的避雨棚或者經濟成本吃力的話,可以選擇搭建簡易避雨棚。即在葡萄酒原有水泥立柱上直接架設橫梁和支柱進行加固,再在橫梁和立柱的頂端用十號鐵絲與竹片制的拱環進行連接,從而搭建起拱棚的骨架結構。需要注意的是,避雨棚的搭建要趕在葡萄萌芽之前,一般在3~4月扣膜,在葡萄采收后揭膜。
三、葡萄枝蔓管理
對于葡萄枝蔓的日常管理,主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控制蔓葉徒長,要及時疏去過密的枝蔓,處理疏果以及定穗,摘除基部老葉,處理副梢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還要從肥料的使用上對蔓葉徒長進行控制;二十要對葡萄枝葉進行修剪整形,通常在小雪節氣前后對枝葉進行修剪,使枝葉和果穗可以更均勻的分布在支架上,而且適當的修剪也有利于防止病蟲害,增強結果能力。三是要并利用破眠劑石灰氮涂冬芽,促進花芽分化,并提高整齊度與萌芽率。
四、肥料管理
葡萄結果量大,對養分的需求量因而也比較大,有數據說明,平均每1hm2的葡萄園中可以生產約20t的葡萄,而每年葡萄需要從土壤中汲取的養分大約是30kg的硫、60kg的鎂、220kg的鉀、60kg的磷以及170kg的氮,且不同生長期的葡萄所需的養分種類和數量也是不同的。比如說萌芽期的葡萄對氮元素的需求比較多,而在開發期不僅需要有充足的氮元素還需要有充足的硼元素,只有養分充足才能促進漿果更好的發育。而在施肥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對基肥的施用,一般需要在采果后9月~11月結合中耕進行基肥的施用,在有機肥的基礎上還要搭配過磷酸鈣等磷肥,使花芽可以更高效的分化,促進根系更好地吸收,從而保證葡萄果實質量。
五、水分管理
葡萄也是一種對水分需求比較旺盛的作物,如今多地采取避雨栽培,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葡萄獲取水分的途徑,現在多依靠人工澆水來滿足普通生長所需水分,那么如何科學合理的安排澆水時間、次數、澆水量等就顯得十分重要。對于葡萄生長來說,一共有三個澆水關鍵期,分別是發芽前、開花前以及落花后。發芽前葡萄逐漸開始需水,應適當增加澆水,在開花期和坐果期要適當控制水分,等到落花后10天左右要進行灌水。落花后的這個時期,葡萄果實開始快速生長,新梢伸育速度也比較快,對水分的需求比較旺盛,因而要配合施壯果肥、壯蔓肥進行灌水,幫助土壤更好的吸收肥料。如果果實生長期土壤的含水量比較少,要采取地滴灌進行及時的補充水分,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灌水量,避免水資源不必要的浪費。等到果實進入成熟期后就要注意控制水量,雖然水分充足的葡萄果實更成熟,但是過多的水量也可能會引起葡萄成熟后不易儲藏、果實容易開裂、減少果香等問題。總之在葡萄栽培過程中要適時補水、適時控水,肥水結合以促進根系的吸收,提高葡萄的質量。
六、病蟲害有效防治
病蟲害是危害葡萄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種植作物中極為常見的問題,并且處理的難度也不較大,因而病蟲害防治也是葡萄栽培管理中的重要內容。而在葡萄的種植栽培過程中,病蟲害問題也是屢見不鮮,一旦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勢必會影響到葡萄的品質和產量,尤其是沒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只在問題出現后采取用藥措施的,最終產出的葡萄則會出現明顯的生長問題。
因此要做好新形勢下葡萄的栽培,必須要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管理原則,在葡萄生長的全周期加強病蟲害防治管理。可以多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增強葡萄架的抗蟲害能力;可以在葡萄萌芽前用5度的石硫合劑清園,在發現病蟲害時及時用藥救治;可以選擇本身對病蟲害抗性比較強葡萄品種;可以適時修剪葡萄枝葉,減少病蟲害擴散等等。也可以采取套袋措施,在疏果整形完成后全園噴一次殺蟲殺菌劑,等到藥液干燥之后進行套袋。套袋時要將果袋撐開,完全張開通氣口,將葡萄放到中部并扎實,套袋一般在晴天的上午10點之前或者下午4點之后進行。等到葡萄全都套上果袋之后,再每隔半月噴一次殺菌劑,保護葉片。
總而言之,無公害葡萄的栽培是一個需要多種栽培管理技術相配合的過程,不管是栽培園地的選擇、避雨設施的搭建還是土壤施肥、澆水、修剪、病蟲害的防治等等,都需要農戶細心呵護,加強管理,也只有優化葡萄栽培過程,才能提高葡萄質量,滿足人們對無公害葡萄的需求與要求。
參考文獻
[1]何成平.新形勢下葡萄栽培技術措施及對策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7):149-149.
[2]楊兆亮,茹慧玲,安棟,et al. 葡萄栽培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7(19):123-124.
[3]于蘭芳.葡萄栽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 現代農村科技,2015(2):32-33.
(作者單位:云南省昆明市宜良縣農業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