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波 陳華
摘要:胡慶油田雖然經過近30年的開發,但由于油田復雜的地質原因,導致石油探明率僅達到38.7%,探明率較低,在這種背景下,胡慶油田新采集的高精度10米*10米面元地震給老區及其周邊的滾動擴邊提供了巨大認識潛力和空間。從探明儲量分布的圈閉類型看,主要集中在構造類圈閉中,當前胡慶地區勘探目標主要有小、薄、深、隱4 個特點。隨著油田開發的深入,已處于特高含水階段,開發井井距已達到200~300m,開發工作越來越困難。要加強對地下的認識,精細油藏描述和精細注水開發,急需對儲層和構造進行精細研究。
我們利用新采集的地震重點跟蹤局部出油亮點、試油潛力點、極復雜斷塊完善等方面開展研究,重點在胡2北塊、長垣斷階帶、慶祖集慶8塊、胡62塊深層開展綜合評價工作。
關鍵詞:高精度地震精細油藏描述極復雜斷塊
胡慶地區具有東濮凹陷典型的復雜斷塊群構造組合特征,區內自北而南不同傾向和不同展布方向的斷裂系相互轉換和交切,斷塊數目更多、斷塊面積更小(0.1~0.3km2),單塊儲量規模小,但整個斷塊群儲量背景大。該區處于構造和沉積的過渡帶,巖性復雜多變,其油藏屬于典型的小斷塊層狀油藏。由于胡慶地區極復雜的構造特點,開發井網難以完善,一部分探明儲量難以動用。
在認真進行采集參數對疊前偏移成像影響研究的基礎上,廣泛咨詢專家意見,總結東濮凹陷以往采集方法,充分考慮現有地震裝備條件、勘探資金投入情況等諸多因素,設計觀測系統模板,在胡慶地質模型上進行三維地震數據正演和疊前偏移成像處理,完成了不同采集參數約束下的施工效率預測和采集成本評估。根據參數論證分析結果,針對主要目的層2.0~3.0s地質任務分辨率的要求,對多種觀測系統篩選后,采用小面元、小道距、高覆蓋的細分面元觀測系統。胡慶三維觀測系統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采樣密度高,檢波點布設50m × 50m,炮點布設80m × 80m,道密度達64 萬道/km2。與以往三維采集方案相比,空間采樣密集大幅提高,使得地震空間采樣密集、連續性好,可提高成像精度。
(2)覆蓋次數高,壓噪能力強,標準面元25m ×25m的覆蓋次數達到400次,可以大幅提高資料的信噪比。
根據以上主要特征,胡慶地區高精度地震勘探取得了顯著的應用效果。
1 頻帶寬、分辨率高,目的層段主頻提高15Hz以上
常規地震資料目的層段的頻帶為10~40Hz,高精度地震資料目的層段的頻帶為8~60Hz,比常規地震資料至少提高了15Hz 以上。
可變面元三維觀測系統,用大道距實現了小面元10m×10m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震橫向分辨率。品質得到大幅提高,已經能夠分辨出 10-15m 斷距的小斷層,完全可以精細刻畫小斷層,落實小斷塊,做到精細解釋。
2 復雜斷塊成像準確,有利于精雕細刻小斷層,綜合鉆探符合率大幅度提高
通過整體解釋和細分層系目標評價,刻畫了胡慶復雜斷裂帶、主體構造深層和東南翼有利斷塊區的地質結構,為胡慶油田的深入勘探提供了積極借鑒,為油田決策提供了依據。到目前為止,應用高精度地震資料共落實斷層圈閉8 個,面積1.4km2,圈閉資源量139×104t。落實了斷塊構造格局,解決了以往小斷塊構造結構不清的問題,在胡慶構造周邊區塊落實了有利斷塊,已完鉆滾動井和評價井7口,均獲得工業油流,鉆探成功率由原來的49% 提高到目前的80% 以上。發現了胡19-65塊構造南翼增儲新區塊,趙4-3井在沙二下亞段鉆遇工業油流,實現了胡慶地區極復雜斷塊構造勘探的突破。
3 實現了老油區滾動擴邊,為開發井網調整和低品位儲量的動用打好了基礎
高精度地震資料使構造細節得到落實,理清了井間油水關系。如胡狀構造東北翼的胡19-65斷塊區、慶92塊翼部斷塊區,都已上報探明儲量,但因構造復雜、構造細節落實不清,一直制約著開發井位部署和儲量動用的進程。高精度地震資料的應用,為開發井網的部署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由于高精度三維地震資料精細刻畫了斷塊油藏的內部細節,使得老區在注采井網調整和開發井網部署思路上發生改變,對老區低品位儲量區塊的開發動用發揮了作用,同時也增加了老區儲量的擴邊。截至目前,已完鉆的3 口老區開發調整井,均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較好效果,建成近0.3×104t年產能。
4 趙莊地區勘探開發應用
趙莊構造為依附于長垣斷層、并被一系列節節東掉的伴生斷層切割而復雜化的繼承性鼻狀構造。夾持于海通集和孟崗集洼陷之間,總體構造格局呈東西分帶,南北分區隆洼相間特征,發育4個斷鼻構造,構造走向NEE,地層傾向SW-SE。總趨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剖面上階階東掉斷階。油層主要在斷塊高部位富集。2012年中原油田完成胡慶高精度三維地震勘探,地震面元10m×10m。地震資料品質進一步改善,通過地層的精細對比和構造的樣式深化認識,落實了構造,認為趙1井及趙4-2井構造高部位油氣富集。2014年在趙1塊構造高部位部署實施了開發井趙1-3井,鉆遇油層26.5m/10n,投產初期日產油11.3t。2015年在趙4-2井構造高部位部署實施了開發準備井趙4-3井,鉆遇油層67.3m/21n,投產日產油19.6t。2016年部署完鉆的探井趙5井壓裂試油沙三上2砂組,初期日產油高達19.8t。證實了趙4斷塊區具有較大的勘探開發潛力。
5 主要結論
高精度三維地震資料解釋工作的重點:一是高精度三維地震資料的解釋思路,即通過整體解釋鎖定有利目標;通過局部深入研究刻畫目標細節;通過構造、儲層等全面分析落實井位。二是多元層位標定技術,即綜合利用地質、鉆井、聲波測井、VSP、地震反射特征等多種信息,使用合成記錄、鄰區引層、區域時深關系等多種方法,提高了層位標定精度。三是多體斷層刻畫技術,即綜合應用時間剖面、時間切片、相干切片、三維可視化等多種技術方法,從剖面上、平面上、立體上對斷層進行全方位的精細刻畫,各種方法互相制約、互相印證,提高了識別小斷層的能力,保證了復雜斷塊解釋的可靠性。經過近年來的深入研究和實踐,高精度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老油區精細勘探開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趙賢正,張以明,唐傳章,等.高精度三維地震采集處理解釋一體化勘探技術與管理[J].中國石油勘探,2008,13(2):74~82.
[2]邱毅,魏振乾,劉章造,等.華北油田高精度三維地震采集技術[J].中國石油勘探,2008,13(2):21~28.
[3]楊菊蘭,常毓文,胡丹丹.渤海灣盆地斷塊油氣藏分布與滾動勘探方法[J].中國石油勘探,2008,13(5):7~14.
[4]韓保清,蔡其新 張樹海 秦廣勝.東濮凹陷富油氣區帶高精度三維地震實踐與認識[J].勘探技術,2009,6(5):25~36
[5]郭棟.勝利探區高精度地震資料解釋應用及成果分析[J].油氣地球物理,2010,8(1):27~33
[6]梁國勝,陳開遠.高精度三維地震技術在東濮凹陷的實踐與效果[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0,20:109~111.
(作者單位:中原油田分公司濮東采油廠地質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