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通過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正確把握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以致對英語產生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提高教學成績。這就需要從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兩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對此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思維培養;學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09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88
一、教法創新
(一)選擇課型,結構合理的有序機制
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課型,是符合教學規律的具體體現。如 “How long have you been at this school? ”這個內容是現在完成時的重點,教授這個內容若選擇探究課、自學課、練習課和復習課都不符合教學規律,必須是講練課。課文的第1、2、3部分聽、讀、問、答共用15分鐘,20分鐘講授“How long have you been at this school?”句型。事實證明,科學有序的結構系統,可加速學生認知結構的組建,啟發學生思維。
(二)巧設題組,精選信息的組合機制
教師教學中、備課、預習、講授、聯系、課后作業都是必需環節,例如備課時,就要把教學難點、重點、目標、策略等備進去,形成組合,在課堂教學中,也要創造性地開展預習、導入、先學、后教、再練等環節,同時要因材施教,突出針對性、個性化、層次化、多樣性等,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需要。
(三)多種手段,多種形式的調節機制
根據中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漸向抽象的邏輯思維發展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的教法不能一成不變,而要推陳出新,不斷變換,借助各種教學工具,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知器官,設置教學場景,讓學生感到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
二、學法指導
(一)制定科學可行的學習計劃
制定周、月和學期計劃,使每天的學習都有章可循,定時定量。計劃制定要切合自己的英語水平和生活習慣,要“說了算,定了干”,通過刻苦學習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科學的學習計劃使英語學習避免了盲目性。學好英語不是一蹴而就的,僅靠一時的熱情或沖動是不會取得成功的,實施科學的計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二)堅持預習的學習方法
常言道:“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前預習就是為了尋找“疑”在學習每一單元之前,首先,應認真通讀全單元的內容,用點、勾、畫的方法結合書后的單元詞匯表以及課文注釋找出本單元的生詞、短語和疑難句子。針對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標記,以待上課時認真聽講,再去理解和掌握。其次,應大聲朗讀該單元的課文、對話,看自己能否流利地讀出來。對于朗讀中比較難的詞語,應利用同步課文錄音帶聽讀、跟讀,同時矯正發音,熟悉句子的語音、語調。這樣通過預習,在教師教該單元時,就會消除陌生感,增強對課文、對話的感知深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預習是學習走上自覺主動的標志。
(三)培養良好的聽講習慣
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都需要通過聽課這一環節來實現。因此,課堂聽講,就要求學生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努力做到耳聽、目視、心思、口應四者相結合。所謂耳聽,就是認真領會教師在課堂上所呈現的知識,同時注意領會教師的每一副表情,每一個動作,以及教師在課堂上的每一種演示,這對理解有較大的幫助;心思,即在聽課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大腦的機能,隨同教師講課的思路和步驟,要積極動腦,認真思考;口應則是對教師的引導提問要積極響應,大膽舉手發言,不要怕錯,因為語言的學習正是在對未知領域的不斷探索和積累中形成和發展的。
(四)加強聽說讀寫訓練
聽的對象主要是課本的同步錄音帶以及課外的聽力材料。聽時要反復聽,聽清其發音,反復模仿其語音語調,這樣可以增強對所學課文的理解和記憶。此外,還可以收聽或收看廣播電臺或電視臺的英語講座,將課外知識不斷地儲存進大腦。說是指一定要大膽開口講,不要怕羞,因為學習語言就是用來交際的。開口說,不一定要有外國人在場才說,平時與學生、教師在一起,也可用學過的英語進行交談,形成一種習慣。讀就要多讀課文和課外讀物,只有通過多讀,才能記住單詞、短語和句子,才能擴大詞匯量,形成語感。在聽說讀的基礎上,寫是不可少的。因為考試離不開筆試,所以寫的能力更顯得重要。遇到新學的單詞、詞組,可邊寫邊記。做課堂筆記也是寫的一種形式,知識掌握多了,可以用英語來寫日記,有條件還可以交筆友,同國外或國內的學生用英語寫信交往,互相溝通交流學習情況,從中又可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總之,“聽說讀寫”這四項缺一不可不能偏廢。
(五)勤于復習,溫故知新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復習是記憶之母。英語的學習,離不開單詞、日常用語和句型,而這一切又都離不開記憶,所以要多注意課后的及時復習和鞏固,向遺忘做斗爭。在復習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方法,避免死記硬背,以防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激勵學生總結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不去套用別人的經驗,這樣,就一定能夠激發學生的成就感,進而增強學習外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成績。
參考文獻:
[1]王篤勤.初中英語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滕家慶.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20個細節[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漆小強(1985.10— ),男,漢族,甘肅漳縣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