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良
摘 要: 本文以張德祿的“多模態分析綜合框架”,分析習近平主席2018年新春賀詞多模態特征。2018年新春賀詞以事實說話,句子短小,樸實有力;擅長用典,富有哲理;語調平穩,語氣親切溫和;語言、聲音及身體動作、面部表情及手勢互相配合,達到交際目的。
關鍵詞: 習近平 新春賀詞 多模態
1.引言
人類交際是由多種模態共同完成的,包括語言、圖像、聲音、顏色和音樂等,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進行交際的多元渠道和媒介,語言和其他符號資源在其中共同存在,一起建構意義[1,2,3,4]。“多模態話語”概念于20世紀90年代首次由Kress & van Leeuwen[5]提出,研究使用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元意義體現元素,關注非語言資源,話語研究更加充分和全面[6],突破以往研究僅限于語言這一單一類型的局面,是話語分析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7]。本文依據張德祿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框架,對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席2018年新春賀詞做多模態分析,分析其語言特征及不同模態的形式特征及其之間的關系。
2.理論框架
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是多模態話語分析的理論模式的基礎[8],張德祿結合Lim[9]在研究圖畫與語言形成的多模態話語時提供的綜合性多符號模式框架,提出了由文化、語境、內容和表達四個層面組成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
在一定的文化語境中,受意識形態的支配和體裁系統的制約,講話者要根據具體的情景語境和交際目的選擇所表達的意義,并以合適的模態及其體裁結構體現出來。所選擇的意義可以由視覺模態和聽覺模態體現。在系統選擇中,關鍵因素是利用不同模態之間的關系,使不同的模態相互配合,從而構建動態多模態話語的整體意義,因為不同的模態體現的意義屬于同一個交際事件,需要整合為一體才具有交際意義。模態之間的關系往往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呈現出與交際事件進程密切相關的不同關系。動態多模態話語分析探討這種動態性的圖文及話語與動畫的關系。
3.研究方法
3.1語料
語料是國家主席習近平2018年的新春賀詞。全文46句,1565個字,時長10分46秒。全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新年問候;第二部分,回顧2017年我國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第三部分,描繪未來宏偉藍圖和任務;第四部分,結語。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賀詞主體部分:第二部分包括2017年在政治、經濟、民生、科技、軍事、外交及群眾聯系七個方面的成就,806個字,18句;第三部分包括實現中共十九大描繪的美好藍圖、改革開放、脫貧、大國外交、人民福祉五個方面,660個字,22句。語料的轉寫參照官方網站視頻資料進行[10]。
3.2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定性分析為主,輔以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具體研究過程如下:基于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框架,從文化語境和交際目的、情景語境、多模態話語交際模式和多模態話語模態間的協同四個方面對語料進行分析研究。我們可以把整段錄像進行切分。動態多模態語篇切分指標有三個[11]:語篇結構、經驗意義和前景化。語篇方面,語篇的整體意義包含的階段,每個階段里包含的步驟或次級單位。經驗意義是找出標志過程變化的轉折點,標志著一個新過程的開始,涉及參與者和情景因素。語篇的顯著特征是前景化的事物和特征。在圖像語法中,圖像成分的單位可以分為圖像素、圖式和圖像。圖像素是圖式的組成成分,而不同的圖式則組成體現一個事件的圖像。在語篇層面,每個圖像實現一個事件,一系列交際事件就形成一個情節,幾個情節可以組成一個語篇[8]。根據多模態語篇分析的綜合框架,這段錄像的體裁結構包括4個階段。每個階段可分成若干個步驟,每個步驟是一個語篇結構單位,可分成若干個圖像。每個圖像標志著一個語篇單位、一個語法過程和一個信息單位。這樣,第一部分有3個步驟,8件事情;第二部分等9個步驟,政治、經濟、民生、科技、軍事、外交及群眾聯系7個情節,分別含2、5、5、11、3、4、2個事件;第三部分有7步驟,含美好藍圖、改革開放、脫貧、大國外交、人民福祉5個情節,分別有4、3、4、5、4個事件。最后,致謝部分,一個步驟。
4.2018年新春賀詞多模態分析
4.1文化層面
文化層面構成文化語境,涉及意識形態和題材,是使多模態交際成為可能的關鍵層面,包括由人的思維模式、處世哲學、生活習慣及一切社會潛規則所組成的意識形態和可以實現這種意識形態的具體交際程序或結構潛勢;人們根據交際目的的不同而采用的不同的交際階段和步驟,即體裁,達到語篇的交際目的[8]。2018年新年前夕,習近平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環球電視網)和互聯網,發表一年一度的新年賀詞。新年賀詞是一份準備好的演講稿,作為演講題材,包括4個階段:①開頭,向觀眾致新春問候。②總結過去一年的輝煌成就,為人民群眾的創造偉力喝彩。③展望新一年的重點工作,惦念人民群眾的福祉。④結尾,致謝。
4.2語境層面
文化語境由情景語境的話語范圍、話語基調和話語方式三個變量表現[12]。賀詞的話語范圍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年祝福:總結過去一年我國方方面面所取的成就,描繪2018年我們國家要實現的宏偉藍圖。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海內外華人及朋友等觀眾的關系奠定話語基調。話語方式包括語言的和非語言的:通過廣播電臺、電視臺和互聯網,向海內外觀眾轉播主席的新春賀詞。以主席辦公室為背景,演講人和觀眾之間的交際呈現單向性,演講人親切、莊重,選擇標準、流暢的普通話口語作為聽覺模態傳播賀詞的聲音意義;選擇身體媒體(表情、視線、頭部動作、上肢動作、身體動作等)和非身體媒體(背景圖)的持續不斷的變化所形成的動態畫面作為視覺模態傳播賀詞的圖像意義。
4.3內容層面
4.3.1意義層面
意義潛勢由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及語篇功能三大元功能組成,分別與話語范圍、話語基調、話語方式相關聯。話語范圍影響語言系統中及物性為主要體現的概念功能,話語方式影響以主位結構為代表的語篇功能,而話語基調則影響以語氣系統為核心的人際功能[13]。
概念功能是語言對人們在現實世界(包括內心世界)的各種經歷的表達,主要通過“及物性”和“語態”體現。賀詞113個小句中,物質過程57個,50.4%,心理過程13個,11.5%,關系過程30個,26.5%,言語過程5個,4.4%,存在過程8個,7.1%,沒有行為過程。物質過程最多,反映我們在過去一年或將來一年給世界帶來的變化;其次關系過程,或是屬性,或是身份的確認,是主席對成就或行為的評價,或對國內外環境的判斷;再次是心理過程,是主席的愿望或新年的祝福;第四是存在過程,是主席分析存在的問題或現狀;最后是言語過程,是主席對成就的肯定或引經據典。全文都采用主動語態,沒有被動語態,符合演講體的特征。從概念功能看,整個語篇具有賀詞的鮮明特征,反映了現實世界,表達了各種經歷。
人際功能是講話者作為參與者的“意義潛勢”,通過人際功能,講話者參與情境語境中,表達自己在交際過程中的角色、態度與判斷,并影響別人的態度與行為。人際功能由語氣、情態和意態及語調來實現。作為國家主席,國家最高領導人面向海內外觀眾的賀詞,全篇感嘆句三句,祈使句一句,其他的全是陳述句;七個小句表達了情態和意態。三句感嘆句中,兩句是表達新年問候與祝愿,一句是表達民生疾苦“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祈使句是號召“讓我們一起來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情態和意態的小句是表達新年決心與愿望:如“要把這個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等等。所以,語調上都是降調,配以重音,字字珠璣,落地有聲。
語篇功能是語篇內部組織的功能,通過主位結構、信息結構和銜接體現的。賀詞中三次出現“同志們,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不僅反映了演講詞的特征,而且反映了賀詞的篇章結構:新年問候,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主位結構多采取共主位,各個述位并列形式,或是簡單的主位/述位并列構成以長句。信息結構是由舊信息到新信息,由已知到未知向前發展。銜接方面最能體現漢語最典型的特征:意合,省略連接詞;小句與小句之間多是因果關系或目的關系,闡明取得成就的原因,或是將來的任務達到什么樣的要求或目的。
賀詞善于用典概括。以“天道酬勤,日新月異”開始,概括下面兩句中我國在2017年在政治、經濟方面的成就;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概括下面小句中我國在民生方面的成果;以“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概括下面“改革開放”、“一諾千金”和“天下一家”的層意:新年新任務。
4.3.2各模態形式及關系
意義需要模態的形式和它們之間關系來表達,意義形式包括語言、圖覺、聲覺、觸覺;模態之間的關系是互補或非互補。新年賀詞是通過電視、廣播及網絡傳播的,雖是面對面的交際,但演講者和聽眾或觀眾之間的互動難以實現,無觸覺模態。所以,賀詞主要通過講話者的語言、聲音來傳達信息,圖覺處于次要地位,但與語言、聲音配合,形成互補作用,加強了信息的傳達。
4.4表達層
模態的形式和關系由媒體體現,有語言媒體和非語言媒體之分。語言包括伴語言和純語言;非語言的由身體或非身體的活動實現。
賀詞46句話,1565個字,平均每句4個標點,每個小句平均7個字,平均每分鐘145個字,可以看出賀詞句子短小。引用古典詩詞5處,四字詞53個,使得賀詞節奏強、有力。也有尋常百姓的口頭語“大家有許多收獲,也有不少操心事、煩心事”。從修辭上看,有比喻“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等;有排比“……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10余處;有雙關“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也有話要說”。總之,語言平實、生動、形象、活潑,富于哲理,富于感召力。
演講使用言語的同時,伴有副語言。全文46句,重讀105個詞或詞組,如列舉過去成就時,重讀數字、典型特征和程度副詞等。除此之外,在使用副語言的同時,伴以身體動作。主席端莊地坐在辦公桌前,雙手五指交叉平放在桌上,激動興奮之處,拇指可以向外攤開揚起8余次,特別是講述過去一年成就或展望未來表達目標時。如,講到“2017年,我們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句話時,“新”字重讀,同時右拇指揚起;在講述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時,重讀“必將”一詞,同時拇指攤開。新年祝福、列舉成就的時候,有微笑的動作;表達贊同的時候有點頭的動作。由于交際媒體的限制,這些身體、頭部、面部及手頭動作雖然不多,但可以看出主席對觀眾由衷的新年祝福,對我國過去取得輝煌成就的自豪感溢于言表,對過去和未來的任務予以肯定、明確。
5.結語
2018年新春賀詞以事實說話,話語樸實有力,富于感召力,留下不少“習式金句”,如“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鏗鏘有力。主席最牽掛的是人民群眾,惦念的是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把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等社會關切的領域一一點出來,坦陳民生工作還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向各級干部發出了進一步改善民生的行動號令。
賀詞善用典。“天道酬勤”、“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落腳在一個“干”字上,催人奮進。無論是個人的小目標,還是國家的大藍圖,都是如此。
賀詞語調平穩,溫和,平易近人,溫暖人心。語言、聲音及身體動作、面部表情、手勢等非語言模態互相配合,構成賀詞的畫面,很好地達到交際目的。
參考文獻:
[1]馮德正.多模態隱喻的構建與分類——系統功能視角[J].外語研究,2011(1):27-28.
[2]馮德正、亓玉杰.態度意義的多模態建構——基于認知評價理論的分析模式[J].現代外語,2014(5):589-592.
[3]Feng, D., Wignell, P.. Intertextual voices and engagement in TV advertisements[J]. Visual Communication, 2011(4):569-572.
[4]Feng, D., OHalloran, K. L.. Representing emotive meaning in visual images: 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2(44):2071-2079.
[5]張德祿.多模態論辯修辭框架探索[J].當代修辭學,2017(1):4.
[6]Feng, D., OHalloran, K. L..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Metaphor: 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J].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13(2):327.
[7]Feng, D., Qi, Y.. Emotion Prosody and Viewer Engagement in Film Narrative: 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J]. Narrative Inquiry, 2014(2):356-357.
[8]張德祿.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探索[J].中國外語,2009(1):24-30.
[9]Lim, F. V.. Developing an integrative multi-semiotic model[A]. In K. L. O. Halloran (ed.).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C]. London: Continuum, 2004:220-246.
[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31/c_ 1122192418.htm.
[11]張德祿.多模態課堂話語的模態配合及語篇和語法[R].國際語篇分析研討會暨第12屆語篇分析研討會宣讀論文,上海:同濟大學,2010.
[12]Halliday, M. & Ruqaiya, H.. Cohesion in English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1.
[13]Halliday,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