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英
摘 要:游戲是對幼兒綜合發展教育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幼兒園開展的體育游戲已難以適應幼兒教育發展的需要。而傳統游戲作為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實用性,娛樂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且不受人數,地點,時間,材料等限制,能有效促進兒童的成長。所以幼兒園應充分發展和運用傳統游戲資源,有效組織適合幼兒園開展的活動。
關鍵詞:傳統游戲;幼兒
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較快,當前的體育游戲活動難以滿足幼兒教育的發展需求。而傳統游戲是我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許多游戲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本民族本地區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是對幼兒進行全面教育的好契機。
一、傳統游戲資源在幼兒園活動中的意義
1.促進幼兒肢體動作的發展,增強體質。傳統游戲大都離不開跑、跳等動作,它一方面適應了兒童好動的特點,另一方面加強了幼兒的體能鍛煉,促進其身體健康發展。
2.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傳統游戲大都需要多人參加,是集體性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通過材料與他人結成伙伴,共同協作完成游戲,能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學會自己解決人際關系中產生的矛盾,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并有機會對那些弱小的伙伴給予同情和幫助。
3.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傳統美德和意志品質。傳統游戲蘊含著很多良好的傳統美德和精神,而游戲既是幼兒獨特的生活方式,又是幼兒的成長歷程。通過玩耍會很容易建立起民族認同感,從而培養幼兒的民族情感。同時,在無形之中就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精神和品質。
二、大力開發和利用傳統游戲資源
1.建立本土傳統游戲資源庫。傳統游戲種類繁多,豐富多彩。一些游戲并不成文,所以需要整理收集多元化、本土化的傳統游戲,建立幼兒園傳統游戲資源庫。
(1)面向社區和家長,廣泛征集。以“把這些游戲留住,讓更多的孩子體驗童年的快樂”作為主題,利用家長和社區資源,開展了“童年小游戲”征集活動,將能引起祖輩、父輩幾代人共鳴的傳統游戲發揚光大。
(2)利用本土資源,挖掘兒歌和游戲。傳統游戲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不同地區都有著不同的幼兒游戲,游戲的過程中往往配合著當地的方言,貼近兒童生活,更加親切。
2.選擇和改編傳統游戲。收集到的傳統游戲并不適合直接使用,需要貫徹現代教育理念,在適合大班年齡特點基礎上,結合幼兒興趣點,對游戲進行選擇和適當的改編。
(1)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統游戲受習慣和文化的影響,在流傳過程中難免出現不健康,或者與現在幼兒生活現狀距離較遠的內容。在整理游戲的過程中,應選擇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深受幼兒喜歡的元素,取其精華;并對存在問題、落后之處進行適度改編,去其糟粕,促使它們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
(2)在游戲原有基礎上的適當變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雖同為大班幼兒,但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并不一致。對同一游戲改編玩法和規則,能適合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循序漸進地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
三、有效組織適合幼兒園開展的活動
1.利用過渡環節開展簡便的傳統游戲。過渡環節是一日各活動中的“驛站”,是環節與環節間的銜接和過渡。傳統游戲小而精,不苛求大段的時間,不苛求大片場地,將其這些特點與過渡環節“短而散”結合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
過渡環節中有人員較集中的時段。如離園前,飯前等時間段,可穿插便于收攏的游戲,可以是分組的,或者是集體的。如:“木頭人、尋人”等。這些游戲可以在教室中以集體形式進行,并不需要特別的裝備,游戲材料也能隨手可得。如:休息的時候孩子們在教室里玩跨大步的游戲,孩子用石頭、剪子、布的游戲決出勝負,勝者向上走步,看誰先到終點。游戲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數理邏輯智能,人際交往智能。過渡環節還包括由于等待而產生的時間,對每位幼兒而言,或長或短。如:幼兒進餐的速度差距很大,教師很難組織集體游戲,吃的快的幼兒常常無事可做,焦急地等待。因此,我們可以讓吃完飯的幼兒自由選擇、自由結伴玩耍,從而減少等待造成的混亂現象。
2.在幼兒自主活動和區角中滲透民間游戲。自主游戲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區域活動是一種個別化學習,作為活動的延伸,是集體學習的輔助。游戲時間滲透的傳統游戲首先是個別的或是小組式的,人數不超過三人,但一定是幼兒自發開展的,自主性強,可以通過自我探究繼續游戲,并且能夠不影響到他人。如在區角活動中:“游戲棒、丟手絹”等可以豐富幼兒游戲的內容。
許多傳統游戲往往是有規則的,大班幼兒已具備自我管理意識,開展傳統游戲初期,教師幫助幼兒建立了基本游戲規則,隨著游戲的開展,教師引導幼兒關注到游戲過程中遵守規則的作用,讓規則逐漸成為幼兒的一種自律行為,形成真正規則意識。當幼兒不滿足于原來的玩法,甚至可以共同協商著改變規則。幼兒通過與同伴交往過程不斷地獲取有關自己的信息,學會調節控制自己的言行,確保交往的順利進行。同時,很多傳統游戲是以競賽形式進行的,孩子們想要在競賽中取勝,就要不斷通過反思調整自己的策略,爭取做得更好,加深了幼兒對自身的認識、評價和調節等,這些都培養了幼兒的自我認知智能。
總而言之,傳統游戲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通過建立本土傳統游戲資源庫以及一定程度的改編及創新,傳統游戲被賦予新鮮活力,進入現代化幼兒園,作為一種非常有益的教學資源滲透在游戲教學中。幼兒教師還應該在改編的同時,積極思考并總結適宜的傳統游戲組織方式及策略,并運用自己的智慧促使傳統游戲在現代化幼兒園中重現活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周華.讓傳統游戲在區域活動中綻放光彩[J].新課程(教研版),2011.
[2]何碧英.傳統游戲走進幼兒園[J].考試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