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鳳
摘 要:作業作為課堂知識鞏固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日漸被老師們重視起來,各種形式的作業鍛煉著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面對多種形式的作業,同樣的勾勾叉叉,學生們開始審美疲勞了,于是應付了事,馬馬虎虎的現象對于缺少家庭輔導的農村小學的學生來說是很平常的事。如何投其所好,多鼓勵,改變作業評價方式,變單一為多元化,激發學生作業的興趣與激情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對作業評價的幾點嘗試,可以用讓我們手中那枝小小的紅筆,發揮出意想不到的魔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做作業的熱情,提高教學的效果,彌補課外輔導的不足。
關鍵詞:語文作業;評價方式;作業批改
對老師來說,作業的批改是每天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對于作業的批改,我們往往以“√”和“×”來評價學生作業的正誤,這對教學情況的反饋,比較學生學習差異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卻無法激起學生對作業的熱情。面對這種情況,我查閱了案例,經過實踐,得出以下幾點心得。
一、投其所好,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作業質量,就得讓學生真正成為作業的主人,讓學生喜歡作業,自覺去完成作業,這樣作業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而興趣激發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投其所好。于是我留心觀察我班的孩子,發現他們特別喜歡顏色鮮艷的小圖畫。我不禁想到:我何不投學生所好,把圖案用到作業評價中去呢?于是,我在語文作業本、抄寫本、作文本等語文作業練習上,在學生作業做得好或者字寫得清楚的時候打上“五角星”。第一天實行時,孩子們積極性特別高,作業的正確率和整潔情況出奇地好。再由本子上的獎勵累計到展示墻上的獎勵標記。這些隨著孩子興趣變化的獎勵標志成了孩子們作業優秀的見證,不斷鞭策著孩子們在作業中精益求精,不斷前進。孩子認真作業的習慣也在這種不斷激發興趣的激勵中慢慢形成。
二、多元評價,點燃激情
在不斷變換激勵方式的同時,我發現有一些孩子的熱情在慢慢消退。面對這種情況,我馬上改變我一開始單一的書面評價方式,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多元的作業激勵措施,把要求和規則一條條列出來,張貼在公告欄里,讓孩子們根據一條條規則自己給自己確立一個目標。具體做法是:把書面作業評價分正確率、字跡工整兩部分,作業的正確率用A、B、C的等級評價,作業字跡的工整用“小五星”評價,最高的五顆星,依次遞減;另外還有口頭作業的評價,分讀、說兩方面,這兩項主要是以讀給誰聽后以簽字為依據;針對那些容易松懈的學生,我還設立了一個作業進步獎,作業進步的在展示墻上給予“小紅旗”作為獎勵;對于那些能夠及時訂正錯題的學生,我也給他們以“大拇指”圖案評價。到了學期結束,根據每一個小點再給他們一個綜合性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照顧到了每一個層面的學生,他們都在自己或多或少的努力中得到肯定。
以上方法在考試的試卷上卻很難實現。于是,我在每次考試之后,給我們班的學生準備了“表揚信”,以書面形式給予他們獎勵。獎勵一般包括:優秀獎,進步獎、努力獎等。根據以往的習慣,對于試卷的評價主要以口頭為主,在適當的時候再輔以書面評價。
三、鼓勵評價,助長真情
六年級了,升學的壓力開始大了起來。作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隨著課業的加重,閑聊的時間也少了。所以在作文練習的時候,我經常會在文章里給予他們一些“可愛”的建議。孩子的世界是簡單而又純真的,以他們的語氣給予他們建議,更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另外對抄寫本和練習冊等作業的評價也是以鼓勵為主,盡量面改,當面給予口頭的肯定和提示。當然,在給與獎勵的同時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這也是五年級下冊的綜合卷給我的啟示。在五年級下冊的綜合卷里面出現了書寫的分數,于是在書寫這方面因為扣分的關系,學生對書寫有了更多的注意,例如我們班的一個學生,腦子很聰明,學習也很好,做作業速度又快,可是字寫不好。不管怎么說,速度還是不變,當然,字還是那么潦草。于是,每次在他的試卷上總是會有額外的扣分,因為書寫。漸漸的,他的字變好了,同樣的,試卷上額外的扣分也少了,直到最后的不扣分時,他的字已經寫得工整又清晰了??梢娎蠋煹墓膭顚W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既能鼓勵學生上進,還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學習用品獎勵,提高積極性
在期末的時候,進行作業(包括作業本、抄寫本試卷等練習)上“五角星”的統計,再根據學期開始時定下的獎勵方法進行物品獎勵,這樣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同樣的也就是學生的作業完成率與質量更高!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獲得表揚,獎勵次數越多,其行為活動的再發性就越高。因此,教師應尊重學生,賞識學生,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批閱學生的每次作業,從中尋找點滴的閃光點。用賞識的語言進行激勵,使他們的心靈在教師的賞識中得到舒展,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有自信。
參考文獻
[1]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石忠仁.教育原理[M].人民教育出社,2008.
[3]談冰.淺析如何有效布置小學語文作業[J].中小學教育研究,2009,(4).
[4]袁衛平.小學語文課外作業設計之我見[J].吉林教育,2009,(3).
[5]王麗琳.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J].普教研究,2009,(3).
[6]閆江濤.小學教育心理學教程[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8.
[7]裴蒂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8]王策三.教育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9]靳玉樂,艾興.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是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5.
[10]侯志陽.家庭教育功能異化初探[J].高教論壇,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