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華
自我監控是以一種監控主體及監控對象為同一客觀事物的監控。而學習者的自我監控能力是指學生為了保證學習的成功,提高學習的效果,達到學習的目標,在進行學習過程中,將自己正在進行的學習活動作為意識對象,不斷對其進行積極的計劃,監察、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過程。認真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能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健康成長起到重要作用。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自我監控能力,需要激發學習動機,豐富學習策略,拓展學習思維,及時反思修正,培養學生的自主獨立性和耐挫力,使學生想學、會學、樂學,才能使課堂步入高效率、輕負擔、高質量的佳境。下面就聯系教學實際談談如何提高學習者的自我監控能力。
一、加強學習者對自我監控的認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思想認識到位,才能以真正的實際行動來體現。為提高學習者對自我監控的認識首先要加強符合個人性的目的性的教育,教學中充分使學生了解自己,讓學生了解當今競爭的社會中,學習與社會、與自我成長的關系。如召開以“挑戰自我”。“如何實踐自我”的主題班會,激發學生自我奮斗,自我監控的意識。其次,是提高學生自我成功感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編寫特點,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為學生積極創設學業成績成功的機會,以增強其成功感和自信心。從而增強自我控制臺內驅力。最后能喚起學生的學習任務意識。大部分學生學習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學習任務意識不強。為此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日常生活例子,讓學生理解:我明白我想學習;我是一個學習者。又如:開展以“如果我想學習什么東西的話,我就能做到”和以“我喜歡學習和解決問題,我知道努力思考會充滿樂趣。“為主題的評價練習可提高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者的自我監控能力。
二、培養學習者自我監控的習慣
首先,幫助學習者制定目標、計劃。為方便學生根據自己情況制定目標、計劃。教師在教學時應指出某章某節的重點、難點以及要求要達到的目標,這樣有剩于學生設置真正激發內部動機的學習目標。目標確定后要定期檢查目標實施情況。
其次,鼓勵學生反思并修正自己的行為。為建立起自我監控的習慣,教師要鼓勵學生反思和修正自己和行為習慣。鼓勵學生做記錄提高自己自我調控水平。如:對于自控能力差的學生,要求其上課做好筆記。
再次,鼓勵學生制定一些自我獎懲措施。例:成功時如何獎勵自己,失敗時如何懲罰自己。
最后,幫助學生掌握一些自我監控能力的方法。如上課不專心時可用自我暗示心理訓練,如我不分神,我積極思考;對自己失去信心時,可用自我心理訓練語:“平靜的湖面煉不出精壯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大人物。”、“我有頑強的毅力,我有自控力,愈艱難我就越要做。”、“我保證在多少分鐘內做完某某事。”等等。
三、為學習者創造自我監控的氛圍。
1.創設開放的課堂氣氛
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如開展個別教學、小組教學:這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充分獨立的思維時間,使學生能創造性地學習。同時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及時得到反饋來彌補學習上的不足。
2.設置有意義的學習任務
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創造性能力等素質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從而使學生更加積極地調動各方面的能力主動高效地學習。開展必要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提高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就必須使學生懂得一定學習方法。只有當學生裝學會如何去學,才能馮分發揮主體作用,才會樂學,變被動為主動。如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策略,記憶方法,閱讀課文方法等。讓學生參與做決定:在每一章節中教師建立題目框架并在教師的調控下給學生以選擇的機會。然后教師與學生一起決定學習什么,何時學習,如何評價,這樣可使學生從興趣出發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四、加強對學習者的自我監控能力的培訓。
1.鼓勵學習者自我提問和相互提問來培養自我監控能力
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提問和相互提問。在自我提問時,應多問幾個為什么?例如:解題時可自我提出如下幾個問題:為什么要這樣做?還有其它方法嗎?我掌握解題的思路嗎?在相互提問時,可鼓勵學生就解題過程進行提問,以相互取長補短。逐漸養成自我監控能力。
2.運用出聲思維方式來訓練自我監控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自言自語”的方式描述自我監控的信息思維過程,給學生進行心理示范。然后讓學生運用出聲思維方式來訓練自控能力。如為提高后進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先讓后進生大聲說出解決某一問題的思維過程,然后把優秀生的解決問題程序告訴他們。并進行對比、鼓勵他把優秀生用過而他們未用過的策略記錄下來并討論原因。然后再為后進生提出類似的問題,讓其模仿使用。這樣可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
3.利用角色轉換法來提高自我監控能力
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提供讓學生表演的平臺來強化訓練自我監控能力。如讓學生設計教學程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教學程序以教師的身份來講解。這樣可提高學生自我監控的能力。
總之,提高學習者自我監控能力,就要培養學習者良好的心態,使之能夠認識自我,戰勝自我,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自主地、獨立地、自覺地從事和管理自己的實踐活動。而學生的自我調控受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和行為因素的影響。只有當學生能夠自己調節行為和學習環境時,自我調控才可能是有效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對這些因素的調控以達到提高學生自我監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