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了目前高職學生培養現狀的基礎上,論述了時間管理在高職學生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提出了培養學生時間管理習慣的四點建議:分別就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設計一個相對固定的作息時間表、每天在固定時間完成一件小事、加入學習群組等方面進行了具體分析,給出了實際可行的建議,這些建議對于培養高職學生實踐管理技能具有良好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時間管理;學習習慣;高職,育人
隨著企業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很多高職畢業生無法滿足社會對現代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學生本來自制能力就較差,因而在進入相對寬松的大學校園后沒有利用好寶貴的學習機會,花費大量時間在打游戲、上網和其他娛樂活動上,浪費了很多本該學習的寶貴大學時光。因而各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對在校學生的引導,使他們養成時間管理的好習慣。時間管理習慣的培養無論對于學生在校的學習或是今后的工作生活都大有裨益。時間管理目前在高職教學管理中還是一個難題,必須長抓不懈;并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擔當,把培養學生的時間管理習慣作為育人的重中之重。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感覺到時間的寶貴,首先就是要培養學生對于學習技能興趣,有了興趣以后他就會花時間去提升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他就會開始規劃自己的時間,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東西。這些都要求我們在教學活動中設計更多的實踐環節,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更努力的抓緊時間學習。興趣的提升關鍵在于師生良好的互動,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將學生的興趣吸引到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同時學生將學習活動中獲得的收獲反饋給教師,通過不斷的溝通建立起學生學習的雙向互動通道。一旦學生在興趣中獲得了學習的成就感,就會促使學生更加努力和自覺的去學習。
2.設計一個相對固定的作息時間表
我們在進入大學之前之所以能夠堅持一直學習,主要原因在于我們有一個相對穩定的作息時間表:知道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學習、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休息,這張作息表是由學校和家庭兩方面幫我們制定好的。進入大學后學生每天的生活都不一樣,每天的課程也不同。早上沒有課的時候學生就睡懶覺,有課時就去上課,因而容易造成學習生活沒有規律,這對于自制力普遍不好的高職學生來說,久而久之很容易養成散漫的學習生活習慣。所以學校應該盡可能保證每個班的學生每天的作息時間相對穩定,這就要求學校教務相關的人員在排課時綜合協調各班的課表,做到綜合統籌、科學規劃,主動給學生創造出一個更加穩定的作息環境。在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以后,可以靈活制定一個更加符合自己特點的作息時間表,從而提升時間管理的效率。
3.開展“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完成一件小事”活動
開展這項活動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每天在下午15點跑步15分鐘,剛開始的時候可能不太適應,但只要堅持時間長了學生自然會養成習慣,在規定的時間自覺的完成相應的任務。視每個學生情況不同,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小事,但是前提是這件事情是有意義、感興趣、積極的并且健康的。每件小事每次完成也不需要太長時間,時間太長學生反而不容易堅持。通過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完成一件小事這個活動,學生慢慢可以體會到養成固定作息時間的好處,不僅大大提升學習效率,還使得每天的生活更加從容和輕松。
4.加入學習群組
和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學習,在學習群組中彼此之間相互探討、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更加有利于在學習上走得更遠。學習群組不僅是相互探討學習經驗的地方,更是彼此之間建立學習友誼,相互鼓勵共同堅持下去的平臺。通過加入學習群組還可以增加大家之間的交流與信任,提升與人溝通的自信和技巧。
綜上所述,高職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必須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為先導,同時轉變人才培養的觀念和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給學生創造一個穩定的作息環境;通過有意識的開展各類活動,提升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通過加入各種學習學習興趣小組,找到志同道合的學習伙伴。這些措施和建議都能使學生在校期間以及今后的工作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于高職院校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丹尼爾·戈爾曼,楊春曉譯.情商: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吉姆·蘭德爾著.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3]徐憲江著.哈佛時間管理課[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
[4]史蒂芬·柯維著.要事第一:全新的時間管理方法和時間控制技巧[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
[5]史蒂夫·諾特伯格著.番茄工作法圖解: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萬幸(1984—),男,漢族,講師,碩士研究生,樂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