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語音識別技術取得顯著進步,出現了文秘專業速錄會被語音識別所替代的論斷。本文從語音識別入手,結合筆者多年的企業工作經驗和速錄教學實踐,對文秘專業速錄與語音識別、速記及電腦打字提出幾點看法,對文秘專業速錄方向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文秘專業速錄;語音識別;電腦打字;速記
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語音識別技術取得顯著進步,開始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科大訊飛、微軟、IBM、百度、騰訊等語音識別產品層出不窮,特別是基于HMM和N-gram模型的語音識別工具的開源、免費,為中小科技型企業開發語音識別提供更大的自由度以及更低的開發成本,從而出現了文秘專業速錄會被語音識別所替代的論斷。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企業工作經驗和速錄課程教學實踐,對文秘專業速錄與語音識別、速記及電腦打字提出幾點看法,對文秘專業速錄方向未來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一、語音識別
語音識別被很多專家認為是近年信息技術領域重要的科技發展技術之一。科大訊飛作為中國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產業領導者,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自然語言處理等多項技術上擁有國際領先的成果。使用“訊飛輸入法”,以180字/鐘語速讀取3分鐘文本,筆者感受如下。
1.要求環境安靜,說話時要對準麥克風,否則將無法識別。
2.識別50秒后,上屏速度開始越變越慢,之后出現的識別錯誤會越來越多。
3.以普通話乙級教師的發音為樣本,摘取部分錯誤如下:“七十”—“其實”、“布朗運動”—“波浪運動”、“頂尖”—“頂間”……
4.在語調的辨別,以及“l”“m”“n”的辨別上表現較弱。
5.如果說話者中英文夾雜,錯誤率會升高。
6.語句停頓時會添加符號,但只有2種——逗號和問號,通篇沒有分段。
7.無法做到語音識別與改錯同時進行。
8.文本若為2人朗讀,即使是一男聲一女聲,也不能標識為另一人發言。
二、文秘專業速錄
(一)速錄源于傳統的手寫速記
傳統的速記是由專業人員操作一種符號將語言信息轉化成文字信息,由于符號的獨特性,記錄出來的信息還得進行整理,這樣的速度難以滿足一些特定場合需要。隨著中文速錄機的誕生,從而實現了對語音信息進行不間斷采集并實時轉換為電子文本信息的一個過程。“言出字現,音落符出”是對速錄速度的最好的概括。
(二)速錄與速記及普通的電腦打字有許多共同之處,但有其自身獨特的職業特點
1.速錄需要滿足記錄人們語言的需要。速錄的主要服務目的是采集人們的語言信息,即對瞬息即逝的語言進行實時記錄。人們講話的語音速度一般為每分鐘180字至200字,無論是手寫速記還是速錄都必須滿足這一需要,而一般的電腦打字則很難達到這一速度,而手寫速記記錄需在記錄后花費4~6倍的記錄時間來整理成文字。速錄則可以在記錄后即時打印成文,更能體現出文秘專業速錄的職業特點。
2.根據語言結構特點編制輸入方法。以漢語為例,其語言結構是由許多單音節、雙音節、三音節、四音節及四音節以上的多音節詞語組成的,而其中雙音節詞語占60%以上。根據這一特點,手寫速記有一系列的詞語連寫、略寫規則,其中規定雙音節詞語必須連寫。速錄則采用以詞語為單元的編碼方法,對雙音節、三音節、四音節及四音節以上的多音節詞語規定了一系列省略方法。普通電腦打字雖也有詞語智能聯想,但有時畫蛇添足。
3.速錄具有看打、想打、聽打三種功能。符號速記具有三種功能,即記錄他人語言、表達自我思維(速記人員自己用速記寫作)、抄寫文字資料。速錄也同樣具備這三項功能,即看打(輸入文字資料)、想打(用于個人寫作)、聽打(記錄他人語言)。一般電腦打字則不必具備這三種功能。
4.速錄人員要求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文字工作能力。按照國家規定,速錄員必須具備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歷文化水平,速錄師必須具備大專以上學歷。作為一名專職速錄員或速錄師,不僅要求能夠聽懂并記錄不同職業人員的講話,而且要求在不改變講話人本意的原則下對有些語病或語言結構進行必要的修改。因此,文秘專業速錄沒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或較強的文字工作能力是不能勝任的。
三、文秘專業速錄方向的未來發展
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同音字、同形字多,上千種方言,即使講普通話,每個人的語音、語調和語氣也不盡相同,語音識別技術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采集所有人語言信息,語音識別出來的內容不會自動修正。因此,筆者認為,語音識別技術不可能完全替代速錄師,文秘專業速錄方向未來將會向以下三個方面發展。
(一)人機共存
語音識別必將能越來越好地服務于學習、工作和生活,協助我們處理掉繁重的低端業務;但會議速記要求快速準確地現場出稿,這類專業的服務還是語音識別所無法替代的,需要專業速錄來完成。
(二)高端服務
在互聯網時代下的人工智能,特別是語音識別技術在未來的發展中一定能做到速度越來越快,準確率越來越高,但無法突破方言、標點、段落這些硬指標,更無法做到糾正語法、調整語序、補充語意等這些高級的文字處理功能。而文秘專業速錄經過一段時間工作的積累,與客戶的交流,以及學習其他速錄高手的長處和經驗,會越來越少地在速記稿中出現讓客戶頭疼的時間碼標注(表示該時間段未聽懂),這種自我突破的覺悟是機器無法做到的,正是因為如此,高級別會議的速記席中仍有速錄師的身影。
(三)移動終端
“亞偉兜秘”“科大語記”等速錄APP利用最常見的智能工具移動終端(如手機、平板、PC端等)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通過具有專業水平的速錄師團隊,隨時隨地向有需求的客戶提供在線中文速錄服務,將會得到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立祺.高職文秘專業速錄方向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亞太教育,2015(12).
[2]廖清.亞偉中文速錄機培訓教程[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07).
作者簡介
徐小剛(1977—),男,漢族,廣東深圳市人,延安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的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