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興市場國家中,很多企業的價值提升是源于其對政府的尋租。政府尋租作為一種獲得額外經濟報酬的非正常經濟行為,政府通過利用政治資源和財政資源,進行尋租行為,使得公司在面臨財務決策和提升公司價值時,如何處理公司與政府的關系成為熱點。本文通過分析政府尋租行為的制度背景,產生原因,以及論述公司在進行財務決策行為和提升公司價值方面,應如何處理政府尋租這個影響因素。
關鍵詞:政府尋租;財務決策;公司價值
一、政府尋租行為的制度背景
(一)尋租行為
根據美國經濟學家布坎南和A.克魯格的論述,尋租的定義是指:站在企業的角度,追求經營活動利潤最大化的行為和過程,或者站在政府的角度,追求政治局勢穩定為目標的行為或過程。租金指的是政府通過政策、職能等手段對市場進行干預和管制后所帶來的額外報酬。
(二)政府尋租行為
政府尋租指政府為利益集團獲取超過其機會成本的額外經濟報酬,利用手中的政治資源達到該目標的行為。因為政府作為獨家擁有執政資源和財政資源等社會公眾資源的主體,當政府對社會公眾資源出現無意或者有意的資源配置時,這些行為后果就會帶來的非正常經濟收益,在經濟學理論中,政府尋租行為通常被看做是一種打破正常經濟秩序的行為。
二、政府尋租行為產生原因
關于政府尋租行為的產生,大致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一)無意尋租行為
政府作為社會公共資源的擁有者,當市場經濟運行出現目標偏差,需要做出干預國家經濟行為的時候,尋租行為就會產生。而這種類型的尋租行為往往都是政府被動或無意做出的,其產生的額外經濟利益也是尋租行為的副產品。例如近年來在房地產市場中,由于百姓對于高房價、高負擔的抱怨和打壓房價、減輕負擔的呼聲,政府做出征收房產稅、房屋貸款金額減少、建造公租房等一系列干預房地產市場的政府行為。雖然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遵循正常的市場經濟行為并沒有錯,但是當政府認為地產市場出現與政治和諧不相符時,必然為保證國家穩定等因素,做出干預市場經濟的行為,由此產生房地產行業的上中下游企業正面臨行業經濟的“寒冬”。政府通過稅收、公租房的經濟決策,獲得了額外的收益,即是無意尋租行為副產品。
(二)有意尋租行為
在經濟學理論中,政府機構和相關官員也被認為是經濟人,因此其也不可避免的產生尋求經濟利益的過程和目的。當政府機構和官員為達到其經濟利益最大化目的,而做出非常規的政府決策行為時,產生的額外收益被看做是有意尋租行為的后果,這種經濟利益通常被看做是滋生腐敗的來源。例如在2010年金融危機后,我國執行了三萬億的政府投資工程,地方政府通過國家的投資貸款,高速鐵路等大型工程項目得到了飛速發展,但由于缺乏預算規劃、社會監督,鐵路高層官員貪污被捕以及地方政府產生了大量的債務負擔,甚至有些地方財政收支嚴重失衡,瀕臨破產的危險。上述的行為便是有意尋租行為的后果。
三、政治關聯對公司財務決策和公司價值的影響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新興經濟體中的重要代表,之所以取得如此輝煌的經濟成績,政府的推動力量是絕對不能忽視的。中國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三駕馬車”,即出口、消費、政府投資。金融危機之后,由于各國的貿易壁壘,全球的出口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現階段,我國的社會福利保障建設尚需完善,導致消費經濟無法繁榮。由此,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動力大多取決于政府的投資,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融資,來推動各行業的發展。
(一)政治關聯對公司財務決策的影響
從現時來看,企業在依靠自身情況做出財務決策的同時,必須考慮政府對于該經濟行業的政策傾斜程度和關注程度,及時調整財務預算等決策行為,保證公司能夠在行業發展過程中,將政策的約束性變為對自身發展的有利性。比如在財務預算中,增加對于社會公益事業的支出,一方面可以提升公司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固和地方政府的良好關系;在處理公司業務時,在不違反公司經營目標的情況下,充分考慮與公司所在地方政府提出的相關建議。
從長期來看,企業若想提高財務決策的獨立性,必須減少外界環境因素對自身的影響,降低政府的政策行為對于公司財務決策效果。例如提高預算體系的穩定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增強財務預測能力,從而減少不利事件帶來的損失,增加利用有利機會帶來的收益;業務開展范圍擴大,使得公司的業務發展不會局限于地方政府的保護主義,降低業務開展的風險系數。
(二)政治關聯對公司價值的影響
公司價值的提升,一方面公司自身運營能力是內動力,另一方面外界環境的影響是外在力。只有將內外力相結合時,公司價值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關于政治關聯對公司價值的影響,多是討論其給企業帶來的雙重作用:
政治關聯對公司價值的正面作用。有的學者提出在考慮政府背景情況下,高管的地方政府背景對企業價值的正面影響要顯著大于中央政府背景,而考慮地區的政府干預程度差異后,高管的地方政府任職背景在政府干預比較厲害的地區能增加企業價值。政府干預越強烈,這種正面影響也越強烈。
政治關聯對公司價值的負面作用。大部分研究者都認為由于管理者和股東的委托代理問題,管理者可能出于私利建立的政治關聯損害公司的價值,而政府也可通過控股權利或行政權力向政治關聯高管施加影響。
參考文獻:
[1]修宗鋒.獨立董事本地入職、政治聯系與財務重述[J].會計之友,2019(4).
[2]曾慧宇.民營企業政治聯系對財務風險的影響研究[J].商業會計,2017(24).
作者簡介:
王" 坤(1988-),男,會計學專業;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