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稅局和地稅局合并的完成,金稅三期系統全面上線并不斷完善,金稅三期國稅局數據庫和地稅局數據庫完成并庫,稅收征管環境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也越來越大。本文重點分析當前新的稅收征收環境下,企業面臨的主要稅務風險,以及采取的應對策略,希望能為企業降低稅務風險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征管環境;稅務風險;應對策略
一、稅收征管環境的變化
(一)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合并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要求,2018年下半年各級國稅局和地稅局陸續完成合并工作,運行多年的國稅局和地稅局并存的稅務管理體制正式宣告結束。國地稅合并后,一方面,納稅人通過一個窗口辦稅,辦事效率提高,降低了企業納稅成本;另一方面,降低國地稅之間的協調成本,有利于稅收征管統一,維護各地區企業的公平競爭,有利于加強納稅監管力度,從而對企業的合法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企業要加強稅收風險的管控,關注政策的變動,及時調整方案。
(二)金稅三期征管系統全面上線并不斷完善
金稅三期系統是全國統一的稅收征收管理系統,該系統通過互聯網把工商、公安、稅務、社保、質監、國統等行政管理部門全部打通,依靠大數據的外部信息支持可以把企業上報給所有政府部門的信息全部集中到一起,通過人工智能把稅務稽核專家的判斷思維和判斷標準編寫成代碼植入金三系統,利用網絡智能去評估每一家企業的信息,發現異常指標自動預警,并推送給相關稅務評估稽查部門。未來企業在政府部門面前都是透明的,納稅人幾乎所有的經營行為都會被納入稅務機關的監控范圍,因而企業涉稅風險會大大提高。2019年初金稅三期國稅數據庫和地稅數據庫完成并庫工作,進一步消除了原來系統的一些缺陷,使得金稅三期的智能評估系統更加完善,使得納稅人的稅務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三)納稅信用體系建立和不斷完善
一方面,建立了企業的信用評分制度,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8號《關于納稅信用評價有關事項的公告》,納稅信用級別根據納稅信用情況從高到低分為A、B、M、C、D五級,針對不同的信用等級采用寬嚴相適的監管措施,提高納稅人的納稅遵從度。另一方面,建立了實名制辦稅制度,根據稅總發[2016]111號文規定,國家稅務總局建立了實名制辦稅制度,采集了法人、財務負責人及辦稅人員的信息及照片,一旦出現重大稅務違法事件,法人、財務負責人及辦稅人員將被列入誠信黑名單,限制擔任國有企業法人、董事及監事,限制錄用為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限制個人的貸款、高消費、出國及個人公共交通出行等相關事項。通過納稅信用評分制度和實名辦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納稅信用體系基本成型。
二、企業面臨的主要稅務風險
(一)發票管理風險
1.發票開具環節
企業普遍存在先開發票后收款的情形,業務人員開具發票后不建立臺賬,不和客戶辦理發票簽收手續,專用發票超出1年以上還未收到款項,造成發票不能紅沖,對方單位不能認證又退回發票,財務部門無法處理,造成稅務風險。
發票開具存在四流不合一問題,主要是發票流和合同流不一致,存在虛開增值稅發票風險;發票開具種類和合同商品服務不一致,也存在虛開增值稅發票風險。
2.發票接收報銷環節
取得虛開的增值稅發票報賬。虛開增值稅發票是指沒有發生應稅行為而為他人、為自己、讓他人為自己、介紹他人開具增值稅發票。根據稅法規定虛開增值稅發票做以下處罰:沒收違法所得;虛開金額在1萬元以下的,可以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虛開金額超過1萬元的,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對于虛開增值稅構成犯罪的標準有以下規定: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稅款數額在1萬元以上或者致使國家稅款被騙數額在5千元以上的,涉嫌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應予刑事立案追訴;對犯該罪的,處以拘役,15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可處無期徒刑,并處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以外的其他普通發票,情節嚴重的,涉嫌構成虛開發票罪,處以拘役或者管制,最高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稅款繳納風險
本文主要針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印花稅等容易出現風險的稅種進行分析。
1.增值稅
(1)進項稅額抵扣風險
增值稅進項稅抵扣方面風險主要反映在以下幾種情形:誤把用于職工福利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誤把走逃稅款的增值稅發票進項稅額抵扣;誤把簡易征收項目取得的增值稅發票進項稅額抵扣;誤把免征增值稅項目取得的增值稅發票進項稅額抵扣;誤把非正常損失貨物的增值稅發票進項稅額抵扣。
(2)銷項稅額計算風險
銷項稅額的風險主要反映在以下幾種情形:將購進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個人未視同銷售貨物計算繳納增值稅;處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未計算繳納增值稅;出售廢舊貨物未計算繳納增值稅;銷售購進的水、電未計算繳納增值稅,即向外單位收取的水電費和租賃房屋單獨收取的水電費未計算繳納增值稅。
2.企業所得稅
(1)預繳階段風險
根據《關于加強企業所得稅預繳工作的通知》(國稅函[2009]34號文)第三條規定,原則上各地企業所得稅年度預繳稅款占當年企業所得稅入庫稅款應不少于70%。企業要關注預繳企業所得稅低于70%的風險。
(2)匯算清繳階段風險
企業所得稅的匯算階段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收入確認稅務會計差異,沒有正確調整收入金額造成稅款繳納錯誤的風險。延遲確認會計收入風險,如:預收賬款科目余額較大。對應合同、發貨等情況,符合企業所得稅收入確認條件但會計上沒有確認收入,匯算時不調增收入就會造成少繳稅款風險。視同銷售收入未做納稅調整風險,由于視同銷售種類比較多,企業在進行該收入類項目調整時,容易出現漏項。會計處理不規范造成稅款繳納錯誤風險,如:取得相關收入時沖減費用而不作收入,造成企業的收入總額減少,從而導致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用的減少,進而造成稅款繳納有誤。
成本費用稅務會計差異,沒有正確調整成本費用金額造成稅款繳納錯誤的風險。比例扣除項目及政策性限制扣除項目的納稅調整不完整不準確風險,如:業務招待費、福利費、工會經費、宣傳廣告費,教育經費等超過規定比例是否調整相關成本。成本費用項目“真實性”、“合理性”及“相關性風險,如:不合規票據列支成本、虛開發票“假發票”為依據列支成本。成本歸集、核算、分配不正確不準確,如:成本的歸集、核算、結轉不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成本結轉金額違反真實性原則,應進行納稅調整。
資產類項目稅務會計差異,造成稅款繳納錯誤的風險。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有差異,但匯算時沒有對折舊、攤銷進行納稅調整,如某國有企業土地作為無形資產的劃撥價為5000萬元,評估價為12000萬元,假設該土地使用年限50年,該企業會計折舊每年240萬元,但稅法允許稅前扣除的折舊是100萬元,改企業匯算時要調減成本140萬元。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不是都能自行計算扣除,部分資產損失需要稅務機關備案或者審批后方能列支,如果未備案或審批未通過,需要進行納稅調整。
3.房產稅
出租自有房屋免租期內漏交房產稅風險,《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政策的通知》(財稅[2010]121 號)第二條規定:\" 對出租房產,租賃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約定有免收租金期限的,免收租金期間由產權所有人按照房產原值繳納房產稅。未將房產所占土地價值計入房產原值少繳房產稅風險,(財稅[2010]121 號)第三條明確規定:“對按照房產原值計稅的房產,無論會計上如何核算,房產原值均應包含地價,包括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的價款、開發土地發生的成本費用等。宗地容積率低于 0.5 的,按房產建筑面積的 2 倍計算土地面積并據此確定計入房產原值的地價。沒有房產證的房屋漏交房產稅風險。房產稅出租房屋計稅收入和增值稅出租房屋計稅收入不一致風險。
4.印花稅
印花稅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因為自身是小稅種容易被忽視,而這些小稅種正是稅務機關稽查的重點。并且印花稅具有稅少重罰的特征。根據《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對少繳納的印花稅除了需要補繳以外,處以10-30倍以下罰款。印花稅必須和單位合同額以及增值稅開票收入形成邏輯關系。按照合同金額的規定比例足額繳納,印花稅每年的最低繳納限額不能低于開票收入乘以相應比例,并且最好每個月均勻繳納,以免金稅三期系統自動預警。
三、稅務風險應對策略
(一)宏觀層面加強企業稅務風險管理
1.加強企業納稅信用管理
密切關注企業信用評分,及時和稅務機關溝通協調,爭取促使企業信用評級B級以上。
2.優化企業納稅流程,完善內部控制
企業應根據規模設立專門稅務機構或指定稅務專員負責納稅申報相關工作,保證每次申報至少有兩人進行核實,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根據風險等級按規定向不同的管理層級進行匯報,定期編制稅務管理報告,分析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風險。
3.加強涉稅人員定期培訓
企業應制定涉稅人員培訓計劃,利用多種渠道促進涉稅人員加強稅收法律法規的學習,了解掌握最新稅務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規避稅務風險的能力
(二)操作層面加強企業稅務風險管理
1.加強企業發票管理
(1)加強發票開具環節風險控制
建立發票臺賬,建立完善發票簽收制度,預防增值稅專用發票超過抵扣期限的風險。關注開票種類選擇和實際業務一致性問題,重點關注發票開具的“四流合一”問題,防范虛開增值稅發票風險。
(2)加強發票報銷環節風險控制
建立規范的報銷管理制度,要求發票報銷時附發票真偽查詢單,規定大額增值稅專用發票予次月15號后才能報銷,防止走逃稅款的發票在企業報銷,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協調多部門加強發票報銷環節的審核工作,防止虛開增值稅發票在企業報銷。
2.加強企業納稅申報管理
(1)關注企業稅負率和行業稅負率差異
金稅三期系統對每個行業的企業所得稅稅負率及增值稅稅負率都有一個預警的稅負率水平,企業應根據所處行業對照自身的稅負率水平是否差異較大,如無特殊原因盡量控制稅負率不要低于行業的預警稅負率。
(2)關注重點稅種申報時的特殊事項
重點關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及印花稅申報中的特殊事項。其中增值稅要重點關注進項稅金中不允許抵扣的事項,根據具體情況轉出不允許抵扣進項稅,同時關注銷項稅額中少計及漏計銷項稅額的事項,正確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企業所得稅在預繳階段重點關注預繳比例不能低于所得稅入庫稅款70%,匯算清繳階段重點關注收入確認稅務會計差異、成本費用稅務會計差異及資產類項目稅務會計差異,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應納稅所得額,正確計算應納企業所得稅。房產稅重點關注出租房屋在免租期內是否漏交房產稅,房屋價值是否包含房屋所占土地價值,無房產證房屋是否漏交房產稅,出租房屋房產稅計稅收入和增值稅出租房屋計稅收入是否有差異。印花稅應重點關注計稅收入和單位合同額以及增值稅開票收入的鉤稽關系,原則上印花稅每年的最低繳納限額不能低于開票收入乘以對應的印花稅計稅比例。
(3)關注金稅三期預警指標
金稅三期上線以后,設置較多預警指標,只要達到預警指標系統自動提示異常,根據異常情況,稅務機關就會對重大異常進行稽查。主要預警指標如下:當期新增應收賬款、應付賬款或其他應收款大于銷售收入的80%,預收賬款占銷售收入20%以上,存貨大于銷售收入的30%,流轉稅申報收入與所得稅申報收入及損益表收入不一致,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存貨、預付賬款、其他應付款、其他應收款為負數。企業應密切關注相關預警指標,盡量控制相關項目不要超過預警指標。
參考文獻:
[1]彥但.企業稅務風險管控設計[J].現代營銷理論,2018(9).
[2]李瀅.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稅務風險防范分析財會學習,2019(19):165-167.
[3]趙佳寧.淺談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及防范建議財經界(學術版),2019(12):152-153.
作者簡介:
賈" 飛(1985-),漢;籍貫:河南省漯河市;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稅務管理;職稱:會計師;職務:財務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