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綠色物流主要是指不僅會對環境危害有所抑制,也能實現對環境的凈化,進而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為了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物流行業引入了供應鏈管理綠色物流這一概念,這一概念的引入,有利于應對市場經濟中的各項挑戰。當前很多國家都倡導建立相應體系,以供應銷售和產品設計為主要導向,為大眾提供更優質服務。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綠色物流;可持續發展戰略
綠色物流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組成,促進了供應鏈管理理念的提出,使其在管理方式上更先進,方向上更具針對性。成本是衡量物流行業實際發展水平的一項重要標準,而我國在物流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在相應更新著標準,致力于實現供應鏈管理條件下綠色物流。
一、傳統綠色物流的主要特征
(一)封閉性明顯
在傳統綠色物流當中,供應商在相關環節缺乏統籌與計劃,將自我視為中心,注重短期利益,和其它供應商、制造商以及經銷商之間的合作較少,而這種狀況的出現違背了綠色理念,一旦發生問題,就會使企業形象嚴重受損,甚至會使企業進入困境。
(二)目的性過強
傳統綠色物流實施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先進科技或者是物流技術,降低在生產、使用以及運輸時的污染物排放,減小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質。就冶金化工來講,在生產、流通以及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廢氣,或者是其它廢物,這就需要在此過程中對其進行環保處理。
(三)利益有所違背
傳統綠色物流中,利益折損問題比較普遍,其主要表現在獲取利益的一方會犧牲一方利益,或者是損害多方利益。總的來講,即利益的獲取需要付出相應代價。如庫存的減少或減少庫存成本,但是在產品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其運輸次數也會相應增加,運輸成本也會加大。
二、供應鏈管理條件下綠色物流的發展概況
(一)綠色物流供應鏈和空間活動的聯系
活動空間是實現物流發展必要條件,在供應鏈條件下發展的綠色物流,也需要有自身空間,將原始物流當中包含的裝卸、運輸、包裝、搬運等都給予了供應鏈綠色物流新理念,促使物流在活動空間當中的實際品質要求得以提升,響應可持續發展戰略,使其實現在運行上的生態性。同時在供應鏈影響下,實現綠色存儲、包裝、運輸,集約資源,并且對廢棄物進行合理處理,這是綠色物流體系得以實施的重要內容。
(二)供應鏈管理條件下綠色物流周期
生命周期和消費者服務之間存在緊密聯系,供應鏈條件下,綠色物流的實現需要原料采購、設備采設施購、環保包裝、綠色產品制造以及合理運輸等多項內容的滿足,保證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能夠實現對包裝的再利用。例如很多學生在收到快遞之后,將用于包裝快遞的盒子制作成一些手工制品,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綠色物流理念。生命周期主要是立足于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對產品的循環利用,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
三、供應鏈管理條件下綠色物流的發展策略
(一)建立健康消費理念
需求與供給之間聯系緊密,為了實現供應鏈管理條件下綠色物流的發展,需要引導企業和大眾形成相應綠色消費理念,提升其對綠色產品和綠色服務的需求,使企業積極實施綠色物流、綠色服務和綠色商品。綠色物流的實現需要供應鏈企業的相互聯合、共同努力。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將制造商、零售商、供應商以及經銷商等緊密聯系在一起。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難以進行綠色化生產,那么最終生產出來的產品,也不會被視為綠色產品。因此需要在供應鏈條件下實現綠色物流,這樣才能取得更明顯效果。
(二)實現管理規范化
在供應鏈條件下實施的綠色物流,還需要實現管理的規范化,這樣才能使其在發展過程中更好運作。在具體實施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無論是在供應鏈上游還是在供應鏈下游的企業,都需要在流程上實現標準化,然后再對其流程進行逐層分解,同時需要做到對左右業務端的兼顧。其中較為有效的是使用條碼進行管理,系統的運行以條碼作為線索,實現對流程的跟蹤管理。同時企業也需要對產品質量按照質量管理體系中的具體要求進行檢測,使產品質量得以充分保證。其次,實現供應鏈過程的可視化管理,建立統一管理系統,并且將其運用在不同物流環節當中。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實現對信息流、物流以及資金流的有效監控,物流中的各個環節也會一目了然的呈現,為管理有效實施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引入綠色技術
供應鏈管理條件下綠色物流的發展,可以將綠色技術引入物流當中,使物流技術在發展中得以完善。綠色技術在種類上較多,其中可以引入的包括新材料技術、環保技術、標準化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以及廢物處理技術等。通過技術標準化的實現,能夠實現企業之間的無縫對接。例如很多企業在包裝產品時,會使用紙質包裝,這種方式的運用的包裝在使用之后的自然降解創造了良好條件,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于一些容易發生變質的產品,可以使用保鮮技術將其周期延長,這樣不能夠實現對產品的有效保管,也能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廢物處理主要是對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品進行處理,實現對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在不能再次投入使用的情況下,需要及時將其處理掉,這樣才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環境污染程度。就當前情況來講,很多企業使用了條碼技術,實現了對物品的自動識別。條碼技術的使用能夠實現對大量信息的準確采集,被廣泛運用在物流環節當中。而除了運用條碼技術之外,也可以運用衛星定位導航技術,進而對物流進行定位導航、動態調度、實時監控、路線規劃、以及貨物跟蹤等,這有利于實現供應鏈企業對物流的有效監管。
結語:
供應鏈管理條件下綠色物流的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能夠有效解決傳統綠色物流中的問題,是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下,應該倡導的一種物流形式。
參考文獻:
[1]施暉,鐘鵬.陶瓷行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J].佛山陶瓷,2019,29(6):1-4.
[2]馬麗榮,馬丁丑.甘肅特色農產品物流發展多維度分析[J].價格月刊,2017(5):76-80.
[3]周倩.基于\"互聯網+\"的雙目標多期供應鏈網絡平衡研究[J].物流科技,2018,41(7):111-115.
[4]李琨.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綠色物流研究[J]. 管理觀察, 2017(9):20-22.
作者簡介:
秦" 儉(1970-),男,漢族,四川成都人,工商管理碩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