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促進管理專業教學在“新經濟”環境下進行改革與創新,筆者從“新經濟”環境下管理專業教學現狀入手,對其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礎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新經濟”環境下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新經濟”環境;管理專業;教學現狀;教學改革;策略
一、“新經濟”環境下管理專業教學現狀
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我們已經逐漸邁入到了一個“新經濟”環境中,與此同時,各行各業都對當前的管理工作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人才是行業發展的基本保證,如何才能做好“新經濟”環境下的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則是每個與此相關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不可否認,我們正處于一個人才輩出、企業騰飛的新經濟時代背景下,哪些企業能夠緊緊跟隨新經濟時代一起脈動,那么哪些企業必將騰飛而起,成為眾多競爭者中的佼佼者,在自己本領域中站穩腳跟。當然,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讓整個教學工作緊扣時代的脈搏,通過熱點分析、典型案例介紹,對新經濟環境進行了透徹的分析。除此以外,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看清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發現影響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抓住企業發展的機遇,扭轉以往只重經營的陳舊觀念,站在世界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制定出符合新經濟環境的企業發展戰略,達到“戰略贏天下”的目的,將管理工作的效能充分體現出來。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很多高校管理專業教學工作并不能令人滿意,不符合新經濟環境下的教學要求。
(一)教學內容老套
管理專業學生未來服務的范圍非常廣闊,涉及到公共管理、社區管理以及青年社工管理等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該打破固有格式,順應新經濟環境發展趨勢,消除應試教育的影響,以維護學生根本利益為基本原則,提高學生對現有管理專業教學服務的滿意度。可以說,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后續的教學方向,因為只有當教學內容滿足新經濟環境下的要求,整個教學工作才能在其所規定的范圍內活動,從而保證其教學有效性。但事實上,教學內容老套已經成為制約新經濟環境下管理專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為中國經濟的蓬勃升起創造了條件。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學校在培養管理專業人才時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尤其要對教學內容做出要求,既要保證其實用性,同時還要保證其時代性,以切合學生未來發展實際需要為基本要求,全面推進現代化管理專業人才事業發展。與此同時,管理專業教學內容還要具有全面性、規范性,以時代為核心,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為教學工作融入新思想、新動力,促進現代化教育格局的形成。
(二)教學方式缺乏靈活性
教師對教學方式的選擇同樣會對整個教學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多媒體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雖然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方式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優勢和特點,但是在新經濟環境的影響下,多媒體教學方式已經過時,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聽課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媒體教學技術的出現有效改善了這種教育現狀,為我國教育事業的帶來了福音。然而,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新媒體教學技術的出現對現有教學工作所帶來的影響,仍習慣于采用傳統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和學習的動力,課堂教學有效性往往很難得到保證。我們知道,教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既需要教師孜孜不倦地教學,同時還需要學生的密切配合,可以說,缺乏哪個環節都會對整個教學活動帶來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往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但單純地擺弄多媒體教學方式往往不能為師生進行課堂創造條件,“一言堂”現象比較明顯,學生基本上沒有發言權,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課堂主體得不到保證。教學方式缺乏靈活性還使得學生產生了很多不端正的學習行為,比如上課睡覺、打游戲等等,而教師對學生這種司空見慣的學習行為也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沒有積極履行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職責,降低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滿意度。
(三)實踐教學缺乏有效性
在新經濟環境影響了,對于管理專業學生而言,他們不僅要掌握有關公共管理、社區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在面對新問題時知道如何下手,臨危不亂。這就要求管理專業教師在培養管理人才時要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不僅要把理論教學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實踐教學在學生綜合能力提升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保障實踐教學有效性。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教師都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理論教學環節,而對于實踐教學卻能省則省,形式化現象非常明顯,學生根本就不能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不利于他們未來發展競爭力的提升。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這些管理專業學生必然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而如果他們沒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那么他們當中很多人可能會不知所措,不僅會影響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同時還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現代化教育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綜合素養,而不是簡單地將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學以致用是新經濟環境對管理專業學生的基本要求,如果缺乏實踐教學環節,這種教學要求基本上很難實現。
二、“新經濟”環境下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鑒于“新經濟”環境下的特點,我們非常有必要對現有的管理專業教學工作進行改革創新,通過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模式來提高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學到現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并不意味著碾壓、剝削或者以權謀私,管理更不是一種身份、階級的壓制,從其本質特征上來講,其更傾向于是一種服務,而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更容易受到人們的青睞,從而更好地發揮管理的作用和效能。“共享”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概念,對之對應的就是公共管理,因為只有做好公共管理工作,共享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教師在培養管理專業人才過程中必須融入這種教學思想,促進新經濟環境下的管理專業教學工作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完成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目標。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改革教學內容
教師在選擇管理專業教學內容時必須要認識到新經濟環境下的特點,始終以滿足學生實際需要為準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握好教學方向,對每一位學生負責。從理論上來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教師應該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并遵循循序漸進、由簡入繁的教學原則,既要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還應該滿足基本的教學需要。公共管理是管理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而我們知道,公共管理涉及到的范圍很廣,而且不同地域也會因為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內容存在差異性而對管理人才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果我們想要最大程度上發揮出管理工作的效能,就必須認識到管理工作的性質和特點,不斷融入新的教學內容,打破傳統教學內容的局限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通過查找有關公共管理、社區管理、青年社工管理等方面的內容添加到課件中,增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提高學生對現代化管理工作的認知度。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管理工作對學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同時還要提高自身職業道德。
(二)加強對新媒體教學方式的應用
與傳統的多媒體教學方式相比,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媒體教學技術明顯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需要。當然,慕課、微課以及翻轉課堂等新媒體技術既有相似之處,同時又有很多不同之處,教師必須要學會鑒別其異同點,根據教學的不同需要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保障教學有效性。比如,慕課這種線上教學方式更講究系統性、全面性、細致性,適合那些想從頭到尾進行學習的學生,所以往往需要花費學生比較長的時間和較多的精力;微課則不同,微課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微”上,那些短小精悍的線上教學視頻明顯更有利于節省學生的時間,適合學生用于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環節,也是教師制作課件的首選;課堂互動是拉近師生距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式之一,而翻轉課堂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模式,將一部分課上教學任務轉移到了課下進行,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和教學任務量,同時還降低了學生課上學習負擔,提高了他們對課下時間的利用率,也為師生更好地進行課堂互動奠定了基礎。正是由于新媒體教學方式的這些優勢,教師才更應該加強對新媒體教學方式的應用,并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增強課堂教學的魅力。
(三)完善實踐教學
管理專業屬于應用型專業,對于企業而言,他們在招聘管理專業人才時不僅會對他們的學歷、創新能力做出要求,同時還會考察他們未來發展潛力,而提高學生發展潛力往往需要以實踐教學為媒介。完善實踐教學,不僅要加大在實踐教學環節的投資力度,同時還要加強制度建設,對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監督管理,保證他們每個人都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除此以外,學校還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實踐教學環節,引起學生的重視,使他們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總而言之,作為管理專業教育工作者,他們必須要明白新經濟環境下的時代特點,為管理專業學生創造更優越的學習條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新經濟”環境下管理專業教學現狀來看,國內很多高校管理專業教學工作存在一些問題,不符合新經濟環境下的教學要求。為促進管理專業教學質量在“新經濟”背景下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須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從而對癥下藥制定出有效策略對其管理專業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
參考文獻:
[1]黃東晶.新經濟環境下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12):57-58.
[2]李業榮,黃亞勤,普雁翔,王潤偉.邊疆民族地區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6):7-9.
[3]周權,馮松.高職院校經濟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信息化改革探索[J].考試周刊,2018(82):44.
作者簡介:
李艷麗(1980-),女,漢族,山東聊城人,碩士研究生,講師,臨沂大學法學院社會工作系主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