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產教融合對于提升院校育人水平、推動人才輸出與人才需求的對接具有重要意義,而企業作為產教融合中的重要主體之一,則需要重視發揮出自身所具有的主體作用。本文以充分發揮出企業在產教融合中的主體作用為出發點,從企業在專業設置規劃中的參與、專業課程設置中的參與以及教學資源建設中的參與三個部分,對企業主體作用的發揮路徑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產教融合;企業;主體作用
企業與院校是產教融合育人模式中主要的參與主體。由于產教融合呈現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學生專業能力發展為本位的特征,因此,企業需要深度參與產教融合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導作用,從而為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一、企業在專業設置規劃中的參與
產教融合的實現需要以院校專業與市場發展需求實現良好對接為前提,為此,院校在開展專業設置的過程中,需要重視了解市場需求、人才需求,從而明確宏觀的人才培養方向以及微觀的人才培養標準。在院校開展調研工作的過程中,企業所能夠提供的信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依托企業所提供的信息,院校不僅能夠對企業崗位需求、崗位要求等進行了解,而且能夠對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做出判斷,從而在專業設置、專業調整方面體現出前瞻性。由此可見,企業在院校專業設置中的參與,是確保院校專業與市場發展實現良好對接以及確保產教融合工作能夠有效、深入開展的重要保障。為了充分發揮出企業在院校專業設置中的主體作用,企業有必要與院校共同構建專業設置可行性論證組織,其主要職責為對專業開設的可行性以及專業開設之后的人才培養方向、人才培養規模等進行確定。具體而言,首先,企業需要為院校提供與專業發展趨勢、專業崗位要求相關的數據,并與院校共同針對專業設置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其次,企業需要根據政策要求,在市場人才需求導向下,為院校專業調整提供建議與意見。在此基礎上,企業能夠與院校一道,推動院校專業適應經濟發展趨勢與產業發展動態,有效提升專業設置的科學性與教育資源的利用率。
二、企業在專業課程設置中的參與
在產教融合過程中,課程設置同樣需要體現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學生專業能力發展為本位的特征,而企業在課程設置中的參與,則能夠確保院校課程設置能夠具備這些特點。具體而言,課程設置工作中企業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主要對企業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首先,企業需要做好崗位分析工作。在開展課程設置之前,企業需要組織技術骨干對各個崗位所具有的性質、職責等進行明確與分析,總結不同崗位中涉及到的典型工作任務,從而確保院校能夠充分了解崗位要求,進而為課程設置工作提供依據;其次,企業需要在課程內容選擇工作中深度參與。如企業可以對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并分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對分解之后的內容進行闡述,從而確保學生在課堂中所掌握的內容能夠與未來的崗位要求實現緊密對接;再次,企業需要在課程結構設計工作中深度參與。無論是教學順序的確定還是各類課程比例的確定等,都需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能力,也需要考慮社會崗位需求,為此,企業需要在課程結構設計中為院校提供建議與意見,從而確保課程結構設計呈現出更為科學的特征;最后,企業需要在教材編寫中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教學模式在傳統育人體系改革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推動作用,而構建校本教材體系,則是適應產教融合教學模式、提升產教融合育人效率的必要路徑,為此,企業需要在院校校本開發中進行深度參與,從而有效強化校本教材內容的實用性,確保教材內容能夠與企業崗位工作內容體現出較高的契合性。
三、企業在教育資源建設中的參與
產教融合模式下的育人工作,離不開完善的教育資源作為支撐,而企業在產教融合中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則能夠促使企業與院校中的教育資源得以有效整合,進而為產教融合育人成效的提升提供保障。具體而言,企業在教育資源建設中的參與,主要要求企業能夠做好以下幾點工作:首先,企業需要在實訓基地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院校與企業能夠在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中形成互補,相對于院校而言,企業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展現出了明顯的優勢。企業在實訓基地建設中的深度參與,能夠將真實的企業文化、工作流程、崗位要求引入實訓基地建設當中,與此同時,企業也可以將更新的設備與技術融入到實踐育人體系當中,這對于有效提升實踐育人成效以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專業實踐水平與崗位要求實現對接具有重要意義。當然,企業在實訓基地建設中的參與具有多種形式,如企業主導下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校企合作下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以及區域共享下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其中,企業主導的基地建設以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并對學生工作進行考核的方式為主,校企合作的基地建設則以院校的實訓室建設為主,區域共享下的基地建設則涉及到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政府的協調等,這種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實訓基地建設工作成效,強化實訓基地建設對區域經濟、區域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其次,企業需要在師資力量建設中進行深度參與。如企業可以引導技術骨干參與育人工作,為院校師資隊伍提供補充,強化院校實踐教學師資力量,與此同時,企業也可以為院校提供開展師資培訓的平臺,即通過為院校教師提供實踐崗位的形式,促使院校教師對企業崗位要求做出深入理解并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產教融合育人模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與不容忽視的作用,而在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的過程中,企業必須在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以及教學資源建設中進行深度參與,只有如此,企業才能夠充分彰顯出自身在育人工作中的優勢,也才能夠為產教融合育人模式有效、持續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玉倩,陳萬明.產教融合的集體主義困境:交易成本理論詮釋與實證檢驗[J].中國高教研究,2019(09):67-73.
[2]楊波,戴飛.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創業教育機制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5):192-194.
[3]葉弈.深化產教融合突出企業主體作用[J].科技智囊,2018(03):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