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洺

近年來隨著我國物質條件得以不斷的豐富,人們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在物質基礎十分充足的時代下,人們開始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設與培育,基層文化館也開始重視群眾文化的建設工作,這也是基層單位積極開展公益培訓與群眾文化進行精準對接活動的原因以及意義,此舉的目的在于充分優化人民群眾的精神層面,并為調動單位工作人員與群眾之間的積極性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此,協助上級進行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并對其進行分析與完善是當前十分重要的任務之一。
1、落實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針
在實現物質基礎極大滿足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的一項重要方針就是充分落實好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這對于提升人民思想水平,以及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宗旨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基層文化館積極開展公益培訓,并實現公益培訓與群眾文化精準對接的文化活動的最有效意義就在于充分落實了國家十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的方針理念。
2、調動干部與群眾參與相關活動的積極性
在實現公益精準培訓與群眾文化對接的活動過程中,作為活動的主體———人民群眾,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會滿懷著充足的信心與熱情,并充分意識到基層文化館對于人民群眾的重視程度,從而使得人民群眾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對活動產生積極性,從而達到促進整個單位進步的目的。不僅如此,作為相關的工作人員,在籌辦以及開展整個活動的過程中都增強了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增進了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調動了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熱情。
3、對文化館管理結構的必要性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數字文化館、公共文化館的快速興起,使得文化館的傳統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受眾的多層次化的需求,不僅如此,對于文化館的內部管理結構來說,各類型新興技術的發展使得受眾不斷流向新型技術,傳統文化館要想在現今的社會背景下穩固自身的地位,就必須對傳統的管理職能實行必要的轉變,以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現狀,基于此種需求,以及公益培訓的重要作用,文化館應當積極對接好公益培訓與群眾文化,使得文化館的內部管理結構也能得到優化與完善。
1、適時性原則
在進行公益培訓的過程當中,需要相關工作者抓住最佳時機,恰到好處地對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才會使公益培訓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不及時、滯后的宣傳會影響激勵方法的實施效果,使得公益培訓無法與群眾文化進行很好的對接。在群眾于公益培訓中收獲知識時,相關工作者應及時對人民群眾進行精神上的激勵,以增強人民群眾的光榮感與使命感,促使其繼續努力;在人民群眾接受公益培訓的過程中遇到困難與挫折時,需要相關工作者尊重人民群眾,并努力增強受眾的信心。
2、適度性原則
在相關工作者進行公益培訓對接群眾文化的過程中需要遵守適度性原則,這主要包括廣度與強度兩方面。在廣度上,范圍過小的培訓會使可以接受培訓的人民群體數目變小,不利于群眾文化的良好傳播;如果范圍過大,則變成了人人可得的無門檻課程,會加大培訓的難度。在強度上,若培訓力度過強,會增加受訓者的負擔,反之則會引起受訓者的忽視情緒。因此,在文化館的實際管理過程中,應充分遵循適度性原則。
3、目標導向原則
在文化館管理的過程中,實現公益培訓與群眾文化進行無縫對接的關鍵環節就是對于目標的設立。只有結合自身實際的情況,客觀的設立在各個階段應該達到的小目標,才能一步一腳印的逐步達到相應的目的。對于相關工作者來說,正確引導受訓者進行階段性的激勵目標設立,是實施精準對接手段的重要前提。
1、未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念,阻礙活動進程
基層文化館在籌辦以及開展公益培訓對接群眾文化的活動中,往往忽略了其內在的重要作用,一切流程與步驟都過于形式,往往會有為了活動而活動的現象發生,這對于整個群眾文化工作的落實以及完善產生了相當大的阻礙作用,而其根源就在于基層文化館的負責人對于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的固有認知過于淺顯,不能充分意識到其所蘊含的內在意義,也并未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念。
2、經費問題致使相關活動不能順利開展
在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的開展過程中,能夠保障整個活動順利進行并取得預期效果,甚至超出預期效果的重要保障因素就是經費的充足與否。但基層文化館的現狀多半是用于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的經費不夠充足,使得活動一再節約成本,從而導致活動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3、人民群眾思想水平的局限性阻礙活動順利進行
人民群眾,作為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的主要對象,其能否對于活動當中的內容以及主旨進行很好的理解,決定了活動創辦的最終效果以及有益程度。但現行背景下,人民群眾的思想水平往往不能達到充分理解活動內容以及主旨的高度,致使活動的創辦過程中,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不高,這使得活動的進程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活動原有的效益大打折扣,使得活動的預期效果落空。
1、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重視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
作為切實落實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的相關單位負責人,應當充分意識到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對于整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并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從源頭上對于公益培訓工作產生正確的認知,從而重視公益培訓對接群眾文化的相關工作,并積極履行自身應盡的職責,為群眾文化的完善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例如:相關單位的負責人積極學習黨最新有關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相關對策以及方向指引,并積極樹立正確的思想以及認知觀念,從根本上重視整個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并對自身的工作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完善。
2、基層文化館積極籌備經費使得活動正常運轉
在基層文化館開展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的過程中,應當徹底解決由于經費不足所造成的對于相關活動開展進程的阻礙作用,為此,基層文化館應當積極將這種情況向上級反映,并積極在自身部門進行相關經費的補充以及后續籌備、墊付工作。同時,上級部門應當積極為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進行撥款以及相關的完善工作。
例如:基層文化館向上級遞交撥款申請,并積極在自身部門內部進行經費的籌集。
3、組織人民群眾開展相關的學習活動
人民群眾作為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的主要對象,其普遍的思想水平以及素質水平是整個活動應當充分考慮進來的重要因素之一,針對人民群眾思想水平未達到相應高度的現狀,基層文化館應當積極對于人民群眾進行相關的培訓以及教育工作,并聘請專家進行講座,派遣相關人員進行走訪詢問與調查。
例如:基層文化館積極開展相關的學習與研討活動,積極調動人民群眾的整體積極性。
4、完善溝通機制
針對文化館進行公益培訓中所存在的相關問題,相關管理人員應當充分完善文化館內部與受眾之間的溝通機制,使得文化館能夠及時、準確的了解相關受眾的管理需求以及服務訴求,使得文化館能夠抓住受眾的敏感點,并及時根據受眾的需求進行自身的良好改革以及妥善處理,使得受眾與文化館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使得文化館能夠清晰的抓住受眾的心理,并結合實際情況使得文化館本身進行良好的發展,切實落實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的工作。
5、提高員工專業素養

針對文化館服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文化館的相關負責人員應當充分意識到館內問題的癥結所在,即員工的素質以及專業水平問題,并及時采取相關的解決措施,如聘用專業的管理方面的人才,并努力提升現有員工的專業素養以及綜合素質,使員工明確自身的服務態度以及服務宗旨,不僅如此,文化館應建立科學的獎懲措施,用以激勵員工進行受眾的服務工作,從而使得受眾具有接受公益培訓的積極性,使得文化館能夠正確處理好公益培訓與群眾文化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在基層文化館充分重視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性的前提之下,本文對于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以及研究,在列舉出精準對接公益培訓與群眾文化對于黨建以及社會的重要作用之后,又結合實際情況對于現階段公益培訓活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對于所分析出來的現狀問題進行相應對策的列舉。因此,在現階段的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的過程當中,基層文化館應當對自身的內在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以及分析,與此同時積極借鑒較為成功的案例,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積極的改造以及完善,使得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活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得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得以順利的進行,并充分提升我國人民群眾的整體思想水平。
[1]王青.“新六藝”公益培訓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的探索實踐———以東營市東營區為例[J].人文天下;2018年21期.
[2]吳怡.淺析如何開展少兒群眾文化公益培訓工作[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10):218- 218.
[3]黃曉冰.加強文化館公益培訓精細化管理———以拱墅區文化館為例[J].知識窗(教師版),2017(6):85- 85.
[4]王志明.解析文化館公益培訓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大眾文藝,2013(8):10- 10.
[5]何曉冬.開展公益培訓發揮教育職能———興化市文化館開展公益培訓的體會[J].河南文化館學刊,2013,33(1):19- 20.
(作者單位:潮州市湘橋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