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國慶黃金周已經結束,各地景區迎來了旅游高峰。不久前,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今年國慶旅游數據,各項數據再創歷史新高。2019 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82 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497.1 億元,同比增長8.47%。
文化和旅游部調查顯示,除了數據創新高,游客滿意度和獲得感亦穩步提升,主要受到景區管理提升、文旅融合等一系列積極因素的影響。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智慧旅游的大趨勢和政策倡導下,如今的景區信息化建設進步迅速,這對游客滿意度的提升功不可沒。
的確,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5G 等新技術的發展,一系列旅游生態“新物種”的誕生,讓旅游變得更輕松更有趣。
去北京爬長城,去云南游麗江,去西藏看布達拉宮,去黑龍江觀冰雕,去浙江賞西湖......
當你被網上各種旅游攻略弄得眼花繚亂的時候,或許通過當地的“一部手機游”就可以幫你破解選擇困難癥。從選擇目的地、查攻略、辦簽證、預訂機票酒店門票、找導游,到租車租船、買保險、買電話卡上網卡、旅拍、購物支付等各個環節,都能一鍵搞定。
近年來,全國多地上線“一機游”項目,開展了一個個關于“旅游+ 互聯網+ 管理”的智慧旅游發展、公共服務提升、旅游轉型升級實踐。
以“游云南”App 為例。游客通過該App,就可享受到從旅游目的地選擇、購票、租車、導游導覽到刷臉入園、登機、入住酒店,再到找廁所、拍照識花、誠信購物等沉浸式智慧旅游新體驗,并可選擇英文服務,真正實現“拿手機游云南,說走就走、全程無憂”。此外,在手機上還可快捷地進行購物退貨和旅游投訴。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人出境游愈發火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僅是心動,更是行動。出境游最怕什么?莫過于語言溝通不暢而又各種準備不足。多種翻譯軟件、翻譯機提供了語音即時翻譯、拍照識別、多國語言翻譯等強大功能,使得異國之旅變得越來越簡單。
中國游客正在把國內的生活方式帶向全球,出境游用移動支付越來越普及。目前,中國游客已能在全球50 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支付寶消費,全球30 多個國家的90 多個機場和港口支持支付寶退稅。6 月初,支付寶還上線了“境外打車”小程序,已覆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阿聯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13 個國家,方便更多中國游客的打車需求。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進步,虛擬現實技術(VR)、增強現實技術(AR)等沉浸式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文化旅游領域。通過沉浸式技術,可以使游客身臨其境,獲得“親身體驗”,讓旅游變得更好玩、更有趣。

圖/東方IC
故宮博物院已是國內成熟運用VR 技術的先驅,并讓文物“活”了起來。早在2017 年,故宮就推出了朱棣建造紫禁城的VR 沉浸式體驗項目。游客可以借助VR,穿越回明朝,和明成祖朱棣一起穿梭在紫禁城中,從星象、禮制、五行等角度聽明成祖朱棣講述建造紫禁城的奧秘。
除了VR 技術,故宮團隊還推出了AR 應用,將現實場景與虛擬場景結合起來。比如掃描故宮某個牌匾,就能彈出與這塊牌匾及宮殿相關的歷史影像。掃描歷史圖片,將會出現一個立體的文物投影,讓游客全方位欣賞。在新年還將有故宮紅包,讓皇帝、皇子和公主們的影像給游客拜年等。借助VR/AR 技術,故宮將帶給游客更深刻的文化體驗。
深圳歡樂谷與中國電信已合作建設中國首個“5G+體驗樂園”。未來,游客在深圳歡樂谷園內,將體驗到全息影像游樂產品、園內交通工具自動駕駛、智能客服機器人、混合現實技術(MR)體驗式導覽、智能售賣機器人等。深圳錦繡中華景區以高科技無人車平臺為載體,為游客提供全新零售服務體驗。游客通過招手即停或者手機召喚等方式,使用無人車就可輕松購買食品飲料、文創紀念品等。
同程藝龍與馬蜂窩旅游網近期發布的《新旅游消費趨勢報告2019》顯示,AR、VR 等技術在旅游行業的應用對旅游消費產生深刻影響,95%的游客會在出行前瀏覽這類旅游內容。有專家預測,未來幾年內,這類新技術將成為主題公園、博物館、旅游景點的標配。
“中國的文化和旅游產業正處在革命性變革到來的前夜。”原國家旅游局局長、國家山地旅游聯盟副主席邵琪偉稱,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發展對文旅產業將會產生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影響,預示著新型科技賦能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時代已經到來。
打開高德地圖,除了指路導航,“一張地圖游中國”“景區隨身聽語音導覽”等特色服務,像出游小助手,為游客帶來全新的智能體驗。靜態枯燥的景點介紹、千篇一律的講解內容,讓游客很難真正領略到景區的歷史與文化內涵。“景區隨身聽”解決了這些痛點,各領域知名人士的特色講解,讓景區體驗活起來。
隨著5G 時代的到來,短視頻App 崛起,這也讓一眾景點站上流量巔峰,青海茶卡鹽湖、西安永興坊特色美食街等景點,依靠短視頻成為網紅景點,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曾指出,短視頻已成為文旅產業的風向標。
以重慶的洪崖洞景區為例,抖音平臺的“重慶”標簽下有大量關于洪崖洞的短視頻,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根據重慶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發布的數據,洪崖洞景區2018年“五一”假期的客流量突破14 萬人次,熱度僅次于故宮博物院,居全國景區第二位。
旅游行業或許并不是一個科技強驅動的行業,但是旅游領域有著豐富的應用場景。近年來,許多景區積極擁抱科技創新成果,引進無人機編隊表演,旨在為游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河南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就組建了一支200架無人機表演編隊,通過數字化編隊和掛載燈光變幻出魔鬼魚、鯨魚、雪花、司母戊鼎、河南地圖、打拳僧人等圖案,變幻出“樂海水世界”“銀基”“你好河南”等文字造型。目前,這一新奇、炫酷的表演形式已成為備受銀基樂海水世界游客喜愛的娛樂項目。
除了無人機,無人車、水下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等將帶給游客更多精彩,從而滿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據《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