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對 王必尊 林妃 劉永霞 丁哲利 井濤 王麗霞


摘? 要:通過開展套袋技術對福橙果實品質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套袋處理果實的商品率達到93.7%,較未套袋提高5.8%,經濟效益顯著。
關鍵詞:福橙;果實套袋;果實品質
中圖分類號 S6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4-0030-02
果實套袋是果樹常用的生產技術之一,采用果實套袋技術,可以減少果實病害及改善果實品質,目前該技術已在一些熱帶亞熱帶的果樹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然而,柑橘類果實套袋技術研究與應用程度遠不及蘋果、梨等果樹[2-4],在海南澄邁地區種植的福橙(紅江橙)應用套袋技術也未見有相關報道。福橙是海南澄邁縣極具特色的水果品種,有著非常高的經濟效益,套袋技術的應用是生產精品果品的措施之一[5]。鑒于此,本試驗應用套袋技術于福橙生產,旨在提高果實的品質及經濟效益,為實現福橙產業提質增效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5年樹齡的福橙,又名紅江橙(紅橘Citrus tangerina Hort.et.Tanaka ×甜橙Citrussinensis(L.)Osbeck),位于海南省澄邁縣紅山農場美屯村委會轄區內,福橙種植株行距3m×4.5m,選擇生長發育和樹冠大小基本一致的福橙樹8~12株進行試驗。套袋材料為市面采購的單層白色防水紙袋,規格為145mm×180mm。
1.2 試驗方法
1.2.1 套袋處理 在同一塊基地選擇管理方式、施肥量相同的植株。試驗共2個處理,以未套袋為對照。套袋處理:在樹體東南西北4個不同方位選擇果實數量為15~20個/株進行套袋,套袋時間為2017年9月上旬,即第2次生理落果后進行。在套袋前1~2d晴天條件下,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1次,待果實表面干后及時套袋。待果實成熟后采摘,測量單果重量,測定果實的內外品質。
1.2.2 測定方法及數據分析 每個處理采摘不同方向的果實,未套袋和套袋處理分別采集87、82個果實測定果實品質指標。試驗測定的主要外觀品質指標有商品果率、病蟲果率、畸形果率、果形指數、單果重量以及風味評價,外觀品質的評價主要在試驗基地完成;內在主要品質指標有維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以及可滴定酸度,每個處理取10個不同方位的果實帶回實驗室測定。測定具體方法參照厲恩茂等和王少敏等方法進行[5-6]。數據分析用Excel統計軟件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外觀品質 從表1可以看出,果實的商品率以套袋處理的最高,達到93.7%,較未套袋處理高出5.8%。影響福橙果實商品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病蟲果及畸形果等,未套袋處理兩者比例高達12.1%;經過套袋處理后,極大減少了果實的損失,比率降低至6.3%。果形指數和單果重量也是評價外觀品質的重要指標,未套袋和套袋處理后的果品,兩者沒有明顯的差異。套袋后的果實風味顯淡些,需要加強套袋后期的摘袋管理。
2.2 內在品質 如表2所示,經過套袋處理的福橙果實,其維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以及可滴定酸等指標略顯高,這與何為華等在梨研究結果基本一致[7],但是兩者之間差別不明顯。值得注意的是,福橙作為澄邁縣重要的特色水果,得到了市場上的高度認可,其重要的原因是福橙具有甜度適中、化渣率高等優良特性,其中最為客觀反映的是果實固酸比的指標,無論套袋與否,其值均在3.7左右。
3 結論與討論
南方地區降雨量豐富,果實生長后期陽光直射容易造成果實的灼傷,這些都會影響果實的商品性能,造成經濟損失。套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福橙成熟期雨水引起的裂果以及病蟲為害等損失。本試驗結果表明,采用套袋措施有利于提升福橙果實的主要品質,果實的商品率較未套袋的提高5.8%,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福橙屬于海南特色的熱帶水果之一,圍繞著高效安全等方面目前已進行了許多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對福橙套袋技術的研究還不多。套袋技術要因地、因品種、因套袋目的掌握好套袋時間。尤其是套袋后福橙果實風味較淡,要加強成熟后期或者臨近采收期的摘袋技術方面的研究,完善福橙套袋技術。
南方山地果園與生產用工投入等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該技術的推廣應用。毋庸置疑,在柑橘等生產中采用套袋技術,可以有效防治多種病蟲害對福橙果實的為害,為果實生長發育營造良好的微環境[8-9],進而減少農藥施用量,降低農殘留,所以套袋技術在福橙生產中應用符合《福橙生產技術規程》DB469023/T6-2008的要求。然而,技術的推廣應用還需要適合配套小型便捷的農機具,如套袋機等,需要盡快加強研究。
參考文獻
[1]鄭金水,林河通,林文忠,等.果實采前套袋對熱帶亞熱帶果樹果實品質和耐貯性的影響[J].包裝與食品機械,2009,27(4):42-45.
[2]文帥.柑橘套袋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9(7):62-63.
[3]李學強,李秀珍,李作軒.套袋時間對梨果皮色素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農學版,2004,24(1):40-43.
[4]郭成武,高文勝,李林光,等.套袋蘋果果皮發育相關酶活性變化研究[J].山東農業科學,2010(12):25-27.
[5]厲恩茂,史大川,徐月華,等.套袋蘋果不同類型果袋內溫、濕度變化特征及其對果實外觀品質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08,19(1):208-212.
[6]王少敏,高華君,張驍兵.套袋對紅富士蘋果色素及糖酸含量的影響[J].園藝學報,2002,29(3):263-265.
[7]何為華,王勤,張世英,等.套袋、噴鈣對酥梨果實礦質營養和品質的影響[J].果樹學報,2003,20(1):18-21.
[8]常有宏,藺經,李曉剛,等.套袋對梨果實品質和農藥殘留的影響[J].江蘇農業學報,2006,22(2):150-153.
[9]項順堯,李云明,顧云琴,等.柑桔果實套袋防治柑桔小實蠅效果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09(4):109-109.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