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淑琴 李誠 訾瑞淵 陶生才 金生仁 王海蓊

摘? 要:利用甘肅省玉門市近30年的氣候資料,通過距平和趨勢分析,對玉門市2017年度基本氣象要素及異常氣候事件進行了科學分析和評價。結果表明:2017年玉門市氣溫偏高,降水正常,日照正常,年內大風沙塵天氣偏少,但大風沙塵天氣對民眾生產生活影響大;暴雨洪澇天氣對工農業生產影響大,主要影響時段為6—8月。
關鍵詞:玉門市;氣候;影響分析;2017年
中圖分類號 P461.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4-0124-03
氣候是不斷變化著的自然現象[1],氣候變化對不同區域和農作物生產的影響不同[2]。氣候影響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區多年時段大氣的一般狀態及其變化對人類生活、生產和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其不僅直接影響農作物產量的高低,對當地水資源[3]、交通、電力等也會產生重大影響。為此,本文對玉門市2017年度氣候影響進行了分析評價,以期科學指導農業生產,合理地利用氣候資源,有效防御氣象災害,防災減災。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區域概況 玉門市地處河西走廊西端,南接祁連山,北依馬鬃山,地勢南高北低。玉門市具有典型的資源型特點,地域較廣,戈壁沙漠廣布,由于深居內陸,大陸性氣候特點非常明顯,農業耕作區域的海拔在1100~2800m,年平均氣溫7.5℃;有效積溫在2400~3298℃,無霜期在119~151d,有效積溫和無霜期年際間波動頻繁。年降水量僅58.9~100.2mm,而蒸發量卻高達2653mm以上,氣候極為干燥,干燥度達4.43~11.85。由于河西走廊的狹管效應,西北大陸性季風貫通其間,極有利于大田農作物的高產優質,但作物和土壤水分消耗較大,易受風沙、霜凍、暴雨洪澇、干熱風等危害。
1.2 氣象資料來源、評價指標及方法 氣象資料(20—20時)利用玉門鎮氣象站觀測資料;氣候標準采用1981—2010年的平均值;氣候評價指標采用《全國氣候影響評價》的標準。季節劃分為冬季(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春季(2017年3—5月)、夏季(2017年6—8月)、秋季(2017年9—11月);分析方法采用距平和線性趨勢分析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017年玉門市氣溫偏高,降水正常,日照正常;晚霜凍結束時間接近常年值,早霜凍來臨時間接近常年值;大風、沙塵暴偏少,但大風沙塵、暴雨天氣對玉門市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經綜合分析2017年的氣候條件屬一般(正常)年景。
2.1 氣溫 2017年年平均氣溫為8.3℃。年平均氣溫與常年7.5℃相比,全市氣溫偏高0.8℃。2017年年平均氣溫與2016年年平均氣溫8.1℃相比偏高0.2℃。冬季(2016年12月—2017年2月)季平均氣溫-5.6℃,比常年高2.0℃,屬偏高季節;春季(3—5月)季平均氣溫10.0℃,比歷年同期高0.8℃,屬偏高季節;夏季(6—8月)季平均氣溫21.9℃,比歷年同期平均值高0.7℃,屬偏高季節;秋季(9—11月) 季平均氣溫7.6℃,比歷年同期平均值高0.4℃,屬正常季節。全市各月平均氣溫除6、8、10月正常外;1—5、7、9、11、12月偏高,較歷年同期平均值分別偏高0.8、1.9、0.6、0.7、1.3、1.2、1.0、0.8、1.3℃。
2.2 降水 2017年玉門市年降水量為70.5mm,與常年值66.5mm相比多6%,屬正常年份。2017年與2016年降水量186.9mm相比,降水量少116.4mm。其中:冬季降水量0.7mm,較常年同期值相比少87%,屬特少季節;春季降水量19.1mm,與常年同期值相比多10%,屬正常季節;夏季降水量49.4mm,與常年同期值相比多51%,屬偏多季節;秋季降水量1.8mm,與常年同期值相比少84%,屬特少季節。各月降水多少相間,分配不均勻,全年降水量5月正常;6月偏多,較歷年同期值偏多46%;4、7月特多,較歷年同期值分別偏多167%、210%;1—3月、8—10月、12月特少,較歷年同期值分別偏少100%、88%、100%、97%、87%、100%、100%;11月偏少,較歷年同期值偏少55%。
2.3 日照時數 玉門市2017年年日照時數3090.4h,比常年值3202.6h少112.2h,屬正常年份。2017年與2016年年日照時數3135.9h相比偏少45.5h。其中冬季日照時數為621.5h,較歷年同期平均值少20.7h;春季日照時數為851.5h,較歷年同期平均值多16.2h;夏季日照時數為850.4h,較歷年同期平均值少84.8h;秋季日照時數790.8h,較歷年同期值多0.9h(表1)。
2.4 大風沙塵 年內出現大風27d,屬大風偏少年份。全年瞬間極大風速達23.4m/s,出現在4月19日。出現浮塵揚沙天氣17d,未出現沙塵暴天氣。
3 主要氣候事件及其影響
3.1 大風沙塵 2017年3月12日、3月22日的大風沙塵天氣,給玉門市部分鄉鎮的設施農業鋼架拱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據統計,2次天氣過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79.18萬元。
3.2 風雹 2017年5月3日凌晨2時后,玉門市先后出現雷電、冰雹、陣雨和大風天氣過程,最大冰雹直徑為7mm,累計降水量為6.7mm;并出現大風,瞬間最大風力達9級(風速為21.7m/s),引發風雹災害,給玉門市農業及農業設施及工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對群眾生產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據統計,風雹災害造成玉門市9個鄉鎮(玉門鎮、六墩鄉、下西號鎮、小金灣鄉、清泉鄉、柳河鎮、柳湖鄉、黃閘灣鎮)27個村603戶2363人受災;日光溫室鋼架拱棚及棚膜不同程度受損,棚內移植蔬菜苗木育苗以及大田食葵、瓜果、孜然、花卉、胡麻等受災,兩大工業園區5戶企業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37.99萬元,其中農業損失229.59萬元,工礦企業損失8.4萬元。
3.3 暴雨洪澇 2017年7月19—21日,玉門市大部地方出現中到大雨天氣,局部地方出現大-暴雨天氣(甘肅河西標準)。降水天氣造成部分鄉鎮出現洪澇災害,據統計,此次洪澇災害造成全市6個鄉鎮(赤金鎮、清泉鄉、下西號鎮、獨山子鄉、小金灣鄉、柳湖鄉)24個村2538戶10670人受災,農作物受災921.4hm2(香菜、枸杞、蔬菜),農業損失1350.1萬元;2個鄉鎮防洪壩、渠道、橋、道路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災,造成基礎設施損失35.9萬元;房子圍墻不同程度受損,家庭財產損失3萬元,直接經濟損失共計1389萬元。
4 2017年氣候影響評價分析
4.1 氣候條件對交通運輸、生態環境及人民生活的影響 春季的大風和沙塵天氣,對交通運輸、野外施工、生態環境、人們出行和旅游等不利。出現在5月3日的雷電、冰雹、陣雨和大風天氣過程,給玉門市農業生產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主汛期6—7月各月降水持續偏多,其中6月20日、6月28日、7月19—21日強降水天氣引發洪澇災害,給玉門市工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4.2 氣候條件對農牧業及林業生產的影響 冬季的農業氣候條件利弊皆有,有利的方面是冬季氣溫偏高,利于溫棚蔬菜生長和畜牧業防凍。不利的方面是降水特少,不利于水庫蓄水和河流豐水。春播期降水特少,有利于播種。氣溫偏高,有利于作物出苗;5月的大風、降溫天氣,對農業生產有一定的影響;夏季氣溫偏高,對農作物、樹木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條件,保證了農作物、樹木的生長發育。降水偏多,保證了農作物、樹木及牧草生長的水分供應;秋季氣溫正常,對大秋作物生長有利。秋季降水特少,不利于水庫蓄水,但對枸杞、葵花等作物的采摘晾曬有利。
4.3 氣候條件對水資源的影響 冬季降水量0.7mm,較常年同期值5.2mm相比少87%,屬特少季節,不利于土壤蓄水。春季降水量19.1mm,與常年同期值17.4mm相比多10%,屬正常季節,利于水庫、池塘蓄水。夏季降水量49.4mm,比常年值32.7mm多51%,屬偏多季節,為農作物生長和發育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供應。秋季降水量1.8mm,與常年同期值11.2mm相比少84%,屬特少季節,降水特少,不利于水庫、池塘蓄水。
5 結論
經過分析得出,2017年玉門市氣溫偏高,年內除6、8、10月正常外,其他月份均比歷年值偏高;降水正常,但各月降水多少相間,但分配十分不均勻;日照正常;無霜期長,晚霜凍結束時間接近常年值,早霜凍來臨時間接近常年值;大風、沙塵暴偏少。年內主要氣候事件有:大風沙塵、冰雹、暴雨洪澇、干熱風等。氣象條件中的光、熱、水、氣等因子的不同組合對氣候會有不同的影響,本文通過對2017年氣候進行分析及評價,得出各氣象要素的分布特征,為政府部門對氣候資源的利用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李棟梁,劉德祥.甘肅氣候[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
[2]劉穎杰,林而達.氣候變暖對中國不同地區農業的影響[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7,3(4):229-233.
[3]丁一匯.人類活動與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水資源的影響[J].氣候變化觀測事實,2008,2:20-27.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