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朝暉
(甘肅省平涼市人民醫院,甘肅 平涼 744000)
劇痛會導致產婦產生心理應激反應,紊亂其內環境,影響母嬰安全健康,加之大部分產婦由于畏懼分娩疼痛所產生的消極情緒,會進一步增加產婦身心負擔,過快消耗身體能量,極易使得產婦虛脫、疲勞,增加產后大出血、宮縮乏力、胎兒宮內窒息等風險[1]。所以積極探索一種高效合理的疼痛緩解方案,已成為了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現做如下報道:
研究對象為122例分娩產婦,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通過電腦完全隨機分組法,將之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兩組分別有61例。研究組年齡20-36歲,平均(32.3±2.9)歲;孕周38-42周,平均(39.8±1.4)周。常規組年齡20-35歲,平均(32.5±2.8)歲;孕周39-42周,平均(40.1±1.1)周。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倫理學要求。排除頭盆不對稱、存在嚴重的產科并發癥的產婦。對比兩組臨床資料,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大。
常規組經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經椎管內注射麻醉藥劑,來達到分娩鎮痛的目的。研究組予以導樂分娩鎮痛儀,當宮口開2-3cm,產程步入活躍階段,有序宮縮時予以分娩鎮痛儀。在產婦兩手的手腕上、合谷穴位置貼上A與B面傳導帖,在產婦腰背T13-S4部位貼上C與D傳導帖,與導線相連,啟動儀器,過程中由助產士根據產婦具體狀況合理調整鎮痛參數。
記錄兩組總產程時間以及母嬰并發癥(胎心減慢、產婦低血壓)情況。
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予以統計分析。以[n(%)]為計數資料,用卡方比較組間差異;以(x±s)為計量資料,用t比較組間差異。以P<0.05表示組間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總產程時間為(11.2±3.3)h,常規組總產程時間為(12.1±3.1)h,組間比較無差異(t=1.552,P=0.123)。
研究組產婦低血壓、胎心減慢等母嬰并發癥明顯少于常規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產婦分娩過程中所產生的劇痛會對其體內分泌神經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產生諸多不良反應,如血管收縮、酸中毒、胎盤血流減少,影響母嬰安全。大部分產婦在面對分娩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懼、焦慮和緊張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心理會快速消耗產婦能量,促使其虛脫、疲勞,所以減輕分娩疼痛、減輕產婦不良情緒是確保產婦順利分娩的關鍵。

表1 兩組母嬰并發癥比較[n(%)]
腰硬麻醉分娩鎮痛在臨床分娩鎮痛中比較常見,經椎管內注射麻醉藥劑,能夠幫助產婦有效減輕疼痛感,備受臨床青睞[2]。但此種鎮痛措施有可能會引起產婦低血壓、胎心減慢等不良事件。故而需麻醉師良好配合,嚴控麻醉藥劑量,加之藥物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傷母嬰健康,所以臨床應用受限。
導樂分娩鎮痛指的是在產婦分娩全程中,讓一個有分娩經驗、有愛心的婦女為產婦提供不間斷的心理安慰、情感支持。此種鎮痛方式無創,相較于腰硬麻醉分娩鎮痛而言,產婦及其家屬更容易接受。導樂分娩鎮痛通過脊髓外周神經電刺激與肌電反饋、神經生物學、經絡傳導作用形成,經阿片肽鎮痛系統,最大化釋放自身鎮痛物質,以減輕產婦分娩時的痛感[3]。應用導樂分娩鎮痛儀,可對正中神經點位予以刺激,激活自身鎮痛系統,快速釋放、合成內源性阿片肽,實現鎮痛目的。還能夠利用產婦本身的交感神經以及疼痛控制的應激反應,提高產婦的痛閾值。采用D-T能量束對兩側S2-S4控制點位進行刺激,興奮膠質細胞,抑制脊髓痛覺傳導,關閉疼痛信息的傳輸。除此之外,導樂鎮痛儀D-T能量束還能刺激脊柱兩側T10-L1攔截點,封閉痛覺信息傳輸路徑,擴散其疼痛信息并促使其消失,最終達到疼痛減輕的作用[4]。導樂分娩鎮痛儀的鎮痛效果確切,見效快、鎮痛作用持續,應用期間不會影響產婦的自由活動,也不會對運動神經產生壓制,反而還能預防子宮平滑肌、肛提肌的抑制。應用導樂分娩鎮痛儀助產過程中,助產士陪護在產婦旁邊,以減輕患者焦慮,消除其恐懼。
本文中,研究組總產程時間(11.2±3.3)h比較常規組總產程時間(12.1±3.1)h,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低血壓、胎心減慢發生率3.28%、1.64%明顯低于常規組11.48%、8.20%,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臨床分娩鎮痛中,導樂分娩鎮痛儀更加安全可靠。導樂分娩鎮痛儀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攜帶方便,接收器均為無線,不妨礙產婦自由活動,同時還有利于產婦自由體位分娩;(2)此種分娩鎮痛方式屬于無創,對母嬰安全的保障作用更為突出;(3)操作方便方便又快捷,可按照產婦分娩情況,合理調整鎮痛參數。
總之,在產婦分娩鎮痛中,導樂分娩鎮痛儀的應用效果顯著,護理價值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