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京懷柔泉河街道湖光社區的居民,堅持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高齡母親,從不懈怠。常言道,久在床前無孝子,我和妻子做到了久在床前盡孝道,無怨無悔獻孝心。
我的母親年事已高、長年有病,時時刻刻離不開照顧和護理。我每天堅持早上五點半起床,然后幫助母親洗漱、吃藥、換好尿不濕,服侍她吃飯。我每天推著母親曬太陽、遛彎,一天三頓飯以健康為主,可著母親的口味做。母親從不吃辣,我做飯時就從不放辣椒。我和妻子一起照顧母親穿衣、洗漱、剪指甲,沒事兒就陪母親聊聊天。
照顧老人需要耐心和細心。為了方便母親晚上起夜,我一人睡在客廳的沙發上。東屋母親有事,我第一時間去幫助,西屋孫子有事,我也第一時間去幫一把,無論哪個房間夜里有動靜我也能馬上知道,一堅持就是10余年。
我們姐弟5人,母親一直都跟著我過。好心的鄰居對我說,老太太一分收入沒有,其他子女都比你寬裕,你不讓他們一起贍養呀?我只是笑笑說:“我能行。”
有一天,我和妻子起來發現母親反應遲鈍,馬上帶母親去醫院檢查,經檢查老人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手術費用對我來說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是我和妹妹們很快湊齊了,為母親做完了手術。手術當天我二十四小時守護在床前,端屎端尿喂飯喂藥。術后我和家人們輪流守護在母親床前。母親長期生病,難免偶爾有脾氣,有一次妹妹給母親洗腳,妹妹蹲下把母親的腳放進水里,突然母親大聲抱怨水太燙。妹妹一肚子委屈站起身扭過臉哭了,我見狀忙接過來把母親的腳洗完后跑去安慰妹妹。
我的孝心得到了周圍鄰居和原單位同事的一致好評和贊譽。2016年下半年,母親身體每況愈下,可是懷柔區老年協會安排我去演講,我在照顧母親還是去宣傳孝道之間猶豫,領導勸我:“在家你只是一個人在盡孝心,如果能繼續給大家演講如何更好地孝敬父母就是在幫助更多的人孝敬老人。”
于是我和妻子、妹妹們商量好,她們白天照顧母親,晚上我去值夜班。每天晚上,我回到母親身旁和衣而臥時心里有一股說不出的難受,不是因為辛苦而是自責沒有照顧好她。
吳新民事跡:(經社區核實)
吳新民在2013年被評為北京市萬名孝星,以在2015年泉河街道第七屆慈孝節上被評為“慈孝家庭”,2017年秋季被評為四星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