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峰
摘 要 在新媒體環境下,HTML5的出現無疑成為新聞報道的最強依托,實現了新穎、互動、高效。無論是在內容的科學原創,還是展現方式的靈活應用,都在傳統媒體上有了新的突破。文章著重分析總結了基于新媒體環境背景下,H5技術在新聞報道中的優勢應用,希望有助于新聞報道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 新媒體環境;H5;新聞報道;優勢;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2-0115-02
H5的英文全稱為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是一種超文本標記語言,是一種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將各種類型信息整合到一起的現代化技術手段。近年來,順應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H5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新聞報道領域,逐漸發揮出其自身優勢。
1 H5技術增強互動
1.1 促進信息的有效反饋
在傳統的媒體模式中,報紙、電視、廣播等都是通過線性方式進行信息傳播,大眾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多是被動,而且在信息反饋方面也存在問題,或者反饋不及時,或者反饋信息不足量,或者傳播信息內容滯后,阻礙著信息的傳播和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然而在新媒體背景下的H5技術應用中,通過互聯網方式,各種信息通過程序計算后,設計成為大眾所樂于接受且準確的有利信息,這種情況下大眾的反饋也會更加理性,對新聞信息的傳播發揮著積極影響。
1.2 促進信息的有效分享
在新媒體背景下,大眾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信息的二次傳播,既能夠滿足大眾的社交需求還能夠促進信息的傳播與完善。在信息通過二次分享后,便實現了受眾向傳眾角色的有效轉換,在一次次信息分享過程中,最終提高信息的瀏覽量,也滿足了大眾的社交需求。在信息分享過程中,大眾享有絕對的自主性,在這種信息交往的模式中,使有效信息得以廣泛傳播,無效信息傳播受到阻滯,促進新聞報道工作的有序進行。
1.3 促進信息的有效傳播
通過應用H5技術,能夠將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信息整合在一起,實現新聞信息傳播的多樣性,甚至在一些新聞報道中還將信息通過游戲、動畫的方式展現出來,通過這些新媒體方式進行信息傳播,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增加大眾對于新聞的參與度。近年來隨著H5技術的優越性逐漸凸顯,不僅運用在人們日常生活,還作用在各種國家官方活動中,通過微信和朋友圈的方式將國家熱點和人民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促進大眾深入了解國家熱點和社會發展方向,做到了群眾對模擬環境的沉浸,通過模擬環境熟練適應現實環境。自2017年全國兩會開始,H5技術加入報道兩會中,《兩會邀你進入群聊》成為H5技術的代表作品,大眾可以通過群聊密碼加入到微信群中關注兩會熱點和國家政策。
2 H5技術促進媒體融合
以H5為技術載體的新聞傳播,可以稱為是多感官的延伸,甚至可以稱為是沒有延遲的延伸,在新媒體背景下通過網絡技術實現新聞的科學有效的展示。從現實情況來看,微信已成為當今大眾廣泛使用的一種軟件,H5技術同樣在微信發展中具備直接優勢。微信媒體中的H5技術應用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一是幻燈片形式,二是動畫形式,三是功能性頁面。在此過程中,能夠調動大眾的主動性,通過引導自主實現信息的傳播,大眾擁有獲取信息的主動權,同時也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但在H5的應用中,因其制作精致和內存問題,對于網絡提出很高要求,網絡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大眾的體驗效果,因此在H5新聞的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方方面面。
3 H5技術更好地還原新聞實事
3.1 多形式融合促進新聞傳播
H5新聞的展示是文字、動畫、視頻等多種方式的融合,對于新聞生產過程中的議程設置發揮著不同的功能,通過各種元素的搭配應用,滿足大眾需求的同時實現新聞信息有效傳播。相對于傳統媒體,H5技術能夠使新聞制作更加靈活,表現更加自然,推動大眾陷入沉浸式閱讀模式,更好的實現信息傳播。
3.2 動態化模式還原新聞實況
H5技術實現了信息表現的動態化,通過技術手段將動態化新聞實況與其他媒體元素結合,增強新聞信息的科學性、多樣性,突破傳統媒體單一方式傳播的弊端,使得信息的接收和傳播更加真實有效,以滿足現代化大眾快速的生活節奏下的碎片化閱讀需求,在短短時間內,既滿足了大眾需求,又滿足了新聞傳播需求。
3.3 精煉信息強化信息宣傳
H5新聞和傳統新聞的一個很大不同之處在于H5新聞是通過更加主動的方式為大眾所接收并進行主動傳播。在海量的政策報告文件中,如果將報告核心內容進行提煉,將最重要的內容通過簡單易懂的方式表現出來,也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和理解,最終達到對信息的宣傳效果。
4 H5技術多方面滿足大眾需求
4.1 精細化設計提升手機終端觀感
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今天,手機終端已經成為大眾接收新聞信息的重要媒體平臺,因此H5新聞在設計過程中必須滿足手機用戶的閱讀需求,通過豎屏方式提升用戶體驗。目前,在很多的微信平臺中,能夠經常看到許多新聞信息通過開場動畫、音頻等盡可能少的信息頁面所組成,而且絕大多數推送信息中都提供了分享到朋友圈的選項。通過各種精細化設計,減少信息界面,滿足大眾的閱讀習慣,實現新聞信息的高效消化和高效傳播。
在H5技術的發展過程中,為滿足手機新聞閱讀者的閱讀感受,設置豎屏模式以提高用戶的閱讀體驗,從實際情況來看豎屏模式已經成為重要發展趨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手機用戶通過手機終端閱讀新聞。
4.2 改變信息生產方式以滿足用戶需求
在互聯網時代,各類信息層出不窮,呈現出海量的特點,雖然信息足量豐富了大眾的觀念,但也存在信息過載使得信息的接收能力降低,更由于大眾在互聯網上的時間呈現碎片化,因此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但通過H5技術也能夠使互聯網滿足新聞特點,制定出用戶碎片化閱讀的相應方案,創造出新型的互聯網產品,改變原先信息生產方式,以滿足用戶需求。
4.3 交互性的增強滿足用戶社交需求
在信息化時代,大眾更加傾向于廣泛社交,通過不斷獲得知識以進行信息分享,激發了大眾的求知探索心理,也激發了大眾的社交天性,從而推動社交開展。H5新聞促進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分享,發表個人觀點的同時還能夠與他人進行互動,以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
總而言之,在信息多樣化的21世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H5新聞的出現是大勢所趨,而且以它獨特的優勢已經成為了新聞報道的重要方式,推動著新聞信息的高效傳播。但H5新聞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劣勢,如制作周期長、生產成本高、技術要求高等,這些都對H5新聞團隊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理解專業知識,也要注重多學科的交叉學習,既要懂新聞知識,又要懂專業技術,同時還要注重大眾反饋,當然新聞受眾的隱私保護也非常重要,必須以正當手段為前提,確保受眾安全的同時使新聞得到有效傳播。因此,綜合各方面因素促進新聞報道工作的高效開展,是當下新聞發展的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文.淺談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繼承與突破[J].新聞世界,2014(12).
[2]谷雨.新媒體與報紙的若干關系——以微博為例[J].采寫編,2017(3).
[3]楊曦昊.新媒體環境下的受眾二重性[J].新聞研究導刊,2018(8).
[4]楊春紅.新媒體語境下受眾對自媒體的功能訴求[J].新聞傳播,2015(20).
[5]張宇.探討高校新媒體宣傳的專業性不足及應對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8(1).
[6]劉紅雨.“互聯網+”時代:媒體應根據受眾體驗創新新聞產品[J].新聞研究導刊,2015(15).
[7]蘇玉波.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淺析[J].商,2015(29).
[8]吳婷.新媒體語境下以受眾為本提升高校校報傳播效力[J].新聞傳播,2015(13).
[9]宋艷麗,房姍.新媒體賦權:健康傳播的機遇與挑戰[J].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2015(5).
[10]張萌.競爭與融合——小議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媒體[J].中國傳媒科技,2012(8).
[11]黃恒.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HTML5新聞編輯特點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7(23).
[12]馬玉嫻.HTML5技術在融媒體新聞中的應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7(6).
[13]楊林.HTML5:移動端新聞媒體的新選擇[J].新聞世界,2015(5).
[14]劉春華.基于HTML5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發展趨勢[J].移動通信,2013(9).
[15張星.新媒體環境下H5在新聞報道中的優勢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8,4(20):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