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伽傲
摘 要 智慧社區是構建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作為城市管理體系的最小單元,社區的智慧化管理將充分體現城市服務的智慧與精華。利用計算機可視化等技術,將空間地理信息數字化后形成電子地圖,應用于社區的安防、物業、公共服務等,可極大提升智慧社區的居住體驗。而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數據、社區居民信息數據,構建適用于社區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統(GIS)平臺,將是實現電子地圖建設的關鍵。
關鍵詞 智慧社區;可視化技術;電子地圖;地理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2-0127-02
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居住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商業配套、交通和醫療等,社區與外界的溝通能力、安全防范、物業管理等逐漸被放置于重要地位,社區智能化已成為新時代生活方式的根本保障。智慧社區即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地理信息系統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等信息共享,為社區生活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智慧化生活,是一種具備新的管理形態的社區。完善的數字社區管理系統是智慧社區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熟的管理系統能夠滿足對社區的相關圖形、屬性信息的檢索、統計、分析,以及對信息的錄入、編輯、更新等,這將為物業的科學管理提供直觀、便捷的技術手段。借助電子地圖,把社區中相關的空間地理信息和智慧社區的管理系統聯合起來,從而建立一個具備友好交互界面、安全性高、實用性強的數字社區管理系統。
1 電子地圖概述
電子地圖即數字化地圖,它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以數字方式存儲和查閱的可視化地圖,相比傳統的地圖,電子地圖具備以下特點:
1)電子地圖多采用矢量圖件,其顯示效果不會因為圖件比例的放大、縮小或旋轉而改變,而傳統地圖多為位圖,顯示效果欠佳。
2)電子地圖以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整合了大量地理信息,實現了制作、管理和應用的一體化發展,可是實現相關信息的快速檢索。這是傳統紙質地圖無法實現的。
3)電子地圖將地形、建筑、地標等專屬地理信息運用不同的線條、形狀、顏色等具有的指定含義的標識符以有好的方式展示給用戶,便于使用者能快速的理解和使用。
4)電子地圖結合三維可視化技術,可讓地形地貌、建筑等以立體的方式展現出來。同時配以音頻、動畫等功能,給人以沉浸式體驗。
2 電子地圖在智慧社區中的應用
1)社區規劃的可視化系統。通過建立社區的規劃電子地圖,可供人們了解未來社區的規劃方案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和建議,推進社區的科學化建設。與此同時,建立社區基于地理信息數據、社區居民信息數據的電子地圖系統,可供社區建設、管理與服務之用。
2)社區安防系統。通過物聯網將社區內的小區、企業、酒店等與安全報警系統進行連接,建立社區的安全防范系統。應用電子地圖技術,可將安全隱患實時反饋,及時啟動相應的安防系統。
3)社區防災數字化系統。將社區煙霧探測器、燃氣監測系統等設備通過物聯網進行搭建,并將設備的相關數據錄入電子地圖,災害信息和災害所在地點將在第一時間被提供,為預防和消除災害提供有效保障。
3 地理信息系統(GIS)搭建
地理信息系統(GIS)也叫“地學信息系統”。它融合了地圖學、地理學、計算機和遙感等學科,已經成功應用于多領域,是用于輸入、存儲、檢索、分析和顯示地理信息的技術系統。而電子地圖是GIS的一個功能或者人機交互終端,指的是電子地圖的顯示是傳達空間地理數據的圖形語言,具備直觀、形象等特征。從發展歷史上來講,地理信息系統源自于地圖,但伴隨著計算機等現代技術的發展,現已成為地圖信息的新載體。電子地圖是地理信息系統將數據輸出、顯示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它也是地理信息系統(GIS)的重要數據來源。對于所有的GIS系統,電子地圖是系統的一個核心,它不僅是空間地理信息等數據的來源,也是將這些數據以可視化的形態呈現在人們眼前的一種新形式。GIS與電子地圖的關系圖如圖1。
目前,國內已有相當一部分學者對該方向做了研究,并應用于實踐。馮亞飛等人基于移動GIS,實現了依托于地圖位置服務的智能移動終端智慧社區服務系統,并成功應用于北京智慧小區,將社區安全、生活服務、物業管理服務以及社區的其他資源進行整合,給用戶帶來了便捷、舒適的“智慧化”生活體驗,提高了物業的管理效率,使政府能夠更全面地掌握社區信息,進而更對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政策;王偉等人以上海市松江區岳陽街道智慧社區建設為研究對象,應用二維和三維地理信息技術,成功構建了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形成了基于云平臺的社區電子地圖,人們可在電子地圖上方便地查詢該社區范圍內的利民信息。如醫院、政府、學校、商場、酒店、餐館等。
電子地圖作為GIS系統與社區居民的交互界面,已不僅僅是對地理信息的顯示,它可以將整個社區的諸多信息進行可視化處理,并以數據列表或圖件等形式呈現。諸如對吸毒人群的監控管理,除了記錄吸毒人員的基本信息外,系統中還記錄了吸食毒品種類和戒毒時長等信息,通過對數據的處理,最終以圖件的形式呈現于電子地圖上,這不僅能直觀反映吸毒人群的年齡分布特征、住址分布特征等,也為社區加強吸毒人員的管理和出臺相應整治措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4 政企結合搭建智慧社區電子地圖
實行政企結合模式,利用好成熟軟件公司現有平臺可以避免為建設智慧社區而出現的信息閉塞、投資重復等問題,以最優最快的方式建設社區電子地圖。與此同時,與社區服務的結合同樣給相關企業帶來了商機,這是一個合作雙贏的模式。國內高德、百度等企業均已掌握成熟的電子地圖技術,在其原有電子地圖上增設一塊社區電子地圖模塊,從技術上來說已較為成熟,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目前,政企聯合開發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拐辦在阿里巴巴公司的技術支持下,開發了一個名為“團圓”的手機應用系統,用于全國一線打拐民警即時上報各地兒童失蹤信息。該平臺于2016年5月15日正式上線,失蹤兒童的性別、年齡、照片等相關信息會通過“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的官方微博、高德地圖等應用對公眾發布,同時推送與兒童失蹤相關的人群,群眾可在第一時間獲取準確信息,協助公安部門偵破案件,以最短時間找回失蹤的兒童。2018年5月24日,該平臺二期、三期、四期先后上線運行,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是信息技術政企結合的成功典范。同樣智慧社區電子地圖可以采用已有合作先例的政企結合模式運作,以政府作為領頭人,整合各類企業資源,實現資源利用最優化。
5 結論
智慧社區是建設智慧城市的根基。以地理信息系統(GIS)作為支撐,搭建具有友好交互界面的智慧社區電子地圖,將有效提高社區管理的現代化水平,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實現辦公智能化、管理科學化,有利于信息的采集與共享。電子地圖的研發是適應當前信息社會中社區智慧化管理的需要,也是構建智慧城市的核心,相信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高智能化電子地圖的未來是美好的。
參考文獻
[1]陳綱.智慧社區建設在國內的發展[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6(10):26-28.
[2]李國青,李毅.我國智慧社區建設的困境與出路[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12):67-71.
[3]李靜.關于智慧社區的建設與思考[J].管理觀察,2015(17):30-33.
[4]馮亞飛,陳連剛,劉建華,等.基于移動GIS的北京市智慧社區研究與實現[J].地理空間信息,2017(4).
[5]王偉,李成仁,許書影.基于二三維GIS的智慧社區管理系統[J].地理空間信息,2017(7).
[6]肖明虹.智慧社區管理與服務平臺建設——以柳州市雙龍社區為例[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5(5):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