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晞霖


“這里女生雖多卻不乏陽剛之氣,這里傳統與個性交織,這里的‘皮囊有些舊,但卻隱藏不住它有趣的靈魂。”
乏男師范大學
乏男,望文生義,就是缺男生。缺到什么程度呢?官方比例是1:4,乍一看還好,但在不少學院,遠遠不止這個比例。
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和文學院是男女比重最失衡的學院,其中以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尤甚。整個學院,注意是整個學院,4個年級加起來就20個男生。機緣巧合下,我入學的時候認識了這個學院的所有男丁,沒多久,我就發現,在我的朋友圈里,他們已經人手牽著一個女朋友在撒狗糧了。
男女比例失衡帶來最顯著的影響是,隔壁的華工過女生節,而我們過男生節。男生節,也就是著名的“雙十一”,這一天男生會收到女生準備的禮物。你以為會收到諸如AJ鞋、藍牙耳機、簽名CD這些男生們喜愛的禮物嗎?這是不可能的,我們通常也就意思一下,比如今年,我們就為我們級的男生每人送了一張刮刮樂。
這還真是男人聽了會沉默,女人聽了會流淚。
軟件學院和計算機學院,則是學校里的一股清流,在一所女生居多的師范院校里,他們仍保持住了人數優勢。不過,雖然女生在計算機學院屬于珍稀動物,但她們特別優秀,在女生人數甚微的前提下,年級前十還有三個是女生。
她們是我們這些外院女生羨慕的對象,我們把她們優秀的原因,姑且歸結于“從來都不用考慮對象和生存問題,有更多時間去思考Java”。在她們的眼里,我們,更像是0和1組成的生物。
學校很傳統,但學生很剛
師范院校,通常會給人傳統保守的印象。師范專業的學生,更是正經的代名詞,畢竟未來都是要準備為人師表的。
在我們學校,傳統更多地體現在老教授的身上。
我們學院有很多退休返騁的教授,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黃奶奶。她是傳播學的教授,但比起教書,她更像個鄰家奶奶,上課有一半時間都在提醒我們生活應注意的地方。她看到我們上完體育課大汗淋漓地闖入空調房,就會嘮叨半節課讓我們注意健康;看到我們拿著早餐去上課,就會叮囑我們三餐的重要性。和她一樣,華師還有很多教授都有實力卻沒架子,漫步在老校區,隨處可見的爺爺奶奶,都是華師教學的中流砥柱。
但我們卻不是那種別人眼里只會乖乖聽話的類型。
課上,我們不是那種會一本正經聽課做筆記的人,該聽的我們會聽,但“有問題”我們從來不藏著掖著,而是立刻指出來。我們最喜歡的就是某位同學聽到老師說的話有bug之后,集體討論,為老師修補“補丁”。
課堂之外,我們想辦某個活動,學校覺得不太好,委婉地提出“指示”,換別的學校,學校都發話了,那就作罷吧。但是在華師,一個月后,你還是會看到它的開幕式。
最剛的還是剛入學那會兒,根據以前的規定,女生在軍訓的時候是要剪短頭發的,像我們這種“女糙漢”還好,但對留了多年長發的女生來說,剪發的規定簡直喪心病狂。于是,剛開學我們就去爭取廢止這條“不合理”的規定,后來師兄師姐也來幫我們爭取。我們找輔導員,他們找書記,我們寫文章,他們寫公眾號。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們成了第一屆可以留著長發軍訓的學生。
我們敢和學校剛,就像我們敢在父母面前剛一樣,因為我們知道,學校是我們的保護傘,她會始終包容著我們。盡管學校傳統,但她給了學生足夠的自由與包容,雖然有些地方可能做得還不夠好,但只要我們有理有據地提出來,學校就會虛心改正。
來了華師,就別想瘦著出去
入學第一次進入宿舍時,我瞄到宿舍門口的牌子上寫著“建于1984年”,當時第一想法是“我的人生完了”,要知道我的高中環境之好,堪比一個國家公園,落差太大,我過了一個月才接受了現實。
華師的宿舍是全廣東出了名的舊,石牌校區宿舍的“青樓” “黃鶴樓”因此得名。這里墻面布滿了青苔,80年代流行的黃色墻面已經逐漸掉落。軍訓的時候,我還看到了隔壁棟的宿舍寫著個“拆”字,可是4年了,臺風“天鴿”都刮不倒它。宿舍樓里面的配置也很有年代感——公共衛浴。好在不是那種“打開天窗說亮話”的大澡堂,還是有隔間的,廁所也是一樣的布局。住在這樣的宿舍里,好像穿越到電視里的青春片,習慣了,也別有一番韻味。
盡管住宿條件頗為“古老”,但在吃上面,你大可放心。即使是面對著一群嘴刁的廣東人,華師石牌校區的陶園食堂,在廣東高校食堂評比中,也拿到了第一的好評。
若你來到食堂,各式廣東家常菜請走一樓,各式西式自選特色創意菜請走二樓,廣東早茶二褸拐角,西點下午茶一樓入口長廊,水果攤在外面。吃一頓飯,人均8塊,如果花費10塊,大概需要扶墻出了。至于有多好吃?我無法用文字形容,但可以用體重形容,不多不少,4年重8斤。
食堂每年在美食節上,會推出諸如“水果搭配各種肉”的奇怪菜品,但味道居然還不錯。食堂還會讓學生投票,選出加推、改進和Pass的菜品,一心要把食堂的美食做到極致。如果你口味偏辣,那么沁園食堂可能會是你的本命;如果你想喝老火湯和廣東燒味,西區的雍園食堂更適合你;如果你想去外面打牙祭,西六美食街歡迎你。
來華師,別想瘦著出去。
我們常常也會自嘲學校是“某末流211大學”,但卻從未后悔選擇華師,畢竟不是誰都能把學校建在CBD,不是誰都能為各院校穩定輸出高質量教師,不是誰都能擁有濃厚的學術氛圍。華師的皮囊再舊,我們也依然愿意守護它有趣的靈魂。
推薦專業
A
物理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
“雙一流”學科
“雙一流”名單發布后,物理專業的學生都很興奮,入圍“雙一流”學科,是對華師物理專業的莫大肯定。在這之前,物理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廣東省名牌專業,也是很多想報考華師的學生的首選專業之一。
物理學屬于理學,它是一門應用型學科,研究的是物質運動的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物理學本科階段的課程,主要是以數學和物理為主。物理學專業分設物理教育和基礎物理兩個方向。主要開設的課程有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理論力學等。
這個專業的男女比例接近1:1.5,在一個師范院校里,男生罕見得多。
華師物理專業的畢業生,未來絕大多數都是要當老師的,所以大家會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對教育的學習上,做物理科研的相對少了些。不過,如果你沒有當老師的計劃,潛心科研,也有保送名校直博的機會。
B
心理學
與北大和北師大并列全國第一
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是學科帶頭人
心理學是華南師范大學絕對的王牌,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心理學為A+,與北大和北師大并列第一。需要注意的是,它是—個理科專業。
如果你想選擇一所南方院校的心理學,華師絕對值得來。學院的導師很給力,莫雷教授是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申荷永老師,是中國榮格學派第一人。fMRI腦電之類的一堆儀器也很齊全。當前學院和學科的科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方向:學習認知與腦科學研究、心理健康與危機干預研究、語言認知與發展研究和心理統計與測評研究。
來到學校后,你會發現心理學專業的活動很多。由心理學專業組建的校心理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心理活動月,在這期間還會集中辦心理講座,進行電影評析,還會做一些有趣的心理游戲,邊玩邊學習。
C
教育技術學
華南師范大學首創
全國排名前三
雖然這是華南師范大學的王牌專業,但我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專業并不了解。它不簡單等同于教育學,而是“教育+技術”的結合,是由“視覺教育”到“視昕教育”到“視聽傳播”再到“教育技術”的改變,直至最終的成型。
這個專業,由李運林先生1983年6月在華南師范大學創辦,目前該專業排在全國前三。
有人認為這是個很雞肋的專業,如果這樣想就錯了。現在是信息化時代,教育信息化正在推進,可以說,它是個朝陽專業才對。
其實從教育產生的那一刻起,教育技術也就應運而生了。就像手機自誕生起,操作手機的系列方法也就隨之產生。
教育技術學,可以用三句話概括:開發和使用各種學習資源,用系統方法設計和組織教學過程,追求教育的最優化。如今進入到了教育信息化2.0時代,這要求我們這些教育技術學人腳踏實地,用緊跟時代的目光,真槍實彈地去創造教育技術學這個專業的輝煌!
華南師范大學招生小貼土
◎錄取原則:①專業志愿②分數優先
文科、理科類專業錄取,先按考生所填報的第一專業志愿從高分到低分錄取一相同分數的按排位先后錄取一。末被第一志愿專業錄取的考生,按“分數優先,遵循考生第二至第六志愿專業”,按序錄取。
◎零門檻轉專業
學校實行按專業招生,探索更靈活的學分制,學生可按規定修讀專業課程。新生入學后第二學期,可按自己的興趣愛好“零門檻”申請轉專業,經考核同意后在第三學期轉入新專業學習,自主選擇畢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