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皓華
摘要:在小學階段,中年級閱讀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又是為提高高年級閱讀教學效率作好基奠的過渡時期。在這一關鍵時期,將留白藝術應用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實現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感悟,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養成,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中年級;閱讀教學;留白意義
正文: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而中年級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階段,它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又是為高年級閱讀教學作好基奠的過渡時期,這一階段的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年級的閱讀教學除了培養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感悟能力,還要在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中,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經過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筆者認為,在小學中年級的閱讀教學中,將留白藝術應用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實現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感悟,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養成,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留白”在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地位。
語文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绷舭姿囆g實踐于語文閱讀教學,有助于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助于激發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意識。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留白情境中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獨特的體驗?!傲舭住弊岄喿x教學的更具藝術美。
二、適時布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教材中的空白點通常是作者寫作的重點,有時作者卻故意省略或者是含蓄表達。在教學中教師善于抓住這樣的空白點,恰當地創設“留白”情境,留給學生足夠大的想象空間,啟發他們的思維。學生根據文本內容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刻領悟文章主旨并進行補白,在補白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彰顯自己的個性,語文素養獲得了發展。
1.讀中布白,培養語感。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闭Z文閱讀教學先訓練語言,語言教學先培養語感,語感教學先感情誦讀,這是語文教學的規律。讀是閱讀教學的根本,是學生獲得語感的途徑。教師在學生的讀中有藝術地創設“留白”情境,可以有效地實現學生語感的培養。
例如:在執教《秋天的雨》一課時。課文第四自然段描述的是深秋動植物準備過冬的熱鬧場景,文字妙趣橫生,學生喜聞樂見。教學時我順其而導,以學定教,創設表演讀的留白情境:表演前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地背誦自己喜歡的角色,并把自己當成文中的角色,將書面化的語言變成自己的口頭語言,為自己出色的表演定基礎。表演時,由于學生熟讀熟背,把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展現得淋漓盡致。一個“演”字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教學氛圍輕松愉快。教師不需講解學生卻已深入領悟文本之意境,語感教學在誦讀中獲得了實現。
2.掐準文章主線留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中年級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較低年級已有所提高,要求學生能夠有順序和規范地表達。因此,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說話的契機,而在閱讀教學中恰當地創設留白情境,可以留給學生更多說話的空間,更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例如:教學《掌聲》一課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閱讀文本,學生沒有辦法與英子感同身受,無法流露真切的情感。但是如果教師善于挖掘學生善良的天性,進行角色轉換,質疑布白: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她什么?如果你是英子,當你聽到同學們帶給你熱烈而又持久的掌聲時,你會想些什么?兩個巧妙的問題學生就轉換了兩種角色。學生從旁觀者變成文中的人物--英子,在英子的內心世界中深思。通過個人思考、小組交流,人人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孩子們情真意切的表達,真切地體會到了掌聲對于英子的深刻含義:這是愛與自信的火花,點亮了英子黑暗的心靈世界,進而學生深刻體會了掌聲的力量。既激發了孩子的善良天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巧用續編布白,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良好途徑。將留白藝術引入閱讀教學,使聽、說、讀、寫有效結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并樂于動筆,樂于創作。
例如:教學《小木偶的故事》一文時,課文以小女巫把人類所有的表情都送給了小木偶結束,留給讀者很大的懸念:小木偶獲得人類所有的表情后,它的生活又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教師在執教這一課時,要善于抓住這一懸念布白,讓學生續編故事,將學生帶進一個想象和創新的空間。學生在空白處放飛思緒,進入“虛靈”的佳境進行設想、創作,不僅加深對文本情感思路的感悟,還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中年級的閱讀教學在小學整個閱讀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創設留白式的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刻苦鉆研教材,尋找恰當的切入點,創設有效的留白情境,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
[2]江蘇省尹源慧: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優化策略分析. 新課程.2015-07
(作者單位:馬山縣林圩鎮片聯中心小學)